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郭滴人

    郭滴人

    郭滴人是閩西紅軍和蘇區(qū)創(chuàng)建人。郭滴人 (1907-1936) ,原名上賓。福建龍巖湖洋村人。童年在家鄉(xiāng)讀小學,后到廈門集美學校讀書。1924年回家鄉(xiāng)擔任小學教師。1926年春赴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改名滴人,立志“要點點滴滴為人民”。192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6年11月18日病逝。


    烈士簡介

       郭滴人(1907-1936),福建省龍巖市(今龍巖市新羅區(qū))龍門鎮(zhèn)人。著名的革命烈士。192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閩西紅軍和閩西蘇區(qū)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1926年春赴廣州入學毛澤東主辦的第六屆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同年9月隨北伐軍回到龍巖秘密建立中共基層組織,任中共龍巖縣黨總支組織委員、中共龍巖縣委組織部長。大革命失敗后,在白色恐怖籠罩閩西的嚴峻形勢下,組織和領導農(nóng)民運動,1928年3月與鄧子恢等領導了龍巖后田武裝起義,組建閩西第一支游擊隊,堅持武裝斗爭。1929年5月,領導龍巖全縣農(nóng)民武裝暴動,率領游擊隊配合入閩的紅4軍三打龍巖,全殲守城國民黨軍。龍巖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郭滴人任主席,并領導組建閩西紅軍第1團,任政治委員。1930年后,歷任中共閩西特委書記,閩西蘇維埃政府常委兼文化部長,閩西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共閩粵贛省委宣傳部部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治保衛(wèi)局福建分局局長,福建軍區(qū)獨立第8師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央蘇區(qū)歷次反“圍剿”作戰(zhàn)。1934年春,入中央黨校學習,同年10月隨紅三軍團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后,任中共陜北省委宣傳部部長、中央局組織部干部科科長。因長期積勞成疾,于1936年11月18日在陜北保安(今志丹)病逝,時年29歲。

    生平經(jīng)歷

      郭滴人 生于佃農(nóng)家庭。小學畢業(yè)后,迫于生計,棄學前往漳州,在叔父的小雜貨鋪當學徒。后在叔父資助下就讀于廈門集美師范。結識許多進步同學,閱讀了《新青年》、《響導》等進步書刊,在校刊和報紙上發(fā)表揭露現(xiàn)實,抨擊時弊的文章。一年后,因學校鬧風潮停課而回鄉(xiāng)任教于積山初小。正當駐巖軍閥賴世璜強迫農(nóng)民種罌粟,郭滴人聯(lián)絡各校,發(fā)動師生和農(nóng)民抵制,取得勝利。

      1926年春,入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隨即改名為滴人,意為:“點點滴滴為人民”。同年6月,在農(nóng)講所加入共產(chǎn)黨;9月和陳慶隆等以“國民黨中央農(nóng)民部特派員”身份在北伐軍東路軍總政治部工作;10月,隨軍回巖,在該部汀漳龍辦事處巖平寧分處工作,領導農(nóng)民運動,支持張旭高開辦農(nóng)民運動宣傳隊人員養(yǎng)成所,培養(yǎng)了一批農(nóng)民骨干,吸收進步青年加入共產(chǎn)黨。翌年1月,中共龍巖縣總支委員會成立,任組織委員。與總支的同志一起深入農(nóng)民、工人、學生中幫助建立農(nóng)會、工會和學生會。支持國民黨縣黨部左派青年和國民黨巖平寧政治監(jiān)察署主任張旭高等開展工作。他們和國民黨右派杜連如等展了了面對面的說理斗爭,在龍巖各界代表大會上通過了《“二五減租”、“對半減息”,反對封建婚姻,禁鴉片,禁賭》等決議,打擊了地主豪坤。

      1927年4月15日,龍巖“清黨”反共事件后,滴人遭通緝。他隱蔽在農(nóng)村,走鄉(xiāng)串戶和農(nóng)民談心,發(fā)動東肖后田等9個鄉(xiāng)村建立秘密農(nóng)民協(xié)會,會員達10萬人。許多地區(qū)都建立“黨支部——秘密農(nóng)會——公開農(nóng)會”三套組織,共產(chǎn)黨在群眾中扎根,成為領導核心。同年11月,任中共龍巖臨時縣委組織部長。1928年3月,與鄧子恢等領導后田暴動,此后主持縣委工作。翌年,領導全縣農(nóng)民總暴動,率領游擊隊配合紅四軍三打龍巖城。消滅陳國輝部后,組織制定分田原則和政策,先在后田作試點,后全面鋪開。不到一個月,各區(qū)完成土地分配任務。同年9月,當選首任縣蘇維埃主席,1930年6月,當選為閩西特委書記。12月,閩粵贛邊區(qū)特委成立,他任宣傳部長。

      是年冬始,閩西蘇區(qū)發(fā)生了肅清所謂“社會民主黨”的事件。隨著事態(tài)的擴大,他看到一批優(yōu)秀黨員相繼被害,察覺到運動已被引入歧途,1931年7月任閩西政治保衛(wèi)處處長,他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閩西“肅社黨”冤案,釋放一批被關押的同志,穩(wěn)定了蘇區(qū)的局面。

      1931年11月,歷任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福建分局長、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兼文化部長、省委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地方工作部部長。

    郭滴人

      1933年,在反對所謂“羅明路線”的斗爭中,郭滴人被指責為“羅明路線”的積極支持者,受到撤職的錯誤處理。

      1934年10月,他以頑強毅力,戰(zhàn)勝肺病折磨,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后,歷任陜北省委宣傳部長、中央局組織部干部科長。終因積勞成疾,病情惡化,于1936年11月18日,在陜西省保安縣病逝,終年僅29歲。1956年10月,他的骨灰移葬于閩西烈士陵園。

    成就及榮譽

      

      1932年3月,在福建省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省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兼文化部長。不久被選為中共福建省委常委。4月,紅軍東路軍再次攻克龍巖后,由于此前閩西地區(qū)錯誤地開展了“肅清社會黨”的運動,廣大群眾情緒低落,他又被派回主持龍巖縣的黨政工作,著手恢復地方政權和群眾組織。同年10月回省委,先后任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和地方工作部長。1933年春,被“左”傾冒險主義者作為“羅明路線”的擁護者,受到殘酷斗爭并被撤銷職務。1934年4月進中央黨校學習。不久,被分配去做擴大紅軍的宣傳工作。同年10月隨紅3軍團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后任中共陜北省委宣傳部長。不久調(diào)中央局組織部任干部科科長。由于長期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郭滴人積勞成疾,于1936年11月18日在陜北保安(今志丹)病逝,時年29歲。

    個人其它信息

      1956年10月,骨灰運回龍巖,安葬在閩西革命烈士陵園北側。1984年4月,因建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遷墓于陵園西側。1999年4月重建。墓為長方形臺基,正中為三層臺式骨灰壇。磨光大理石墓碑(高1.65米)正面刻“閩西蘇區(qū)創(chuàng)建人之一郭滴人同志之墓”,刻中共龍巖地委、龍巖地區(qū)行署撰寫的碑文。

    少年時期故事

      1906年6月,郭滴人出生于龍巖湖洋鄉(xiāng)一個貧農(nóng)家里。童年的郭滴人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生活。由于家庭窮苦,十幾個兄妹先后夭折,只剩下他和弟弟郭滴海。剛剛6歲的郭滴人,有一次問媽媽:“媽媽,陳良海他們?yōu)槭裁闯院么┖,而我們卻常常鋨肚子?”媽媽撫摸著孩子的頭說:“乖孩子,他們八字好,有錢有勢。我們祖宗風水不好,所以受人欺負!眿寢屆孕潘枷,雖然解不開他心中的疑團,但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了地主不勞而獲、仗勢欺人的仇恨種子。

      8歲那年,郭滴人進入湖源鄉(xiāng)開明小學念書。他讀書用功,思維敏捷,深受同學的愛戴。湖源鄉(xiāng)那地方,每一年地主都要以修理龍門塔橋為借口,從中貪污克扣。這一年7月,地主們在天后宮開所謂“修橋會”。郭滴人得到消息,便邀請要好的同學郭金湖、郭江文沖了進去。地主陳良?吹綆讉小孩闖進來,瞪著金魚眼大聲呵斥:“小鬼,來干什么!”郭滴人馬上吩咐郭金海、郭江文回校組織同學前來助威,自己火速回鄉(xiāng)里,請來一向見義勇為的拳師郭欽國,直奔天后宮。地主們一見郭滴人帶領一班人馬氣勢洶洶地奔來,知道不是好惹的,便灰溜溜地從后門逃跑了。

      過了幾天,縣老爺坐著八抬大轎前來湖源鄉(xiāng)巡視交租情況,前呼后擁,好不威風。地主豪紳在開明小學里大擺宴席,招待縣長一行。幾個轎夫也跑進去喝幾杯薄酒,大轎靜悄悄地停放在校門口郭滴人看到了,靈機一動,便從山里掏來一大捧爛泥,偷偷鉆進轎里,在座位上和靠背上均勻地抹了一層。不久,縣老爺醉熏熏地出來,一頭鉆進轎里。剛坐定,覺得屁股冰涼冰涼的,用手一摸,粘糊糊的,定眼一看,不好了,雪白的長衫上沾滿污泥?h老爺大發(fā)雷霆,指著地主豪紳痛斥一頓。

      后來,地主了解到是郭滴人干的,也無可奈何。郭滴人成了豪紳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既恨他,又怕他,暗地里都叫他“滾地龍”。

      小學畢業(yè)后,在親戚的資助下,郭滴人到廈門集美師范學校念了二年書,又到毛澤東主辦的廣州全國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開始了革命生涯。

    農(nóng)講所里入黨記

      1926年,春臨鷺島,來自閩西山區(qū)龍巖湖洋的19歲青年郭滴人,得到好友支助,來廈門找老同事陳慶隆,尋求革命道路。

      恰逢中共廣東區(qū)委派羅明同志到廈門招收第六屆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學員。郭滴人和陳慶隆一起報了名,參加了測試,雙雙被錄取了,二人興高采烈地一同趕赴廣州。

      農(nóng)講所前五屆均為彭湃主持,廣東第六屆農(nóng)講所的主要課務是毛澤東主持的,也是毛澤東在廣州主持的僅有一屆的農(nóng)講所,5月正式開學。

      番禺學宮,典雅而充滿生機的學習地。郭滴人在這里首次見到了登臺講課的毛澤東,那高高的個子,義氣風發(fā),指點江山的氣魄,都給郭滴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滴人學習了《中國農(nóng)民問題》,《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等課程。

      郭滴人認真聆聽了毛澤東等革命領導人深入淺出地講解和諄諄教導,做好筆記,他專注的明亮的眼睛忽閃忽閃,思想為之豁然開朗,一片片迷霧驅散了,他看到了光明的前程。

      郭滴人由衷地敬佩毛澤東,從心底把他作為自己一生中最尊敬的師長,他利用課余時間,經(jīng)常向毛澤東請教。

      毛澤東用濃厚的湖南口音回答了郭滴人的問題,并與他聊了幾句:

      “聽說,你也是來自南方山區(qū)的,你們那里的地主老財罵你是u2018滾地龍u2019,我也來自南方農(nóng)村,我們那里的地主老財也罵我咧!”

      郭滴人挺起胸,憤憤地說:“他們算說對了,我就是要做個滾地龍,把被壓迫的農(nóng)村翻滾過來,叫剝削者不得安寧!

      “說得好!中國人口占絕大多數(shù)的是農(nóng)民,中國革命首先要解決的是農(nóng)民問題,你來自農(nóng)村,了解農(nóng)民,要為廣大農(nóng)民說和,要勇于探索實踐,闖出一條路子來……”

      郭滴人聯(lián)想到不久前在家鄉(xiāng)領導反對北洋軍閥和地主豪紳抗煙示威運動,深感毛澤東重視農(nóng)民運動是抓住了中國革命的根本。在農(nóng)講所學習期間,郭滴人把原名尚賓改為滴人,他要用自己的生命“點點滴滴為人民”。

      一次,毛澤東在講《中國農(nóng)民問題》一課時說:“有人從右的方面反對農(nóng)民運動,也有人從左的方面反對農(nóng)民運動,不僅國民黨中有這樣的人,我們黨內(nèi)也有這樣的人。”對國民黨的反對者,毛澤東點了他們的名,而對共產(chǎn)黨內(nèi)的反對者卻沒有點明,郭滴人和學員們都有些捉摸不透。

      夜色深深,一彎新月升上樹梢,不知名的夏蟲唧唧唧叫得正歡。郭滴人輾轉難眠,他想著白天毛澤東說的話,總解不開這疙瘩,他索性起床,找同鄉(xiāng)李聯(lián)星、陳慶隆探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三人用所學的革命理論和根據(jù)中國革命的實踐,分析出問題的癥結,較早地認識到陳獨秀的錯誤路線,這在當時的學員中是不多見的。

      就這樣,在毛澤東的教導下,從大山走出的郭滴人對于中國革命有了較深刻的理解,不久,這位壯實聰穎的小伙子在農(nóng)講所里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9月,遵照毛澤東的指示,農(nóng)講所提前兩個月結業(yè),郭滴人依依不舍地告別了老師,回到龍巖,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龍巖小組,開始進行農(nóng)民運動的偉大實踐,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

    滾動大地的龍

      1907年12月8日,郭滴人就出生在龍巖(現(xiàn)為新羅區(qū))龍門街邊龍門塔下的湖洋村土屋里。他的父親是佃農(nóng),在私塾里喝過一些墨水,有一點文才。他想,自己這輩子吃了苦中苦,下輩人應該做“人上人”,再也不能受地主的剝削了。于是,他給自己的兒子起了一個“上賓”的名字。

      ; 上賓從小就仇視地主惡霸,組織小朋友們開展斗爭,他做的這一連串動作,當時在龍的故鄉(xiāng)——龍巖也算大事了。消息傳開,鄉(xiāng)親們哈哈大笑,倍加贊賞,地主豪紳卻既恨又怕,無可奈何。四鄉(xiāng)五里,人們都把小上賓叫作“滾地龍”。1926年春,19歲的“滾地龍”已成為一個成熟的革命者了。他從《湘江評論》上認識了毛澤東,喜悉中國共產(chǎn)黨已經(jīng)成立,同時也獲得毛澤東與彭湃在廣州開辦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的信息。他與他的伙伴們都盼望有一天能到廣州,聆聽毛澤東的精彩講課。這時,中共廣東區(qū)委派羅明來廈門招收第六期農(nóng)講所學員。“滾地龍”和后來的中共龍巖縣委書記陳慶隆一起前往廈門報名,經(jīng)過測試雙雙被錄取了,兩人結伴興沖沖奔向廣州。

      一天,毛澤東在廣州農(nóng)運所的辦公室里同這兩位來自閩西山區(qū)的學員談心。他們匯報各自的學習心得,對農(nóng)民運動的開展也談了不少建議!皾L地龍”說:“中國的農(nóng)民問題,歸根到底是土地問題,F(xiàn)在,土地都被地主惡霸強占去了,大部分農(nóng)民手中沒有土地,于理于情于法都說不過去。我們開展農(nóng)民運動,就要從土地問題作為切入點,土地還家,耕者有田,農(nóng)民一定會熱烈擁護,我們的工作就好做了……”毛澤東聽得很細心,揮筆記一記,點點頭地說:“郭上賓同志,你這個意見很好,把我們農(nóng)民運動的核心問題也抓出來了!笔艿矫珴蓶|的表揚,“滾地龍”感到臉上一陣發(fā)燒,他靦腆地說:“我現(xiàn)不叫上賓。我的名字剛剛改了,小名滴人,意為u2018點點滴滴為人民u2019!薄案牡煤,很有意義。“這時,陳慶隆說:“郭滴人同志原名上賓,但他在家鄉(xiāng)一點也不u2018上u2019’,也不u2018賓u2019,專門跟地主豪紳斗爭,人家還給他起了一個u2018滾地龍u2019的綽號!”毛澤東聽罷呵呵笑了起來,緊握郭滴人的手說:“好呵!閩西還有一位滾動大地的龍——我的郭滴人同志!”這一夜,他們談得很歡暢。

      得益于毛澤東的教導,從閩西山區(qū)走出來的郭滴人,勤奮地學習在農(nóng)講所,思想政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決心獻身于中國革命。就在那一年的6月間,郭滴人在農(nóng)講所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9月,為了緊密配合北伐戰(zhàn)爭和浩浩蕩蕩的全國農(nóng)民運動深入開展,遵照毛澤東的指示,農(nóng)講所最后一期提前兩個月結業(yè),學員們分赴各地推動著中國革命向新的高潮發(fā)展。郭滴人打起背包,帶著毛澤東的殷切期望和深厚師生情誼,返回龍巖,立即投入到農(nóng)民運動的“暴風驟雨”中。

      1927年1月,隨著革命形勢的發(fā)展,郭滴人奉命積極籌備組建龍巖縣黨組織,正式成立中共龍巖縣總支委員會,出任組織委員。他與總支同志一起深入農(nóng)民、工人、學生群眾中,幫助建立農(nóng)會、工會和學生會,抓緊利用當時國共合作的有利時機,支持國民黨龍巖縣黨部左派青年開展工作,并向國民黨右派杜連如等進行面對面的說理斗爭,在龍巖縣各界代表大會上通過了“二五減租”、“對半減息”、反對封建包辦婚姻、嚴禁鴉片、嚴禁賭博等決議,打擊了地主豪紳反動勢力,對于推動龍巖縣農(nóng)民運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經(jīng)過郭滴人和縣委同志的周密策劃,1928年3月4日(即農(nóng)歷二月十三日)夜晚,利用”關帝廟會“的良好時機,白土鄉(xiāng)(東肖鎮(zhèn))后田村廣大農(nóng)民群眾在村黨支部和村農(nóng)會的領導下,在后田衍新小學成立暴動指揮部,舉行武裝暴動,在全省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和地主武裝的第一槍。

      1929年3月間,正是山茶花盛開的季節(jié)。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三打龍巖城,取得重大勝利。郭滴人在故鄉(xiāng)幸會恩師,方向更明,干勁倍增。龍巖農(nóng)民革命運動進入新的高潮。

      1930年6月11日—13日,紅四軍前委和中共閩西特委在長汀縣南陽鄉(xiāng)(今屬上杭縣)召開聯(lián)席會議。郭滴人當選為閩西特委書記。同年12月,閩粵贛邊區(qū)特委成立,郭滴人兼任邊區(qū)特委宣傳部長。1931年11月后,郭滴人調(diào)任中央蘇維埃政府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福建分局局長、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省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兼文化部長、省委組織部部長、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地方工作部部長等。在繁重的工作面前,郭滴人一直保持旺盛的斗志,扎扎實實而又雷厲風行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1931年冬,郭滴人和張鼎丞來到瑞金,毛澤東熱情接待了來自閩西的學生和戰(zhàn)友,共同研究當前閩西革命斗爭的重大問題和下一步的戰(zhàn)略舉措。聽完郭滴人和張鼎丞關于閩西“肅社黨”的情況匯報,毛澤東大為震驚。毛澤東對郭滴人、張鼎丞果斷處決“肅社黨”的極左分子林一株等人表示贊同,并指示他們立即趕回閩西,堅決制止“肅社黨”運動,盡快平反肅反工作中的冤假錯案。毛澤東特地從中央財政中撥款5000元,作為善后救濟費。郭滴人和張鼎丞返回閩西,迅速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釋放安置一批被關押的同志,對誤殺的同志也分別作出平反昭雪,并聲明閩西根本沒有什么“社會民主黨”……對于所謂“肅社黨”運動緊急剎車,撤銷閩西肅反委員會,從而基本上穩(wěn)定了閩西蘇區(qū)的局面。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在撲朔迷離的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里,郭滴人認識到他的恩師毛澤東的路線是正確的。因此,在當時錯綜復雜的革命征途上,他始終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同“左”傾路線作斗爭,真正做到“點點滴滴為人民”。郭滴人的所作所為,深受王明“左”傾路線追隨者的仇視,以致受到殘酷的迫害。

      在王明“左”傾路線的影響下,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革命又一次遭受大挫折,中央紅軍被迫離開革命根據(jù)地,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郭滴人當時被分配在紅一方面軍第三軍團,盡管艱難困苦,日夜擔憂紅軍的前途命運,又患肺病和痢疾,但他仍信心百倍,干勁十足,帶領做宣傳工作和地方工作的干部們,認真貫徹中央制定的民族政策,細致地做好少數(shù)民族工作,為中央紅軍長征當好先行者、排頭兵。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郭滴人出任中共陜北省委宣傳部部長。黨中央對郭滴人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不久委以重任,調(diào)入延安,出任中央局組織部干部科科長。又在恩師身邊工作,又能得到更多更及時的指教,這是郭滴人參加革命工作以來心情最高興的時期。盡管西北高原寒風颯烈,窯洞窗的貼紙常被撕毀,而他的病情日益加重,咯血不止,但是他仍在忘我工作。當時,中央組織編寫《紅軍長征記》,郭滴人積極參與,伏筆寫作《廣西徭民回憶錄》。但是,郭滴人書稿還未寫完,就伏案不醒了……

      1936年11月,年僅29歲的毛澤東的好學生、閩西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人之一、中國農(nóng)民運動的優(yōu)秀干部、黨的宣傳和組織的模范工作者郭滴人追悼會,由黨中央在陜北保安隆重舉行。毛澤東痛惜地說:“這位滾動大地的龍——郭滴人同志英年早逝,讓我們永遠紀念他!”

      在共和國誕生六周年之際,1955年中共龍巖地委把郭滴人遺骨從陜北遷回龍巖,安葬在虎嶺山上。如今,當新一輪紅日普照龍的故鄉(xiāng),投身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業(yè)的鄉(xiāng)親們隆重紀念郭滴人誕辰100周年,筆者心情澎湃,激動萬分,步毛澤東《西江月·井岡山》神韻,賦詞《西江月·百年郭滴人》:“世紀紅旗在望,閩西鼓號早聞。烽火硝煙挺在前,u2018滾動大地的龍u2019。羊城練就農(nóng)經(jīng),拜恩師毛澤東。金戈鐵馬長征路,殫精竭慮最忠!”

    TAGS: 郭氏人物 龍巖烈士
    名人推薦
    • 張宣
      張宣,男,國內(nèi)知名室內(nèi)設計師。山東省濟寧市人。2004年參加工作至今。專業(yè)從事設計高檔住宅、別墅、公寓等。設計作品深受當?shù)厝嗣竦南矏,致力于?..
    • 二泉
       [清]僧。字牧山,江蘇無錫人。能山水,多奇構。飲酒、食肉、任俠,軼浮屠規(guī),辟佛者遇之,把臂入林。《讀畫隨筆》
    • 厲歸真
      厲歸真,五代·梁道士。自幼酷愛繪畫,善于畫牛和虎,也兼畫些禽鳥花卉。由于自小生長在農(nóng)村,經(jīng)常接觸許多牛,對牛的形態(tài)習性有很深的了解,...
    • 周恒王
      周桓王一般指姬林,(?—公元前697年),姬姓,名林,周平王姬宜臼之孫,太子姬泄父之子,東周第二任君主,公元前719年—公元前697年在位。公元前7...
    • 李伯秋
      李伯秋(1916-2005.7.18)1916年出生于遼寧省遼陽市燈塔縣一個教師家庭,少年時期在沈陽讀書,“九一八”事變后流亡到北平,1936年考入北平師范大學教...
    • 納喇惠兒
      惠妃納喇氏,父親叫索爾和,只做過郎中這樣的小官,他是納蘭明珠的堂弟。納喇惠兒是納蘭性德的表妹(待考證),與納蘭性德是青梅竹馬。兩人情投意合...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