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子女記憶中的父親——葉挺》
相關事項
葉正明在兄弟之中是跟隨父親時間最長的一個。1942年12月中旬,國民黨把關押在重慶的葉挺轉(zhuǎn)移至湖北恩施,交由國民黨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的陳誠“保護”,不久在葉挺的強烈要求下,次子葉正明也來到了恩施,來到了他們在恩施的“家”,得以與父母團聚。但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擺到面前,一家十余口的吃穿費用又成了問題。為此,葉挺帶著葉正明等幾個孩子在山坡上開了一二畝地種菜,還養(yǎng)了不少兔子和雞鴨,在那艱難的歲月里,小正明白天要在國民黨特務的監(jiān)視下和父親下地種菜、養(yǎng)雞、養(yǎng)鴨,有時還要進城買菜。每到晚上,葉正明等幾個孩子就圍坐在父親身邊,聽父親講他過去在軍中的故事,或講一些有關解放區(qū)的勝利消息。就這樣,葉正明從小受到了父親進步思想和革命精神的影響,從此樹立獻身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決心。
來到恩施不久,葉正明被送到據(jù)說是當時湖北最好的一所中學讀書,但當他第一天走進這所學校時,就被人叫做小共產(chǎn)黨,同樣處處受到國民黨特務的監(jiān)視?扇~正明并沒有向這些特務們屈服。他照樣在學校堅持把從父親那里聽來的有關解放區(qū)、八路軍、新四軍的事情講給同學們聽。正是他的這一行為引起了校方的不滿。
一天,一個校工拿著校長的一張條子來找葉正明,告訴他說,校長有事找他。葉正明接到這張紙條后,馬上想到,肯定有人將他在校內(nèi)宣揚共產(chǎn)黨揭露國民的行為在校長那里告發(fā)了。
葉正明若無其事地來到校長辦公室,校長果然將一個同學揭發(fā)他的報告擲到他的面前。葉正明理直氣壯地對校長道:“請問校長,你現(xiàn)在打算把我怎么樣?”
那個校長帶著滿臉的惡意微笑道:“你回去想一下,如果想改過的話,明天就寫一張悔過書來給我,不然,哼……”校長后面的話雖然沒有說出來,但聰明的葉正明早知道其用意了,不是留級,便是開除。葉正明沒有理睬校長的責問與威脅,也沒有寫悔過書。果真到了期末,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他,收到了一張留級通知單。
對校方此舉,葉正明不以為然。相反,他感到光榮,因為他能像父親一樣為自己的信仰
而犧牲——雖然只是這一點點的犧牲。
葉正明的這一舉動受到父親葉挺的贊揚,并稱他是一個“有骨氣,不怕惡勢力的好孩子”。
1945年,在延安中學讀書的葉正明得到了周恩來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關懷。為了鼓勵葉正明努力學習,繼承父親的偉業(yè),周恩來總理親筆為他題寫了“聞雞起舞,要做一個革命將軍的好兒子”的題詞。周總理還向葉正明講了聞雞起舞這個典故的來歷和意義:東晉時有一個叫祖逖的人,年輕時正值五胡亂華之際,他立志為統(tǒng)一祖國的大業(yè)做出貢獻。一天夜晚,他和朋友劉琨互訴衷腸不覺已聽到公雞報曉。從此以后,兩人約定每天一聽到雞叫,就起床舞劍練習武功。后來,二人果然成為殺敵名將。接著周總理還語重心長地教導葉正明說:“我跟你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讓你知道一個人想要干一番大事業(yè),必須下苦功夫。我講的大事,就是為人民服務!逼浜笕~正明將軍將周總理的題詞一直牢記在心中,無論是建國初期留蘇期間,還是回國后在七機部從事航天技術(shù)工作期間,他總是“聞雞起舞”,為祖國的強盛,民族復興而忘我學習和工作著。
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金雞獎”,每位獲獎者除了可以得到一尊高昂著冠首的金雞的獎杯外,還可以得到一幅周恩來總理手書的“聞雞起舞”四個字的墨寶復制品。“聞雞起舞”四字,就是由周恩來給葉正明將軍在延安時期的題詞——“聞雞起舞”復制成的。
華明達董事長
葉正明,1963年出生,漢族,湖北浠水人,1982年參加工作,現(xiàn)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武漢市青年企業(yè)家協(xié)會理事,江岸區(qū)工商聯(lián)常委,武漢市房地產(chǎn)中介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江岸區(qū)第十二、十三屆政協(xié)委員。2000年下半年創(chuàng)立武漢市華明達房地產(chǎn)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歷任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之職;2004年創(chuàng)立武漢華明達投資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長職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