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周幽王是周宣王(姬靜,周朝第十一位王)的兒子,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宮湦(湦一作涅、湼)。出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據(jù)干寶《搜神記》記載)。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即位,以明年為元年。繼位后,自然災害嚴重,涇、渭、洛「三川皆震」。他貪婪腐敗,不問政事,重用「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的虢石父進行專利,引起國人強烈不滿。又廢嫡立庶,廢除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后及其子伯服為太子,并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繒侯和犬戎各部攻宗周。周幽王為取悅褒姒,數(shù)舉驪山烽火,失信于諸侯。結(jié)果,被犬戎兵殺死于驪山之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周幽王姬宮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家大戶姓褒的收養(yǎng),在褒國(今陜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關押褒國的褒珦,褒人獻出美女褒姒替褒珦贖罪,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后,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
申侯對于自己的女兒申后被廢十分惱怒,他聯(lián)合繒(zèng)國、勾結(jié)犬戎對幽王大興問罪之師,共同進攻周朝都城鎬京。幽王雖然烽火報警,但各國諸侯害怕再次被戲弄,都沒有發(fā)兵前來勤王。鎬京被攻下,幽王帶褒姒逃到驪山山麓被戎人殺死,褒姒被擄(一說被殺)。從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殺,統(tǒng)治了約250年的西周王朝就這樣滅亡了。
家族成員
父母
父親:周宣王靜(一說靖)
母親:姜后
后妃
申后(申侯之女,姜姓,生卒年不詳)
褒姒(姒姓,古褒國人,幽王伐褒, 褒人所獻,西元前771年,犬戎入侵關中,被擄走)
兒子
周平王宜臼,太子,申后所生,曾為幽王所廢,幽王死后,諸侯與申侯共同立為王,以奉周祀,后遷都洛陽,史稱周平王。
伯服,褒姒所生,姬宜臼被廢后立為太子。公元前771年,與周幽王同時被犬戎所殺。
執(zhí)政舉措
在政治上,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在位期間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wěn),自然災害嚴重—涇、渭、洛「三川皆震」。為政貪婪腐敗,重用「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起國人怨憤。周幽王因為“烽火戲諸侯”一事而為后人所知。
人物評價
《史記》:性暴戾,少思維,耽聲色”。
周幽王什么國家大事都不管,光知道吃喝玩樂,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在位時,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wěn),地震、旱災屢次發(fā)生。幽王變本加厲地加重剝削,任用貪財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更為荒唐的是為搏美人褒姒一笑居然烽火戲諸侯,最后導致了周王朝的滅亡。
史料記載
四十六年,宣王崩①,子幽王宮湦立②。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③。伯陽甫曰④:“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⑤,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
失其所而填陰也⑥。陽失而在陰⑦,原必塞⑧;原塞,國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⑨。土無所演⑩,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原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征也。川竭必山崩。若國亡不過十年,數(shù)之紀也?。天之所棄,不過其紀。”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 ——《史記·周本紀第四》
注釋
①“宣王崩”,《正義》引《周春秋》、《國語·周語上》、《墨子·明鬼下》皆云周宣王冤殺杜伯,后三年被杜伯的鬼魂射死。
②“幽王宮湦”,宣王子,公元前七八一——前七七一年在位!都狻沸鞆V引“湦”作“生”,《漢書·古今人表》、《國語》作“涅”,《呂氏春秋·當染》作“皇”。梁玉繩《史記志疑》謂字本作“湦”。
③“西周”,指鎬京,有別于東方的成周。“三川”,涇、渭、洛三條河水!罢稹,地震。
④“伯陽甫”,亦作“伯陽父”,周大夫。
⑤“蒸”,《國語·周語上》作“烝”,是上升的意思。
⑥“填”,“鎮(zhèn)”的通假字,《周語上》作“鎮(zhèn)”。“填陰”,為陰氣所鎮(zhèn)壓。
⑦“陽失而在陰”,與上句同義。
⑧“原必塞”,《周語上》作“川源必塞”!霸,“源”的通假字,下“原”字同。
⑨“演”,通“濥”[yǐn] ,水脈通暢。
⑩“土無所演”,此句上《周語上》有“水”字。
?“昔伊、洛竭而夏亡”,夏禹都陽城,在伊水、洛水流域。
?“河竭而商亡”,商都殷,與河水相近。
?“二代之季”,夏、商末年。
?“數(shù)之紀也”,數(shù)始一終十叫“紀”。
?“岐山崩”,三川、岐山都是周所依的山川,即所謂“望”,亦猶夏依伊、洛,商依河。三川竭,岐山崩,在伯陽甫看來乃是周的亡國之征。以上是據(jù)《國語·周語上》。
翻譯
四十六年,宣王死,其子幽王宮湦即位。幽王二年,周西部豐、鎬和涇、渭、洛一帶都發(fā)生地震。伯陽甫說:“周將滅亡。天地二氣,不可失去其秩序,如果越出其秩序,是人使之混亂。陽氣伏藏而不能出,被陰氣壓迫不能上升,因而才有地震。現(xiàn)在涇、渭、洛一帶發(fā)生地震,是因陽氣不得其所而被陰氣鎮(zhèn)伏。陽氣失其所而被陰氣鎮(zhèn)伏,水源必然會堵塞;水源被堵塞,國家必然會滅亡。土壤中的水脈通暢,人民才能得到財利。土壤中的水脈不通暢,人民缺乏財利,國家不亡還等什么!從前伊水、洛水枯竭導致了夏亡,河水枯竭導致了商亡,F(xiàn)在周的德行已如同夏、商二代的末年,其水源又被堵塞,堵塞了就會枯竭。建立國都必須依山傍河,山陵崩頹,水源枯竭,是亡國的征兆。水源枯竭必定會引起山陵崩頹。若亡國的話當不出于十年,因為數(shù)是以十為進位。上天如果要拋棄我們,是不會超過這個數(shù)字的!碑斈辏瑳、渭、洛枯竭,岐山崩頹。
世系起源
燧人氏(配華胥氏)
┃
伏羲(配女媧)
┃
少典
┃
黃帝(姬軒轅)
┣━━━━━━━━━━━┓
少昊(即玄囂) 昌意
┃ ┃
蟜極 顓頊(又名乾荒)
┣━━━━━━━━━━━━━━━━┳━━━━━━━━━━━━━━┓
帝嚳[名姬夋,又名姬夒或姬夔] 揮公(又稱張揮,世界張姓始祖) 業(yè)父(大業(yè)的父親,伯益的祖父)
┣━━━━━━━━━┳━━━━┳━━━━┳━━━━━┳━━━━━┓
棄(又稱后稷) 臺璽 契 堯(帝堯) 摯(帝摯) 陶父(皋陶的父親)
┃ ┃ ┃
不窋(kū) 叔均 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
┃
鞠
┃
公劉
┃
慶節(jié)
┃
皇仆
┃
差弗
┃
毀隃
┃
公非
┃
高圉
┃
亞圉
┃
公叔祖類
┃
周太王(又稱古公亶父,本名姬亶)
┣━━━━━━━━━━━━┳━━━━━━━━━━━┓
周王季(姬歷,也稱季歷) 虞仲(吳仲雍,吳國君主) 泰伯(吳泰伯/吳太伯,吳國君主)
┣━━━━━━━━━━━━━━━━━┳━━━━━━━━┓
周文王(姬昌,姬歷之子,史稱西伯昌) 虢仲(西虢國君主) 虢叔(東虢國君主)
┣━━━━━━━━┳━━━┳━━┳━━┳━━┳━━┳━━┳━━┳━━┳━━┳━━┳━━┓
周武王(姬發(fā)) 伯邑考 姬鮮 姬旦 姬度 姬振鐸 姬武 姬處 姬封 姬載 姬鄭 姬繡 姬高
┣━━━━━━━┳━━━━━━┳━━━━━━━┳━━━━━━━┳━━━━━━━┓
周成王(姬誦) 姬虞(即叔虞) 姬某(邘國君主) 姬某(應國君主) 姬某(韓國君主) 太姬(嫁陳胡公)
┃
周康王(姬釗)
┃
周昭王(姬瑕)
┃
周穆王(姬滿)
┣━━━━━━━━━━┓
周共王(姬繄扈) 周孝王(姬辟方)
┃
周懿王(姬囏)
┃
周夷王(姬燮)
┃
周厲王(姬胡)
┣━━━━━━━━━┓
周宣王(姬靜) 姬友(即鄭桓公,鄭國君主)
┣━━━━━━━━━━┳━━━━━━━┓
周幽王(姬宮湦) 周攜王(姬余臣) 長父(楊國君主)
┣━━━━━━━━━━━━━┓
周平王(姬宜臼,東周建立者) 姬伯服
┣━━━━━━━━━━━┳━━━━━━┓
太子泄父(姬泄/姬泄父) 姬狐(王子狐) 姬武(武姓始祖,武則天廢唐建周時,被追謚為周睿祖康皇帝)
┃
周桓王(姬林)
西周歷代君主:
? 周武王 ( 姬發(fā)) | ? 周成王 ( 姬誦) | ? 周康王 ( 姬釗) | ? 周昭王 ( 姬瑕) |
?,周穆王,(,姬滿) | ?,周共王,(,姬繄扈) | ?,周懿王,(,姬囏) | ?,周孝王,(,姬辟方) |
?,周夷王,(,姬燮) | ?,周厲王,(,姬胡) | ?,周宣王,(,姬靜) | ?,周幽王,(,姬宮湦) |
相關事跡
三川地震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西周鎬京和附近的涇、渭、洛三條河川都發(fā)生震動。大夫伯陽甫說:“周朝將要滅亡了。天地間陰陽二氣,不能失掉規(guī)律,如果失掉規(guī)律,便是人擾亂了它。陽氣伏在地下不能出來,陰氣壓迫著陽氣不能上升,這樣就會發(fā)生地震,F(xiàn)在涇、渭、洛三河一帶都發(fā)生地震,是由于陽氣失去應有的位置,而被陰氣鎮(zhèn)壓著。陽氣失序而在陰氣下面,河川的源頭一定阻塞了,源頭阻塞,國家一定要滅亡。水土氣通而濕潤,便能生產(chǎn)東西,為民所用。土地沒有水源,民眾缺乏財物日用,國家不滅亡,要等到何時!從前伊水、洛水枯竭,夏朝滅亡,黃河枯竭,商朝滅亡。如今周朝的德行也像夏、商二朝的末代了,河川的源頭又被阻塞,源頭阻塞必定枯竭。國家的建立必須依靠山川,山崩塌,川枯竭,這是亡國的象征。川枯竭一定會發(fā)生山崩塌。若國要滅亡不會超過十年。因為十是天數(shù)的一個輪回。上天所要拋棄的國家,不會超出十的期限。”這一年,涇、渭、洛三條河川枯竭,岐山崩塌。
西周滅亡
申侯對于自己的女兒申后被廢十分惱怒,他聯(lián)合繒(zèng)國、勾結(jié)犬戎對幽王大興問罪之師,共同進攻周朝都城鎬京。幽王雖然烽火報警,但各國諸侯害怕再次被戲弄,都沒有發(fā)兵前來勤王。鎬京被攻下,幽王帶褒姒逃到驪山山麓被戎人殺死,褒姒被擄(一說被殺)。從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幽王被殺,統(tǒng)治了257年的西周王朝至此而亡。
幽王與褒姒
周幽王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家大戶姓褒的收養(yǎng),在褒國(今陜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關押褒國的褒珦,褒人獻出美女褒姒替褒珦贖罪,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后,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且是不可避免的了!
烽火戲諸侯
周宣王死后,其子宮湦繼位,是為周幽王。周幽王即位時,西周國勢已呈衰落趨勢。當時周室王畿(jī)所處之關中一帶發(fā)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饑寒交迫、四處流亡,社會動蕩不安,國力衰竭。而周幽王是個荒淫無道的昏君,他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奮發(fā)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激化了階級矛盾;又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這時,有個大臣名褒珦,勸諫幽王,周幽王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 褒珦在監(jiān)獄里被關了三年。褒國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就獻出名震一方的美人褒姒,獻于幽王。替褒珦贖罪。
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餿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
烽火本是古代敵寇侵犯時的緊急軍事報警信號。由國都到邊鎮(zhèn)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臺。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在今陜西臨潼東南)一帶修筑了20多座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fā)現(xiàn)的哨兵立刻在臺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虢石父獻計令烽火臺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fā)笑。
昏庸的周幽王采納了虢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驪山烽火臺,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果然帶領本部兵馬急速趕來救駕。到了驪山腳下,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臺上飲酒作樂。周幽王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么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諸侯們始知被戲弄,懷怨而回。褒姒見千軍萬馬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覺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賞虢石父千金。
周幽王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又罔顧老祖宗的規(guī)矩,廢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后,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并下令廢去王后的父親申侯的爵位,還準備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這個消息,先發(fā)制人,聯(lián)合聯(lián)合繒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消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臺點燃烽火。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因上次受了愚弄,這次都不再理會。
烽火臺上白天冒著濃煙,夜里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鎬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滿將領經(jīng)?丝奂Z餉,這時也都不愿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強招架了一陣以后,一哄而散,犬戎兵馬蜂擁入城,周幽王帶著褒姒、伯服,倉皇從后門逃出,奔往驪山。途中,他再次命令點燃烽火。烽煙雖直透九霄,還是不見諸侯救兵前來。犬戎兵緊緊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紛紛逃散,只剩下一百余人逃進了驪宮。周幽王采納臣下的意見,命令放火焚燒前宮門,以迷惑犬戎兵,自己則從后宮門逃走。逃不多遠,犬戎兵又追了上來,一陣亂殺,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們早已被嚇得癱瘓在車中。犬戎兵見周幽王穿戴著天子的服飾,知道就是周天子,就當場將他砍死。又從褒姒手中搶過太子伯服,一刀將他殺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虜(一說被殺)。至此,西周宣告滅亡。
此時,諸侯們知道犬戎真的打進了鎬京,這才聯(lián)合起來,帶著大隊人馬來救援。犬戎看到諸侯的大軍到了,把周朝多少年聚斂起來的寶貝財物一搶而空,縱火退卻。
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幽王退走后,申侯、魯侯、許文公等共立原來的太子姬宜臼為天子,于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陽市北)即位,是為周平王。因鎬京已遭戰(zhàn)爭破壞,而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占,周平王恐鎬京難保,于公元前770年在秦護送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在鄭、晉輔助下立國。東遷后的周朝。史稱東周。
藝術刻畫
文學形象
《楚辭·天問》
《詩經(jīng)·雅 瞻昂》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
第1集 烽火戲諸侯
王繪春 飾演 周幽王
周幽王陵
周幽王墓驚現(xiàn)百余殉葬女子
在劉去所盜的古墓中,帝王一級的陵墓有一座——周幽王墓。
周幽王,叫姬宮涅,為西周末代君王,是中國三皇時期與商末代君王紂一樣無道的荒淫之君。據(jù)《史記·周本紀第四》(卷四)記載,周幽王三年,褒人獻了一位姓姒的美女給他,褒姒一下子就讓周幽王掉了魂。為了博得褒姒歡心,竟然“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最后壞了大事,真正敵人來犯時,無人前來救駕,自掘墳墓,被來自西部的犬戎國滅掉。
周幽王的墓修得十分高大,墓門打開后,往下全是白堊土,這土實際是一種石炭巖石,有一丈多厚。劉去的手下費了老大的力氣,才挖去白堊土。再往下又看到了大量的云母石。再往下挖了一尺多深,意外地看到了100多具尸體,縱橫交錯,相互枕靠,疊壓在一起。其中只有一個男的,其余全是女的。有的坐著,有的躺著,有的站著,身上的衣服款式和活人穿的一樣。
想必那一名男人就是周幽王了。其他的百余女子會是誰?應該是殉葬的妃子或侍女。
人殉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喪葬惡俗,一般認為出現(xiàn)于父系社會。父權家族把自己的妻妾孫女侍仆,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chǎn),對其有生殺權力。既然金玉珠寶都能隨葬,人這種財物自然也難免。已發(fā)掘的秦公一號大墓主是秦穆公,其墓的殉人之多令人觸目驚心,殉人尸骨多達184具,墓室上下層的平臺上擺放有殉人棺具,有的甚至是裸葬。
而《史記》記載秦穆公死后曾殉人達177人,實際出土卻多出了7人,可能是臨時處死的。周幽王是否有殉人,史料上并無記載。如果《西京雜記》所記是真實的話,這將進一步證實,中國古代的殉葬陋習,在西周時仍然是十分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