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中文名:上官靈鳳
譯名:Shang Guan Lingfeng
曾用名:許詒美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46年 10月10日
籍貫:中國臺灣
星座:天秤座
職業(yè): 演員
人物簡介
上官靈鳳,臺灣電影演員。原名許詒美,廣東屏東人,1946年10月出生。母親是歌手歐
陽如。1967年考入臺灣聯(lián)邦電影公司。首部電影是胡金銓導(dǎo)演的《龍門客!罚嫌澈筠Z動影壇,在影片中上官靈鳳武打節(jié)奏明快,動作干凈利落。影片選取蒼茫的西域野外風(fēng)情為背景,更給人新奇的觀感,自此成為武俠片明星。在銀幕上,上官靈鳳塑造了70多個性格各異的銀幕“俠女”。她出演的影片有《迎春閣風(fēng)波》、《鬼面人》、《黑白道》、《尚方寶劍》等,其中1975年的《少林寺十八銅人》系列片最受歡迎。1973年,因主演時裝武打片《馬路小英雄》,她獲頒第十一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金馬獎的第一位“武俠影后”。1978年留學(xué)美國主修大眾傳播專業(yè),1980年回臺灣成為影視歌三棲明星。1981年上官靈鳳宣布息影,赴美國定居,居住在南加州千橡市。她在當(dāng)?shù)亟?jīng)營了一家中餐館和一家西餐館。2002年11月,正值上官靈鳳離開銀幕21年,美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的4家電影公司聯(lián)手拍攝華裔功夫影片《太極戰(zhàn)士》(Tai Chi Warriors)。上官靈鳳復(fù)出,在片中客串一位照顧孤兒長達(dá)30年的樸實(shí)婦女。她一共拍過《女拳王》 、 《鬼面人》 、 《一代劍王》 、 《迎春閣之風(fēng)波》 、《尚方寶劍》、《大忠烈》、《呂四娘闖少林寺》、《黑白道》、《車、馬、炮》、《苦海女神五龍》、《嬌娃》、《無音簫》等70多部電影。
早年經(jīng)歷
上官靈鳳,原名許治美,生于臺灣屏東,母親是歌手歐陽如。她從小喜愛跳舞,念高中二年級時,恰逢臺灣聯(lián)邦影業(yè)公司招考武打演員。憑著舞蹈的感覺,上官靈鳳從數(shù)百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于是輟學(xué)加入進(jìn)入臺灣聯(lián)邦影業(yè)公司做演員,開始演藝生涯。
演藝經(jīng)歷
1966年在胡金銓執(zhí)導(dǎo)的《龍門客!芬黄袓渎额^角,這部影片也是導(dǎo)演胡金銓加入臺灣聯(lián)邦影片公司后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影片節(jié)奏明快,武打動作干凈利落[6] 。在主演了這部武俠片之后,沒有武功根底的上官靈鳳開始拜師學(xué)藝苦練功夫。
1972年上官靈鳳由臺灣來到香港,為嘉禾影業(yè)公司主演了時裝武打片《馬路小英雄》,憑借在《馬路小英雄》中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第1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8年上官靈鳳前往美國充電,攻讀大眾傳播課程。1980年她重新回臺灣,并主演了影片《苦海女神龍》。
1981年主演了臺灣電視公司之作的武俠連續(xù)劇《俠骨柔情淚》,之后上官靈鳳宣布息影。
2002年11月,美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的4家電影公司聯(lián)手拍攝華裔功夫影片《太極戰(zhàn)士》,邀請上官靈鳳復(fù)出,在片中客串一位照顧孤兒長達(dá)30年的樸實(shí)婦女。
個人生活
1982年結(jié)婚后上官靈鳳完全退出影壇,赴美國定居,居住在南加州千橡市。她在當(dāng)?shù)亟?jīng)營了一家中餐館和一家西餐館。她把餐館當(dāng)作一種“餐飲文化”來經(jīng)營。同時身為空手道和跆拳道二段的上官靈鳳在一所武館做教官,教小朋友跆拳道。第一段婚姻僅維持了10年,丈夫是一個美國白人,最后兩人好合好散,之后她孑然一身。
俠女人生
身邊的朋友中姓上官這個姓的并不算多,但在武俠小說中這個姓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知道為什么寫武俠小說者特別喜愛這個姓,可能是一聽上官二字便讓人感到有股俠義之氣吧。上官靈鳳雖然在名字中有靈鳳二字,令人一聽即知是女子的名字,但還是讓人多少能感到俠女的味道。真實(shí)的上官靈鳳也的確如此,不僅一身功夫了得,而且在銀幕上塑造的都是俠女形象,并以此獲得了金馬影后稱號,真可謂是名副其實(shí)的俠女影后。
其實(shí)上官靈鳳這個名字并不是她的真名,而是為了演藝事業(yè)而日后改換的藝名。上官靈鳳原名許治美,生于臺灣屏東。她從小喜愛跳舞。念高中二年級時,她恰逢臺灣聯(lián)邦影業(yè)公司招考武打演員。憑著舞蹈的感覺,上官靈鳳在考場上過關(guān)斬將,從數(shù)百名考生中脫穎而出,順利踏進(jìn)電影廠大門。
1966年,上官靈鳳進(jìn)入臺灣聯(lián)邦影業(yè)公司做演員,在胡金銓執(zhí)導(dǎo)的《龍門客棧》一片中,上官靈鳳憑借自己的出色表演而一舉成名。這部影片也是導(dǎo)演胡金銓加入臺灣聯(lián)邦影片公司后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影片節(jié)奏明快,武打動作干凈利落,加上蒼茫的西域野外風(fēng)情,給人以新奇的觀感。影片在當(dāng)時非常之賣座,至今仍被視為古典武俠片的經(jīng)典之作。在主演了這部武俠片之后,上官靈鳳認(rèn)識到自己演武俠片的缺點(diǎn)在于沒有武功根底,因此萌生學(xué)習(xí)武功的念頭。之后,她拜師學(xué)藝苦練功夫,練成一身好武功。上官靈鳳的身手可不是影片中常見的花拳秀腿,她是空手道和跆拳道二段,雖然在行內(nèi)并算是什么高手,但在女演員中絕對不多見,她也因此成為當(dāng)時臺灣主演武俠片的女演員中少數(shù)懷有真功夫的演員。跆拳道、太極劍、瑜伽是上官靈鳳每天必修的功課。一身硬功夫加上“入木三分”的演技,她在銀幕上把人物都演活了。后來她陸續(xù)主演《戰(zhàn)地英豪》、《呂四娘闖少林》等片,均有較佳表現(xiàn)。導(dǎo)演贊她“文武雙全”。導(dǎo)演贊她“文武雙全”。在銀幕上,上官靈鳳“打過來,飛過去”,“武”了15個春秋,塑造了70多個性格各異的銀幕“俠女”。
1972年,一身功夫的上官靈鳳由臺灣來到香港,為嘉禾影業(yè)公司主演了時裝武打片《馬路小英雄》。上官靈鳳可不是那種只有功夫沒有演技的女演員,在《馬路小英雄》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第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之后,她又主演了《戰(zhàn)地英豪》、《少林寺十八銅人》、《呂四娘闖少林》等很多武打片。上官靈鳳絕對屬于那種好學(xué)上進(jìn)的演員,先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功夫不行而拜師學(xué)藝,在學(xué)成功夫之后,她又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xué)識上的不足。在1978年,上官靈鳳前往美國充電,攻讀大眾傳播課程。
1980年她又重新回臺灣,并主演了影片《苦海女神龍》。在1981年主演了臺灣電視公司之作的武俠連續(xù)劇《俠骨柔情淚》,這位俠女風(fēng)范的女演員退出了江湖、宣布息影。在上官靈鳳從影的十五年間,她一共主演了七十多部電影,產(chǎn)量之高令人嘆服。 第二年她又主演了武俠連續(xù)劇《俠骨柔情淚》。
1981年上官靈鳳宣布息影,赴美國定居,居住在南加州千橡市。她在當(dāng)?shù)亟?jīng)營了一家中餐館和一家西餐館。她把餐館當(dāng)作一種“餐飲文化”來經(jīng)營,生意做得有聲有色。與此同時,身為空手道和跆拳道二段的上官靈鳳在一所武館做教官,教小朋友跆拳道。上官靈鳳認(rèn)為,持續(xù)練武的境界可以讓人拋棄煩惱,心平氣和,自己便是在練武過程中不斷磨煉,提升自己。
2002年11月,美國、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的4家電影公司聯(lián)手拍攝華裔功夫影片《太極戰(zhàn)士》,邀請上官靈鳳復(fù)出,在片中客串一位照顧孤兒長達(dá)30年的樸實(shí)婦女。
主要作品
電影
太極戰(zhàn)士(臺灣,香港 2002)
五嬌娃霹靂沖(1980)
苦海女神龍(臺灣 1980)
苦海女神龍 1979
火鳳凰(臺灣 1978)
百戰(zhàn)保山河 1978
龍門大刺殺 1978
車馬炮 1978
金沙燕(臺灣 1978)
龍門大刺殺(1978)
霹靂嬌娃(臺灣 1978)
人比人笑死人(臺灣 1978)
十八玉羅漢(臺灣 1978)
十二生肖(臺灣 1978)
隱俠恩仇錄(臺灣 1978)
諸葛四郎大斗雙假面(臺灣 1978)
追魂太陽劍(1978)
金羅漢 (1977)
擎天劍飄香 (1977)
南劍北鞭鐵扇子 (1977)
十八羅漢 (1977)
十二生肖 (1977)
五虎屠狂龍 (1977)
隱俠恩仇錄 (1977)
金沙燕 (1977)
霹靂嬌娃 (1977)
人比人笑死人 (1977)
追魂太陽劍 (1977)
諸葛四郎大斗雙假面(英文標(biāo)題:Little Hero) (1977)
火鳳凰 (1977)
甘聯(lián)露大破紅蓮寺(臺灣 1977)
龍威山莊(1977)
南劍北鞭鐵扇子(1977)
少林叛徒(1977)
十大掌門(臺灣 1977)
十三太保李存孝(臺灣 1977)
大太監(jiān)(臺灣 1976)
大忠烈(臺灣 1976)
黃道吉日(1976)
九龍城風(fēng)波(1976)
狼牙口(臺灣 1976)
呂四娘闖少林 / Shaolin Death Squads(1976)
一代忠良(1976)
雍正大破十八銅人(1976)
張三豐獨(dú)闖少林(臺灣 1976)
大明英烈(1975)
妙手千金(1975)
女兵日記(臺灣 1975)
尚方寶劍(臺灣 1975)
少林寺十八銅人(臺灣 1975)
五嬌娃(臺灣 1975)
戰(zhàn)地英豪(臺灣 1975)
一門忠烈(又名《大英豪》)1975
奪寶奇譚 1974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 Chinese Enforces, The(香港 1974)
大小游龍(1973)
鬼面人 / Ghostly Face, The(1973)
馬路小英雄/ Back Alley Princes(香港 1973)
女英雄飛車奪寶 / Seven To One(1973)
強(qiáng)人(1973)
雙面女煞星(1973)
女拳師 (又名《豹子灣》) / Girl Figher, A(1972)
武林龍虎斗1971
黑白道 / Brave And The Evil, The(臺灣 1971)
十萬金山 1971
萬里雄風(fēng) 1971
烈火 1970
龍門客棧 / Dragon Gate Inn(臺灣 1968)
一代劍王(香港 1968)
大英豪(臺灣)
上映時間 | 劇名 |
---|---|
2002 | 太極戰(zhàn)士 |
1980 | 五嬌娃霹靂沖 |
1980 | 苦海女神龍 |
1978 | 金沙燕 |
1978 | 諸葛四郎大斗雙假面 |
1978 | 龍門大刺殺 |
1978 | 霹靂嬌娃 |
1978 | 人比人笑死人 |
1978 | 車馬炮 |
1978 | 火鳳凰 |
1978 | 隱俠恩仇錄 |
1978 | 追魂太陽劍 |
1978 | 百戰(zhàn)保山河 |
1978 | 十八玉羅漢 |
1978 | 十二生肖 |
1977 | 金沙燕 |
1977 | 火鳳凰 |
1977 | 十三太保李存孝 |
1977 | 甘聯(lián)露大破紅蓮寺 |
1977 | 南劍北鞭鐵扇子 |
1977 | 少林叛徒 |
1977 | 霹靂嬌娃 |
1977 | 金羅漢 |
1977 | 擎天劍飄香 |
1977 | 五虎屠狂龍 |
1977 | 龍威山莊 |
1977 | 十大掌門 |
1977 | 十八羅漢 |
1976 | 大忠烈 |
1976 | 雍正大破十八銅人 |
1976 | 張三豐獨(dú)闖少林 |
1976 | 呂四娘闖少林 |
1976 | 九龍城風(fēng)波 |
1976 | 狼牙口 |
1976 | 大太監(jiān) |
1976 | 黃道吉日 |
1976 | 一代忠良 |
1975 | 五嬌娃 |
1975 | 少林寺十八銅人 |
1975 | 戰(zhàn)地英豪 |
1975 | 尚方寶劍 |
1975 | 女兵日記 |
1975 | 大明英烈 |
1975 | 妙手千金 |
1974 |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
1974 | 奪寶奇譚 |
1973 | 鬼面人 |
1973 | 強(qiáng)人 |
1973 | 雙面女煞星 |
1973 | 馬路小英雄 |
1973 | 女英雄飛車奪寶 |
1973 | 大小游龍 |
1972 | 女拳師 |
1971 | 萬里雄風(fēng) |
1971 | 黑白道 |
1971 | 武林龍虎斗 |
1971 | 十萬金山 |
1970 | 烈火 |
1970 | 一代劍王 |
1968 | 龍門客棧 |
電視劇
首播時間 | 劇名 | 導(dǎo)演 | 合作演員 |
---|---|---|---|
1989 | 《大警網(wǎng)》 | ---- | ---- |
獲獎記錄
1973年第1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馬路小英雄 (獲獎)
社會活動
2004年5月22日,立場偏藍(lán)的上官靈鳳專程從美國飛往臺灣與藝人們一起,表達(dá)反對“臺獨(dú)”的政治立場。
人物評價
上官靈鳳的首部電影是胡金銓導(dǎo)演的《龍門客!,上映后轟動影壇,自此成為武俠片明星。上官靈鳳從小養(yǎng)成了假小子的性格,在影片中也常演女扮男裝的角色。塑造了不少一方面柔情似水,一方面武藝超群俠女形象。在20世紀(jì)60、70年代在港臺電影界被稱為“武俠影后”。跆拳道、太極劍、瑜伽是上官靈鳳每天必修的功課。一身硬功夫加上“入木三分”的演技,她在銀幕上把人物都演活了。1973年因主演時裝武打片《馬路小英雄》獲第十一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成為金馬獎的第一位“武俠影后”。導(dǎo)演贊她“文武雙全”。導(dǎo)演贊她“文武雙全”。在銀幕上,上官靈鳳“打過來,飛過去”,“武”了15個春秋,塑造了70多個性格各異的銀幕“俠女”。(騰訊新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