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鄭春滿(1932~1961) 朝鮮族。出生于遼寧省桓仁縣.1950年10月,18歲的鄭春滿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不久,隨部隊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朝鮮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回到祖國,1957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61年初,鄭春滿隨所在部隊來到新金縣(今普蘭店市)城子坦鎮(zhèn)駐防。4月16日上午,他(此時任排長)和戰(zhàn)士隋信德邊談心邊向鎮(zhèn)東的吊橋河邊走去,忽然聽到“救命啊,救命”的喊叫聲。他們向河里一望,只見2個女孩落入橋下的深水中。鄭春滿飛快地跑過去,連棉褲和皮鞋都沒顧得上脫掉,就跳進了冰冷的河水中。這里是碧流河入?冢糠隄q潮,海水就涌進河床,水深達2米多,形成一個個漩渦。他用全身的力氣向在漩渦里掙扎的女孩游去。他抓住了一個女孩,把她推到淺水處,讓不會游泳的隋信德救上岸,返身又去救另一個女孩。這時鄭春滿的棉褲已被水浸透,下身就像鉛塊一樣沉重。他用盡平生的氣力游過去,拼命又將另一個女孩從漩渦中拽出來推到淺水處。2個女孩得救了,可鄭春滿卻耗盡了全身力氣,被潮水卷走犧牲,時年29歲。鄭春滿犧牲后,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qū)授予鄭春滿舍己救人“愛民模范”的光榮稱號,追記一等功。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雷鋒于1961年5月2日在日記中寫道:“我在《前進報》上看到了鄭春滿同志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后,感動得流出了眼淚,鄭春滿這種見義勇為的英雄行為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本質(zhì),我要向他學習,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為了紀念鄭春滿,兩名被救的女孩改名為宋紀春、宋紀滿,她們就讀的學校改名為“春滿小學”,所在的街道改名為“春滿街道”。中共新金縣委、縣人民委員會于當年8月1日在城子坦吊橋河畔,立起了一座漢白玉石碑,碑陽鐫刻著:“鄭春滿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