個人學歷
大學期間任“嘉陵潮文學社”編輯,“禺風劇社”創(chuàng)作組成員
相繼在《四川畫報》
《中國櫥衛(wèi)》
《金色年華之友》
《重慶師大報》
《重師宣傳》
《新國風》
《晨報》
《新聞學人》
《跨越》
《重慶青年報》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文章;
兼任重慶海耐特廣告公司文案,成功案例有解放碑“麗島春天”取名釋義、北部都市廣場樓盤宣傳冊竟標、現(xiàn)代書城部分宣傳冊文稿、華宇廣場中秋節(jié)報版文稿、深圳一珠寶飾品公司宣傳文稿等;重慶電視臺《生活麻辣燙》欄目實習編劇,成功劇本有《河東獅吼現(xiàn)代版》,被拍攝成電視短片,于2005年元旦19:00播出。
工作經(jīng)歷/所獲榮譽
2005年7月至今在廣東吳川市教師進修學校【四中】任教高一至高三語文,兼任學校辦公室助理,負責行政資料文件編寫工作、校長及副校長相關(guān)稿件撰寫工作;組建學校文學社、創(chuàng)編?冻健吩驴。
2006年10月撰寫《做一名驕傲的湛江人》演講稿,輔導楊土玲同學參加由湛江市婦聯(lián)、湛江市文明辦、湛江市教育局、共青團湛江市委、湛江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湛江日報社、湛江市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舉辦的湛江市“海上城市杯”小公民演講比賽,榮獲第三名;
2007年2月12日,榮獲吳川市教育局、吳川市新聞中心和共青團吳川市委員會共同舉辦的“吳川市首屆學生作文(首屆)大賽”輔導教師二等獎;
2007年10月,作品《三思而后軍訓》榮獲“湛江市中小學德育基地實踐教育征文”二等獎;論文《摹擬寫作和教師示范在作文教學中的實效性》榮獲吳川市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12月,榮獲“吳川市年度考核優(yōu)秀教師”稱號;
2008年12月,詩歌《走在沿江路上》獲獎,并在吳川市政府隆重召開的“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大會暨感動吳川人物頒獎晚會”上由湛江市著名藝術(shù)家姚暢和周蓮全篇朗誦;
2009年2月,詩歌《清風林賦》獲“湛江清風林賦征文”活動一等獎,并在2月5日晚湛江市紀律檢查委員會主辦、市廣播電視臺協(xié)辦的“清風林賦”音樂朗誦晚會上,由湛江電視臺知名主持人郭智華朗誦。
個人作品
散文作品:心存感恩,生命便不再腐朽
命運的車輪碾過身體會發(fā)出痛苦的呻吟,我發(fā)覺無論什么事情,如果一旦重復經(jīng)歷,便會趨于冷淡甚至是麻木。窗外是城市的喧囂,雖然是小城,但經(jīng)受了文明的洗禮分明就有些花枝招展的意味,變得庸俗卻招人喜愛。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看上去似乎就像一群被歲月和幸福追逐的流星,雖然沒有光芒,但卻有著顛沛流離的痛快與迷離。
不知什么時候?qū)W會了隨遇而安,也習慣了將回憶丟棄,遺忘別人,也正被別人遺忘。小時候五彩的夢幻隨著生活的被閹割開始變得破舊不堪。電話里朋友的問候不堪長途的跋涉,竟然變得陌生和遙遠。不敢抱怨什么,但別人卻總是在對自己抱怨。
命運有時就像一張無法對準焦距的底片,從鏡頭里看到的是理想,清洗出來的卻是現(xiàn)實。我總是發(fā)現(xiàn)理想的底片與現(xiàn)實的相片有細微的差別,卻往往就是我人生的天壤之別。
每次獨處的時候,我就在回憶我的人生,短暫如青霧繚繞的山谷,雖然靜謐幽遠,卻總是在陽光追捕的時候惶惶如喪家之犬。幸福的時候,我會被驕傲迷惑,對比著別人的笑臉,摔倒在妒忌的河邊;痛苦的時候,我會被快樂冷落,留戀著過去的影子,拼命將今天揮霍;失望的時候,我會將精彩錯過,彷徨在私念的空間,為一個固執(zhí)的理由而終日沉默!
來到這個海濱小城已經(jīng)兩年了。兩年里,曠野的呼喊早趨于嘶啞、模糊,恍若潔凈的綠水經(jīng)受了枝葉苔蔓的浸泡和點染后,開始有些惑人心扉的斑駁和抽象美意。誰說堅持就是勝利呢?前方的厚重壓抑分明就不是黎明的方向,我懷疑周圍歡躍清新的花草才孕育著全新的希望。
梅江水蜿蜒流淌,繞成一島恬靜的疏林,在脈脈潛游的水底隱居著眾多不知天藍云白的魚蝦。多情的秋風輕撫水面,只喚來幾條不知天高地厚卻知湖深水清的青魚輕歌曼舞。那歌聲未聞,但水泡卻串串躍了上來,仿佛一粒粒晶瑩的珍珠;那曼舞依稀可辨,搖頭擺尾,你追我趕,分明比人類來得悠然快活。
江面上偶爾也會有破舊的木船,痕跡古老的船艙上還曬躺著持篙人的衣服。那衣服絳白破舊,卻干干凈凈,時而還掀起衣角向江底的水草招搖而笑。那笑意,我無法琢磨,但眼前,卻確確實實出現(xiàn)了一位瘦弱而堅強的母親,牽著一個嬌小的孩童。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母親來,但想來想去,卻始終想不起母親的全貌。只記得假期回家的時候,那銀絲更加囂張了,黑發(fā)也柔弱黯淡了,面上的梯田足夠讓我們兩兄弟攀爬一輩子……眼前的景物不禁渙散了。
站在江邊,我回想著自己二十多年的歷程,只覺得內(nèi)心的堅持再也彌補不了舊日的思念。只希望這些思念啊,隨著那些過往的懊惱,能夠翻越過那幾千公里的山野,一直填補滿母親綿綿的牽掛……
我終于相信,身后的車鳴人聲,不足于剝奪掉內(nèi)心久遠的純真,變幻莫測的命運也會有無法預料的惻隱同情——心存感恩,生命便不再腐朽。
詩詞作品:
清風林賦
象郡故土,湛江新地。三市二縣,四區(qū)五島⑴。擁南海而抱瓊州,依北灣而孕百越;J棠,竹枝無怨遺湖山⑵;俊人清水,自古南粵多孝廉。仕僧共賞⑶,明月空懸;巖崖刻赤膽忠心,峭壁印剛毅真性。千年巡檢之傳承⑷,鞠躬盡瘁;百年督察之變遷⑸,高風亮節(jié)。童子知義,耄耋豪興,人文地理,爽朗天成。硇洲屏障,拒波涌浪吼;鏡湖澄澈,納天地正氣。書生慕名,路出名區(qū);清風竹林,幸甚至哉。
時維十月,序?qū)倜隙。松柏傲而蒼龍迎⑹,木棉燒而英雄笑⑺。駕雙腿于迷眼,馭清風于聞香。目廉石之堅貞,耳干事之清明。露凝曉后,紫薇依舊;霜壓風欺,青蓮同馥。獨木成林,雖老態(tài)龍鐘根節(jié)壯;振翅欲飛,即鳳凰涅盤展新顏。踏紅土,飲碧水,廉石堅其氣節(jié),亭翼御其污濁。竹影妖嬈,此身愿劈千絲篾;瘦骨壯志,一生高潔老更剛。死而后已,何怨何悔?無私與無畏共舞,無情亦有情流芳!官民魚水,宛若清風撫林;和諧天籟,響窮湛藍之濱。
竹濤陣陣,風吹之效;海港已興,懸魚⑻之功。羊續(xù)⑼貧賤,撰寫萬世美名;清端⑽病卒,天下廉吏第一!暢懷遙想,敬慕遄飛。石擎天而勵士氣,竹警語而斥烏云。青蓮濯濯,子長⑾大義退玉璧;茂林修竹,張衡拒收金錯刀⑿。潔心靈,嚴法度。黃金難換腐儒心⒀,清風兩袖免短長⒁。亭檐翹角,寇準正直失于直⒂;松柏挺拔,蘇軾固執(zhí)責新法⒃。觀廉石重若萬斤,思功過只為名符。
吁乎!往來汝我,歐非美亞⒄;風正氣清,書生逐流。一草一木,循規(guī)守紀。西席⒅易老,壯心難酬。居異鄉(xiāng)已家鄉(xiāng),豈是忘本?涉湛江早戀江,何曾遠游?所幸澆花育草,知命達人。未老思老,肯墜塵泥之間?窮則愈清,可映蓮花潔顏?飲山泉自神爽,臨危崖還貪歡……
是為清風林賦,聊以寄情。
于2008年10月24日
注釋:
、畔罂ぃ呵厥蓟式y(tǒng)一中國后,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三市指廉江市、吳川市、雷州市;二縣指徐聞縣、遂溪縣;四區(qū)指赤坎區(qū)、霞山區(qū)、坡頭區(qū)、麻章區(qū);五島指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特呈島、調(diào)順島。
、苹J棠福汉鈳r傳說。相傳寧村有母子相依為命,不幸兒子打柴摔死了,老媽媽哭得死去活來,朦朧中,看見有一頭小白牛來代她兒子耕種。從此,地里便自動長出糧食。有一年大旱,白牛又悄悄將食物街到老媽媽家。村民發(fā)現(xiàn)了白牛,竟宰掉分給各戶充饑。老媽媽知道后,傷心痛哭,把牛肉扔回去。說來奇怪,牛肉卻騰空飛向村外,老媽媽跌跌撞撞追上去,天上又落下一根竹枝給她。追到村外桑田邊,牛肉忽然不見了,緊接著雷電驟起,隨之天崩地陷,村莊變成了江澤。老媽媽情急之下,把竹枝插入田中,雷電頓時停息,洪水也漸漸減退,留下了一片清麗湖山。這就是今天的湖光巖。
⑶仕僧共賞:宋建炎三年,宋丞相李綱被貶海南而至雷州,受湖光巖"楞嚴寺"長老釋琮之邀,在巖崖上促膝而談。這時,湖面上折射的月光映照在獅子嶺的峭壁上,展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水光山色風景畫。李綱的心情非常開朗,把被貶的內(nèi)憂外患全拋腦后,欣然提筆寫下"湖光巖"三個大字,沿用至今,已有1500年歷史。
、惹暄矙z之傳承:千年前,湛江曾屬椹川縣,境內(nèi)東海島曾設(shè)椹川巡檢司。
⑸百年督察之變遷: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設(shè)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
、仕砂匕炼n龍迎:出自于詩句:“拔地蒼龍誠大器,路人敢笑未凌霄?”
、四久逕⑿坌Γ耗久抻置⑿蹣,樹形高大,雄壯魁梧,枝干舒展,花紅如血,碩大如杯,盛開時葉片幾乎落盡,遠觀好似一團團在枝頭盡情燃燒、歡快跳躍的火苗,極有氣勢。因此,歷來被人們視為英雄的象征。
、挞蛻音~、羊續(xù):羊續(xù),字興祖,泰山平陽人。其故里即今天新泰的羊流鎮(zhèn)。羊續(xù)初以“忠臣子孫”授郎中,歷官廬江、南陽太守,他在南陽任上,懸魚拒賄被傳為佳話。羊續(xù)初到郡時,南陽的權(quán)豪之家,多尚奢麗,羊續(xù)便“敝衣薄食,車馬贏敗”,用自己的簡相律行來糾正這種不良習俗。有一次,府丞獻給羊續(xù)一條活魚,讓羊續(xù)食用,羊續(xù)不好當面拒絕,便“受而懸于庭”。后來府丞又一次進獻,羊續(xù)便指著懸掛在院中的枯魚讓府丞觀看,府丞慚愧而退。羊續(xù)的妻子攜子羊秘去南陽官署探望,看到羊續(xù)官舍的資產(chǎn),只有破敗的床鋪以及鹽麥數(shù)斛而已。羊續(xù)對兒子說:“我自己尚且如此艱苦,拿什么養(yǎng)活你的母親呢?”于是妻兒只好返回老家。漢靈帝欲拜羊續(xù)為太尉,羊續(xù)拒絕向?qū)m使繳納禮錢,結(jié)果被貶為太常。其清懷傲骨。成為正直官吏的楷模,寧代著名詩人徐積在《和路朝奉新居》詩中贊道:“愛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舊懸魚!
、吻宥耍杭从诔升垼群蟪鋈嗡拇ê现葜、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及直隸巡撫、兩江總督等職。168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兩江總督任所。死后被謚為“清端”?滴醵,其任直隸巡撫時,康熙就曾稱譽他是“清官第一”,其病逝不久,康熙于同年南巡時,又在“延訪吏治理,博采輿論”,對各級官吏進行稽核考察的過程中,再次稱贊說:“原任江南、江西總督于成龍,操守端嚴,始終如一”,其“居官清正,實為天下廉吏第一”。
、献娱L:即司馬遷。他任太史令時,朝中最得勢的將軍李廣利千方百計想拉攏他,便派家人給他送來一對珍貴的玉璧。司馬遷之女妹絹見這對晶瑩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歡,司馬遷卻深情地開導女兒說:“玉璧貴在無瑕,人也應(yīng)如此。如果我收下這對玉璧,心靈上就會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說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袕埡饩苁战疱e刀:漢代天文學家張衡曾兩度任朝廷太史令,永和初年又出任河間相牗地方官牘。當時,世風日下,弊政甚多,但張衡法治嚴明,著力打擊那些地方豪強劣紳。為此,有的豪富便派人暗中送來“金錯刀”,進行賄賂。然而,張衡并沒有被金錢所誘惑,他憤然拒收“金錯刀”,使這些富豪的陰謀徹底破產(chǎn)。張衡堅持“法治不失志”,過了不久,郡中上下肅然,民風大正,百姓安居樂業(yè)。
、腰S金難換腐儒心:指乾隆年間的李汰。他任朝廷主考官時,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舉考試。一天深夜,有位求情者送一包沉甸甸的黃金,請他給予通融,當即遭到李汰的回絕。他還揮筆寫下了一首表露心跡的拒賄詩:“義利源頭識頗真,黃金難換腐儒心。莫言暮夜無知者,須知乾坤有鬼神!睋(jù)說他在上任時,還公布了一份別出心裁的官箴《禁止饋送檄》:“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牽”他正是這樣惠政礪己,廉潔自律,始終不違誓言,在歷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譽。
⒁清風兩袖免短長:指于謙,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監(jiān)察御使。他很注重清廉自律。宣德年間,他由河南巡撫調(diào)京任兵部侍郎時,河南幕僚勸他:“你不向上司獻金玉,就帶上點土特產(chǎn)吧!如絹帕、蘑菇、線香之類的!庇谥t聽罷仰面大笑,笑罷秉筆賦詩以明志:“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礙閻羅話短長。”詩里行間的蘑菇、絹帕和線香是供人們使用的,如果都被當官的拿去討好了上司,就會給人民生活所需帶來困難,不要讓老百姓指戳脊背。從此“兩袖清風朝天去”掛上他的門楣,以示不為利祿所動!皟尚淝屣L”還被引申為“品德正直清廉官員”的代名詞。
、涌軠收笔в谥保嚎軠,湛江歷史文化名人,北宋政治家、詩人!端问贰分卸啻翁峒翱軠实恼,但過于正直,處事就難免失于直。在廟堂之上,他經(jīng)常當著皇帝的面和同僚爭吵,尤如水火,連皇帝都無法制止。爭對了,皇帝高興,嘉獎升遷;爭錯了,皇帝惱火,撤職遠謫。
⒃蘇軾固執(zhí)責新法:蘇軾,湛江歷史文化名人,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王安石新法對普通老百姓造成很大的損害,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最終被迫離京,不容于朝廷;后自求外放,調(diào)任杭州通判。
⒄往來汝我,歐非美亞:60年代初,陳毅元帥視察湛江港時,曾經(jīng)寫下這樣的詩句:“海港湛江,日與夜,勤勞無暇?赐掏拢鶃砣晡,歐非美亞!鄙鷦拥孛枥L了湛江港的繁忙景象。
⒅西席:又稱西賓、講席,是漢代對教師的稱謂。
隨筆作品:以孟子之語試析胡錦濤“八榮八恥”之八恥
恥者,羞愧也,F(xiàn)代漢語上的解釋是“聲譽上所受的損害”。所以“不知羞恥”歷來被認為是罵人的詞語。知恥,反變成了中華民族最注重的傳統(tǒng)美德。早在春秋時期,管子就曾說過:“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卑褠u列為了維系社會、國家存亡的支柱之一,甚至在以后的相當長時期,恥也都被列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之一。如今胡錦濤同志舊話新提,發(fā)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更是明確了國人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社會傳統(tǒng)和改革開放的時代要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現(xiàn)實針對性。但回顧文史,發(fā)現(xiàn)胡錦濤的“八恥”其實都根源于孟子的語錄當中,有下文為證:
孟子曰:“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士。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
胡錦濤說:“以危害祖國為恥!
孟子的思想是認為國家行仁政就興旺繁榮,行暴政就自取其辱。若不仁,就危害了祖國。若仁義為先,以祖國利益為重,就保衛(wèi)促進了祖國的發(fā)展,雖大國也必畏之矣。而胡錦濤同志的發(fā)言則側(cè)重于“以危害祖國為恥”,一切損害了祖國的名譽或利益的行為都是恥辱。為恥的主體不再局限于當政者,而是一切炎黃子孫!從這個意義上說,胡錦濤同志要比孟子進步得多。
孟子曰:“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如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胡錦濤說:“以背離人民為恥。”
從孟子回答梁惠王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認為當政者若背離人民是失敗的。政令要不違農(nóng)時,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做到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才能夠達到“王道之始”;除了人民的生活能夠得到改善之外,還要注重教育的力量,勤儉節(jié)約,才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這與胡錦濤同志的“以背離人民為恥”的含義其實是一致的。背離人民,就意味著失去民心,自然也就不能夠?qū)崿F(xiàn)社會主義的長治久安。頒布政策,必須以人民的利益為重。若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就推行它,若阻礙了社會的發(fā)展就必須馬上修正它。只有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才能夠保證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能夠順利進行。
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胡錦濤說:“以愚昧無知為恥!
孟子認為人若不思考不學習就會被世間之物所蒙蔽。若潛心學習,則必有所獲;若不學不思,則一事無成。強調(diào)了主觀認識的重要性。而胡錦濤同志的講話則是側(cè)重于不思進取抱殘守缺的方面,不是說無知就是羞恥,而是說知道無知而不學習的才是羞恥?茖W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只有以科學技術(shù)來改造我們的落后現(xiàn)狀才不會受辱。中國近代社會的“閉關(guān)鎖國”已經(jīng)讓我們遍嘗了妄自尊大愚昧無知的苦果。我們不知道洋槍洋炮的原理,卻不知道學習它,這不僅是一種恥辱,更是我們的悲哀。因此,這“以愚昧無知為恥”相較于孟子的“不思則不得”更具有歷史的沉重感,更能夠激起我們那快要淡化的民族責任心。
孟子曰:“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
胡錦濤說:“以好逸惡勞為恥。”
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勤勞堅強的民族。孟子認為凡是有大成就的人必定經(jīng)受過一番艱苦的磨練。上天絕對不會青睞于好逸惡勞的人。而胡錦濤也認為好逸惡勞是羞恥,勞動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通過勞動,人類從盤錯交織的古樹走向陸地,從愚昧無知的遠古走向現(xiàn)代文明。當今世界,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發(fā)展,越來越依賴于知識、人才和創(chuàng)造的力量,而這一切最終都要靠勞動來實現(xiàn)。因此,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應(yīng)該成為全社會的道德共識。中國共產(chǎn)黨更是要努力成為人民的勤務(wù)兵,而不是統(tǒng)治人民的享福者。只有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wù),辛苦勞作,盡職盡責,才無愧于“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光榮稱號。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胡錦濤說:“以損人利己為恥!
國家與人民的團結(jié)有賴于相互的尊重,別人的尊重源自于自重。因此孟子認為,人若損人利己必定自取其辱,爾后“人辱之”。天造孽尚且可以違背,人若造孽實在是自取滅亡。在人類成長的過程當中,對于資源的使用是與時俱進的。開始的對資源的使用信奉的是“搶奪”、“偷盜”,從而引發(fā)戰(zhàn)爭。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讓人厭煩,讓人理解這樣的“爭奪資源”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到后來的“交易”占上峰的過程,就是一個逐漸理性的過程。因為搶奪和偷盜只會帶來報復和仇恨,建立在損人基礎(chǔ)上的資源占有總是得不到長久和安心的。所以胡錦濤同志提出的“以損人利己為恥”不僅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更是我們在長期的歷史斗爭中所吸取的教訓。團結(jié)互助才能帶給我們“雙贏”,損人利己只會導致恥辱和戰(zhàn)爭。
孟子曰:“思誠者人之道也!薄棒~,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胡錦濤說:“以見利忘義為恥!
孟子強調(diào)的是誠實守信和一種在取舍中凸現(xiàn)偉大人格的態(tài)度。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美德,見利忘義歷來為人們所不齒?鬃诱f:“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薄熬犹故幨,小人常戚戚!彼纬桃舱f:“誠則信矣,信則誠矣!边@所謂的“誠”就是指真實不欺,不自欺,也不欺人。做誠實之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這樣才能取信于人,才能感動人。而見利忘義恰恰就是對誠實守信的背離,有利可圖就忘掉了道義!稘h書》曰:“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鄙踔涟岩娎x的人看做是買主求榮的無恥之徒?梢姡娎x實是為人們所不齒的。孟子的寧愿死也不愿忘義,胡錦濤同志的“以見利忘義為恥”,都是在這個方面的具體表現(xiàn)。人人講誠信,見利思義,才能和諧,才能朝著健康光明的方向穩(wěn)步發(fā)展。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胡錦濤說:“以違法亂紀為恥!
孟子認為君子理當遵紀守法,以禮存心,尊重別人的同時才會得到別人的愛戴。如果沒有規(guī)矩,就不能成就方圓;沒有六律,就不能調(diào)正五音。不論是大自然,還是人類社會,規(guī)矩總是少不了的,大到國家間復雜的利益關(guān)系、小到鄰里之間的日常相處,無時無刻不受著包括法律制度、道德規(guī)范在內(nèi)的各種規(guī)則的制約。違犯法令,破壞綱紀只會造成社會的混亂。胡錦濤同志提出的“以違法亂紀為恥”就是強調(diào)了公民道德在意識方面的重要表現(xiàn)。
孟子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行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胡錦濤說:“以驕奢淫逸為恥!
孟子認為,居住在天下最廣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廣闊的大道上,能實現(xiàn)志向就與民眾一起去實現(xiàn),不能實現(xiàn)志向就獨自固守自己的原則,不受富貴誘惑,不為貧賤動搖,不為武力所屈服,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丈夫。這就為我們界定了大丈夫高尚人格的表現(xiàn)形式。大丈夫理應(yīng)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一種不怕艱難困苦,奮發(fā)圖強,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樂于奉獻,勇于獻身的英勇頑強的斗爭精神。胡錦濤提出的“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加強調(diào)了它的反面影響,也注重了人格道德的教化。驕奢淫逸只會給我們中華民族加上墮落的翅膀。因此,我們必須保持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保證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先進性,以驕奢淫逸為恥,以自私自利為恥,才能帶領(lǐng)我們的民族走向繁榮,走向輝煌!
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子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
羞恥心是做人的基點,無恥是最大的恥辱?鬃右舱f:“有恥且格”,有羞恥心才會自覺走向正道。相反,人若無恥,就會肆無忌憚,無所不為,不可救藥。所以孟子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恥矣!焙\濤的講話以中華民族的道德自尊作為準繩,最大限度地激起了人民的自覺性和民族責任感,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定地走向了人格和精神上的完善。
這是孟子所不及的。
論文作品:摹擬寫作和教師示范在作文教學中的實效性
內(nèi)容摘要:摹擬寫作是一種能夠迅速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對課文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動筆示范則能夠巨大地激起學生的寫作熱情。以教師寫作為示范,以學生摹擬為方式,能夠較快地達到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和提高的目的。本文旨在探索一種新的作文教學形式,希望能給作文教學注入新的理念:讓學生把寫作當成是一種快樂的嘗試,讓教師把作文教學當成一種自我的挑戰(zhàn),相互借鑒和激勵,共同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摹擬寫作教師動筆作文教學
摹擬寫作,即認真研究他人的立意布局、句式表達等方面以后,照葫蘆畫瓢,以自我的體悟替代他人的感想,以同樣的角度挖掘不同的內(nèi)蘊,以相似的句式表達全新的內(nèi)容。高考語文中便有“仿寫”的題型,這同樣隸屬于摹擬寫作的范疇。
一、摹擬寫作的方式及注意的要點
摹擬寫作并非單純的模仿,僅僅只是一種作文訓練的方式而已。只有訓練的次數(shù)多了,對他人文章的內(nèi)涵理解通透了,我們的寫作功力才會自然達到登峰造極、自創(chuàng)一格的地步。
1、摹擬立意布局
立意布局,也稱謀篇布局,好比是三軍的統(tǒng)帥,材料、詞句好比是士兵,沒有統(tǒng)帥的士兵只能是烏合之眾,很難取得勝利。語文教材上的每一篇文章(詩歌除外),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均有各自的特點。如有的是按事情發(fā)展順序?qū)懙;有時是按總分關(guān)系安排文章結(jié)構(gòu)的;有的是按空間位置的變化順序來寫的;有的則采用了倒敘、插敘、補敘等表達方式。在寫作時,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結(jié)構(gòu),對分清文章的主次和突出亮點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摹擬立意布局,即參考他人寫作的行文脈絡(luò),表達屬于自己的文章內(nèi)容。如張承志的《漢家寨》便是按“走近漢家寨——走進漢家寨——離開漢家寨”的思路寫作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大可以摹擬這種簡單明了的謀篇布局。
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立意布局的時候應(yīng)遵從意在筆先、意多亂文、意需深掘、意貴創(chuàng)新、意盡則止等五項原則。寫作時,先要確定好中心思想再動筆,不要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如我國著名的回族女作家霍達在寫作《穆斯林的葬禮》之前,就反復給周圍的朋友講述了故事的每一個細節(jié),并常常感動得連她自己都淚流滿面。最終這部作品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2、摹擬句式表達
句子是構(gòu)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留下了眾多名言佳句。詩詞歌賦、電影電視、歌曲廣告,許多句子耳熟能詳。如果對名句進行改造化用,舊瓶裝新酒,作文中若能信手拈來,嵌入自己的文章中,往往會取得“化腐朽為神奇”或“化神奇為新奇”的理想效果。而且高考語文中也有“仿寫”的題型,不僅考查的是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考查了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和摹擬能力。只要堅持摹擬句式的日常訓練,學生的譴詞造句能力一定可以提高。
如林語堂《動人的北平》中有這么一個句式:“……北平卻不理會這回事……北平也不理會這回事……北平卻不理會這回事……誰去理那回事……誰去理那回事……誰來理你?”細膩的展現(xiàn)了作者記憶中的北平印象。
教授完課文后,有一位學生便在題為《寧做亂世英雄,不做太平犬狗》的作文中仿寫道:“……金碧輝煌的大富廣場與簡陋的民居住宅并排而立,吳川卻不理會這回事。飄揚過海的肯德基快餐店賣弄風騷流芳十里,吳川也不理會這回事。崇洋媚外的麥肯基快餐店與鸚鵡學舌的肯德利快餐店爭風吃醋,吳川也不理會這回事。隱藏在大塘公園背后的小小花店,依偎著一個毫不起眼的岔路口,誰去理那回事?距梅嶺小學不遠的地方,盤踞著熱鬧繁華的塘閣市場,四處飄蕩著討價還價的叫喊聲,誰去理那回事?抬頭一片燦爛天空,低頭一地塵世污垢,轉(zhuǎn)頭一街太平犬狗——誰來理你?”
這樣的摹擬,機智幽默中透出一絲叛逆,譴詞造句中彰顯一種個性,摹擬仿效中蘊育著一種創(chuàng)新,不失為一篇精妙的佳作。
二、摹擬寫作全程示例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散文部分的課文《漢家寨》為例,談?wù)勥M行摹擬寫作的詳細步驟:
第一步,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立意布局、語言特點等,初步確立摹擬文章的基本框架。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張承志《漢家寨》的立意布局是采用“走近——走進——離開”為模式的敘述思路表達了一種地域文化象征和一種人生精神的歷練。大段的景物描繪襯托,荒涼恐怖的景物氛圍,雖不華美卻沉郁凝重的遣詞造句,都深深震撼了我們的心靈,感悟到“堅守”精神的不易和可貴。文章出現(xiàn)的人物除了作者這個匆匆過客之外只有一老一少,他們分別代表過往歷史的回憶和對未來世界的預言,其傳統(tǒng)精神勢必被“堅守”延續(xù)下去。
初步感知了這些內(nèi)容之后,我們便可以摹擬寫作一個地方,可以是一個城市、一個村莊,也可以是一個商場、一個游樂場或是學校。只要是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便可。城市有什么與“堅守”類似的呢?自然可以想到“發(fā)展”。村莊有什么內(nèi)涵能媲美“堅守”呢?可以聯(lián)想到“淳樸”、“自然”或是“平靜”等等。商場有什么特點呢?可以用“包容”來概括。游樂場呢?也許能賦予它一種“得過且過”或是“隨遇而安”之類的品格。學校的環(huán)境,大家更加熟悉了,自然也可以挖掘一些諸如“傳承”、“進步”、“團結(jié)”、“純真”等一系列的內(nèi)蘊。
在課堂上,我選擇摹擬寫作的地點是學校附近的江心島。江心島四面環(huán)水,只有一座橋梁橫跨兩岸,內(nèi)有金島度假村、游泳館、體育館、籃球場、足球場、溜冰場等建筑設(shè)施,草木茂盛,人氣鼎盛,基本符合能夠摹擬的環(huán)境條件。且經(jīng)過思考,我選擇了溜冰場這個地方作為摹擬文章的寫作重心。因為我未曾學過溜冰,但又羨慕別人會溜冰,心底里卻是害怕別人笑話我學溜冰時的滑稽樣。這種“矛盾”的心理恰恰可以與《漢家寨》中“堅守”的精神相互對應(yīng)。至于文章的人物情節(jié),則大可以虛構(gòu)成一中年人想學溜冰,被一少女和小孩嘲笑,最終落荒而逃。映射的人生感悟便是:我們在奮斗和前進的人生歷程中,常常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裹步不前。這同樣對應(yīng)《漢家寨》所展現(xiàn)的寫作模式。
第二步,揣摩摹擬難點,嘗試摹擬寫作,盡量避免與原文的詞句雷同,遵從“形似而神異”的原則,仔細推敲文章的現(xiàn)實邏輯。
以《江心島》為主題,我又確定了“走近江心島——走進江心島——離開江心島”的行文思路,但原文中有三個地方并不好摹擬:一是文中的“親眼看著從高山牧場向不毛之地的一步步一分分的憔悴衰老,心中感受是奇異的。這就是地理,我默想!倍俏闹械摹盁o植被的枯山像鐵渣堆一樣,在三個方向匯指著它——三道裸山之間,是三條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鋪向三個可怕的遠方!比俏闹械摹叭齻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張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動一下馬蹄了!
張承志縱馬從草原奔向荒漠,并由此想到“地理”。我又該從什么地方去到江心島呢?想了想,只想到從海邊的小漁村走到高樓林立的市區(qū)繁華之地——這一步步的逐漸雄偉靚麗,大可以說是“發(fā)展”,并且市區(qū)繁華之地的背后,抬眼便是江心島,符合現(xiàn)實邏輯。
而第二個難點是出現(xiàn)“三條岔路”,雖然在摹擬文章中不必死板地再次出現(xiàn)三條岔路,但至少需要一個相對應(yīng)的現(xiàn)實摹擬點。想了想,我也只能勉強將這“岔路”定在市區(qū)的十字路口了。暫且先放一放吧,再看看第三個難點。
第三個難點是三個岔路口像是“三個可怕的暗示”。如果我把先前的岔路口定在市區(qū)的十字路口,摹擬起來明顯就困難得多,而且文章寫作的重點也從“江心島”轉(zhuǎn)移到了市區(qū)。這明顯是走入了誤區(qū)。
反復聯(lián)想,最終我驚喜的想起:江心島的樹林旁不是有很多小路嗎?而且那所有的小路都一致通向游泳館,這與“條條道路通羅馬”的含義如此類似?完全可以聯(lián)想到諸多人生體悟:“也許真正的成功者,并不在乎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風景和不同途徑,他們只專注于前方的終點是否能夠按時趕到?”“不管使用什么樣的方法,也不管采取什么樣的途徑,只要我們能夠順利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又何必在乎腳下的道路是平坦還是崎嶇呢?”
第三步,正式開始摹擬寫作,一邊摹擬一邊推敲修改,力求“用他人的行文模式表達屬于自己的個性情感”。
最終摹擬文章如下:
江心島
1、
那是鑒江水脈脈含情環(huán)抱的一島風情。我從吳川二中順街而下,心被沿江的美景——那充孕海邊小城的橄欖一樣的清新誘惑著,看著江面上微微泛起的波光和燈火相映,不由得安靜了下來。
若是沒有這座橋橫跨彼岸,或許會失望些。四公里海港大道,一輛電車,我回想著不覺一絲絲無奈撞擊心間。那種市區(qū)嘈雜是無常的:一旦你被它騷擾過,終其一日也無法擺脫。無論明天我走到哪里,總是兩耳轟鳴,滿腦漿糊,吳川何處都像是那個長壽市場,都那么吵鬧無比,令人煩躁。我只有憑著一種逆來順受的本能,任這輛電車載著我,一步步遠離了背后的解放廣場。
和梅菉的高樓林立判若兩地——鑒江沿岸是被城區(qū)炊煙侵擾的一片廢墟。除開一種拉丁文學名叫LemnaminorLinn的浮萍是綠色以外,沿岸是飛揚的黃沙,護欄是破敗無蹤的塵土。棕櫚群樹之間,文明的氣息像車碾一樣急切,猙獰的鋼筋水泥一層層壓實,擠滿著正對鑒江的一線天地。車在這種海浪一樣的建筑物和車群之中閃避著,我在陽光下迷惑了,傻傻地覺得車的輪胎早已被那些嘶啞的叫賣聲震破了。
然而,親眼看著樓層漸高,親眼看著從海濱漁村向市區(qū)中心的一步步一分分的雄偉靚麗,心中感受是驚異的。這就是發(fā)展,我揣測。前方是人聲鼎沸、琳瑯滿目的同德城。那城早在兩年之前就被建好了,我猜。背后便是鑒江;商鋪叫賣,蔬菜市場都遠遠地離我而去了。一切只有江水的流淌;左右一望,只見江水綿綿地伸延。斑駁沿岸,破舊漁船,連同我的電車和我自己,都在向前方遠處默默地行進。
——那時,我獨自一人,四面數(shù)千米只有我一個人傷感,快樂已經(jīng)啞巴了。在那種過于物質(zhì)化、社會化的文明之中,我覺得自己保守得連歡笑都是悲哀。
就這樣,走近了江心島。
2、
恰恰有一尖叫聲突兀響起,猛然間覺得所謂“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并沒有寫出一種意外。
江心島里最多的便是溜冰場;它們坐落在礫石路旁、野草叢生的綠樹掩映之中。蜿蜒環(huán)狀的土路像血管一般,將金島度假村、足球場、籃球場、雕塑園和游泳館連接在一起——籃球場兩側(cè),是三條沙粒遍布的幽深小路,枝枝蔓蔓,草草地伸向同一個僻靜的地方。不過,靠左邊的小路正中靜靜地橫坐著一位大肚彌樂佛;這讓我在以后的睡夢中總是被我反復抗拒惡夢連連,我總是無法忘記它。
仿佛它是我心靈的牽盼。
我走進江心島時,天色漸黯了,太陽已無力眷顧,余暉躲進眼簾時,一瞬間覺得凄涼?墒牵欠N將離開的光亮依然還在停留,江心島日落前的如夢似幻中已經(jīng)有一種情緒在醞釀。
幾間溜冰場里,看來塞滿了年青人。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有了這樣一個島名。百越之地的粵語地名大多起源悠久,新石器時代便已有吳川先民繁衍生息,隋開皇九年置吳川縣,因鑒江、袂花江和小東江三江交匯而成獨立小島,故稱為“江心島”,曾被譽為“三江明珠”。
真是明珠——三江溫柔恬靜的碧綠流水千載揚波,千百年來無私地滋養(yǎng)著兩岸生靈,緩緩注入南海。江心島,如一顆被泉水沖刷圓潤的鵝卵石,如一粒晶瑩剔透的珠玉,孤傲地隱身于這海濱都市喧囂的郊外。
三條小路就像三種不同的旅途。我四處觀望,一向都喜歡竄來跑去,到達同一個目的地。
獨自徜徉在江心島朦朧的月光里,我看見自己的影子被樹影搖曳得支離破碎,分分合合。
三條坑坑洼洼的雜草小路上,都灑滿了清冷的月光,像古老的蠻荒。
閑逛久了,忽然領(lǐng)悟到什么。來到溜冰場,震耳欲聾的服務(wù)臺旁,各有一個人在打量我。一個學生模樣,一個長發(fā)飄香。
她們奇怪地看著我,我猜她們已經(jīng)好久沒有見過大叔也會來光顧這樣的生意了。二人的腳下都有八個輪子一雙鞋,一瞬間我明白了,這地方確實是溜冰場。
我吸了吸氣,指著她們腳上的鞋問道:
——這叫什么東西?
學生模樣噗哧一聲笑了。長發(fā)飄香卻愣愣地看著我。
我又指著場中自由馳騁的青年男女們:
——這溜冰好學嗎?
學生模樣試探著問道:“你……要學溜冰嗎?”長發(fā)飄香還是那么愣愣地看著我不眨眼。
遲疑了一下,我不確定地點了點頭。舞曲的旋律正漸入高潮,燈影變幻令人目不暇接,場上的光點照舊追循著無法預測的軌跡。
我剛點頭,還沒有開口,那長發(fā)飄香突然滑進了場內(nèi)。
我羨慕地盯著她優(yōu)雅的舞姿呆在原地。
那學生模樣饒有趣味地盯著我看,似笑非笑,古靈精怪。不知是為了什么,我忽然有些膽怯和慌亂,狼狽地逃出了溜冰場——好多年以后,我總覺得夢想的實施總是會因為這樣的眼光而快速擱淺。
在那塊場地里,她們究竟怎樣練就超群舞姿,如此騰轉(zhuǎn)自如,如此瀟灑風流,至今還會有三分嫉妒。但是這嫉妒又不是很深,仔細想來,分明有一些對自我的嘲笑和鄙夷。屈原在《楚辭?離騷》中說:“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笨墒遣煌氖,我并沒有猜忌著別人,也沒有原諒我自己,更談不上彼此間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嫉妒了。
靜默地徘徊在那三條小路的交叉口,我心里暗自琢磨:也許真正的成功者,并不在乎人生旅途中的不同風景和不同途徑,他們只專注于前方的終點是否能夠按時趕到?
3、
我離開江心島時,已近深夜。月光潑灑得更加賣力了;拱形橋面上,燈火呼應(yīng)、江水粼粼的美景是那樣的迷人。回首溜冰場,偶爾還會捕捉到幾聲鬼哭狼嚎般的尖叫——摔跤的快樂,莫名其妙。仰望前方的同德城,夜色中早已經(jīng)驕傲地顯出了偉岸的輪廓。在如此靜謐安寧的鑒江水邊行走,心中竟?jié)u漸激起了一股不甘心的豪氣。
我穿過牌樓的時候,回轉(zhuǎn)身來想再看看江心島。它已經(jīng)被拱起的橋面遮住了一半,只露出兩側(cè)朦朧的樹影和閃爍的燈光。那長發(fā)飄香的女子再也沒有出現(xiàn)。我愣了一會兒,最后無奈地離開了。
千百年來,人為了讓生活多姿多彩曾花費了多少心思,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統(tǒng)計的。我只是隱隱感到了人的復雜,感到了那復雜如這鑒江水一般綿延悠長。
走過一個轉(zhuǎn)彎處——我知道再也不會有和年青人們一起學習溜冰的機會了——我惆悵地停住了電車。遠遠地,我仿佛看見那動人的旋律之間,有一個長發(fā)飛揚的窈窕身影,是那美麗的女子優(yōu)雅的舞姿。那時的同德城已經(jīng)完全散發(fā)了魅力,收容了顧客,歡笑和討價還價聲相互混雜,向著我勸慰般蠱惑著,是愛家超市那琳瑯滿目的日用商品。
我強忍著心中的矛盾,繼續(xù)著我的行程。從那一日我記住了江心島。也是從那一日起,我無論走到哪里,都在理智與夢想之間,矛盾著什么。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覺得它與江心島這島名如此般配。在辦公室,在宿舍,我總是不受控制地回憶著江心島,情不自禁地幻想著每一個細節(jié)。直至溜冰鞋在音樂伴奏的動感旋律中嫻熟起步,直至場中每一個孩子都瞪大了雙眼,以及每一道眼光里都無一例外地裝滿了敬佩和嫉妒,直至當晚走進溜冰場時有過的那種似笑非笑的奇怪表情煙消云散。
于200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