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史籀 史籀。壑埽葜苄鯐r為史官,庾元威曰:柱下史。善書,師模倉頡古文,損益而廣之,或同或異,謂之為篆曰大篆或稱"史書"久佚.<閣貼>載其所書六字,可見一班.又:一說太史(官名)名"籀".又一說:"籀"當解作"讀",則"史籀"非人名矣,附此俟考.亦曰史書。共十五篇。史籀六字見法帖。 《漢書藝文志》、《書斷》、《玉!
。 王正鵬收藏品)
釋文: 烏延陵封邑有
吳君子之墓呼
史佚(前1046~206),此為宋大觀三年(1109年)刻本。為 孤本
王正鵬(土家族)/文/攝影
史佚 一作 史逸。周初史官。元鄭杓 《衍極》卷二《書要篇》劉有定注云:“虎書、禽書、魚書、皆史佚所作。佚,文王之史,歷事武王、成王。當文王時,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有獸曰騶虞, 白質(zhì)玄章,馴于靈囿,不踐生草,于是佚錯綜其體而作虎書。又鸑鷟鳴于岐,赤爵入于戶,至武王時,火流于王屋,化為烏,佚乃并牧鳥瑞而作禽書。乃武王伐紂,師渡 孟津,白魚入于王丙,以紀其瑞焉!泵髫S坊 《書訣》云:“周公命史佚同天下之文”,是為大篆。
摘自《中國歷代書畫名家辭!返1頁。內(nèi)容無增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