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明書法家
簡介
●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院特約創(chuàng)作員
●《中華新青年》雜志編委
●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
●鄭州工學院國際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中國防衛(wèi)科技學院文物鑒定與修復專業(yè)教授
1965年生,河北固安人。大學文化,教書十年。1995年畢業(yè)于中國書法協(xié)會書法培訓中心研修班。1996年秋旅居北京。
師從啟功,劉炳森諸先生。應邀為頤和圓書寫巨幅(名目后記);1997年作品入選世界華人書畫展。 1998年行書《百年中國》長卷,作為國家博物館禮品被香港海防博物館收藏;1999年應邀為中國革命博物館創(chuàng)作館藏作品;200O年作品入展奎國第八屆中圓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2005年(張雪明行揩千字文)入選選當代名家書十字文系列。并出版。
現(xiàn)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世界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院《中華新青年》雜志編委、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鄭州工學院國際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防衛(wèi)科技學院文物鑒定與修復專業(yè)教授。
張雪明
藝術歷程
1965年 | 八月生,河北省固安縣人。12歲始隨鄉(xiāng)賢學書,開始習篆,繼習柳體,歐體,后上溯二王。大學時即顯書名。 |
1980年 | 中學畢業(yè) |
1984年 | 大學數(shù)學系畢業(yè),大學是已顯書名 |
1984年至 1996年 | 在中學任教 |
1993年 | 進入中國書協(xié)培訓中心研究班學習,師從啟功,沈鵬,劉炳森諸先生 |
1995年 | 結業(yè)于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培訓中心研修班 |
1996年 | 移居北京,成為職業(yè)書法家,同年師從啟功高足陳榮琚先生,并進謁啟功親聆其教誨 |
1997年 | 作品入選世界華人書畫展,第八屆全國中青展等全國性大展 |
1998年 | 行書長卷《,百年中國,》作為中國革命博物館禮品被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同年應邀為頤和園書寫巨幅《名園后記》 |
1999年 | 應邀為中國革命博物館創(chuàng)作館藏作品 |
2000年 | 作品入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
2001年 | 創(chuàng)建張雪明書法藝術工作室 |
2002年 | 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 |
2003年 | 《,張雪明行楷千字文,》入選當代名家書千字文系列并出版 |
2004年 | 應邀為,京西,賓館釣魚臺等書寫巨幅裝飾作品,受到國家黨政軍領導的好評 |
2004年7月 | 應約為京西賓館書巨幅《,岳陽樓記,》待出《行書啟功詩》《張雪明行書前后出師表》 |
2005年 | 出版《和平藝叢》之張雪明書法專輯 |
張雪明語錄
1、書法,無非就是拿毛筆寫漢字,過分的故弄玄虛,會使想愛書法的人望而卻步,這可直接導致書法藝術的凋零。
2、書法家不見得非把字寫得很好,但起碼不能把字寫得太壞,免得朋友想夸你時,都找不著借口。
3、當今社會,人們擁有的一切都在增多,而幸福除外。
4、過了吟風弄月的年齡,我對這個世界自是少了幾分夢想,但多了自信和坦蕩。
5、我總把危機兩字拆開來看,前者意味著危險,而后者則意味著機會。
6、盡管我們進了全力,我們也可能成不了大氣候,但無論如何,做人總要大氣。
7、沒有智慧,你就發(fā)現(xiàn)不了機會,沒有膽略,你就不敢利用機會,沒有實力,你抓不住機會,沒有誠信,你擴大不了機會。
張雪明書法評論
概述
張雪明的工作室設在北京方莊的一座公寓里,到訪的當天,天氣陰霾,但滿室的書畫讓人豁然開朗、眼前一亮!昂玫淖髌房吹靡婈柟狻!睆堁┟鲌孕牛瑫ㄊ且环N真情流露!盁o論堅持傳統(tǒng),還是勇于創(chuàng)新,陽剛大氣、積極向上地宣揚中國文化,始終是書法的精髓所在! 12歲與書法結緣
與書法結緣歸功于多年前一次好奇的體驗。張雪明自幼家境貧寒,父親耕作之余經常為鄉(xiāng)親書寫春聯(lián)。每逢年關,鄉(xiāng)親們都夾著紅紙登門求書。父親書寫流暢的樣子感染了張雪明,他醞釀了很久,偷偷爬上炕頭照貓畫虎,結果手不對心,弄壞了紅紙。雖然書法初體驗以失敗告終,但張雪明對“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很難”的毛筆字產生了莫大的興趣。懵懂之中,在自己的夢田里種下一枚書法的種子,那一年,他12歲。
雖然沒機會再碰父親的毛筆,但張雪明心里,始終懷著難以割舍的情結。高中的時候,和同學打賭,在當?shù)匚幕^報了書法短班培訓班,以示挑戰(zhàn)。進入書法培訓班后,幾年前埋下的“書法夢”種子突然蠢蠢欲動,亟待破土而出,活潑好動的張雪明沉靜了下來,踏踏實實地學了半年的書法。挑戰(zhàn)的結果自然是贏了,但張雪明覺得最大的收獲是,重拾了童年的夢想,有幸真正跨入了書法門檻。
兩年后進入大學,張雪明如愿以償?shù)剡M入該校書法社。雖然身邊強手如林,但他憑得一手好字脫穎而出,當上了書法社副社長。張雪明沒有恃才放曠,他堅信“只有背后用功,才能人前顯圣”!爱敃r雖然念數(shù)學系,可床頭總是堆積著大量文史書籍,堪與中文系同學媲美,這些對我積累書法功底大有幫助。”張雪明很看重大學時期的“修煉”過程,因為“幾年下來,真正打了點兒書法基礎!
一生想做成一件事
直至今日功成名就,張雪明依然保持學生時代的學習和積累的狀態(tài),除了每天長達12小時的練筆之外,他如饑似渴地讀書。文化史、古漢語、詩詞格律等各類古今書籍擺滿了他的書架。“最喜歡看人物傳記,每一個歷史人物的人生起伏,都很有啟發(fā)!睆堁┟髡f,最終能踏上書法之路,也得益于廣閱群書的習慣。
大學畢業(yè)時,張雪明被分配回鄉(xiāng)教中專,工作之余喝酒打牌,生活極度閑適安逸,一度將書法拋之腦后。風平浪靜的生活里,惟有閱讀時,才能夠找回往日的激情,張雪明經常去市場淘一堆書給自己“充電”。夜深人靜時分,一篇西方哲學文章“喚醒”了張雪明,“大意是人生只能做一件事!敝钡浇裉,張雪明依然記憶猶新!拔恼吕镎f到,隨著知識爆炸、信息年代的帶來,要想橫跨幾個領域并不容易,但只要能在某一個領域,做好某一件事,就稱得上成功!睆堁┟魃钍苷鸷、夜不能寐。前思后想,他作出重大的決定———重拾書法。
第二天,他把書架上的雜書壓至箱底,將書法、文史類書籍一一擺上,并找來大量便宜的窗戶紙,鄭重其事地開始練字,4000多字的草書字譜,一年時間已足足寫了20多遍,一卷卷的書法塞滿了家里的各個角落!笆滞笏崃,胳膊腫了,手寫出了繭子,但不覺得苦,練習書法有一種癮!敝厥皶ê,張雪明付出了加倍的努力。院子里,同事們一如既往地喝酒打牌、談笑風生。一墻之隔,張雪明卻氣閑神定地守著一紙書法,練到天黑。昔日的酒友、牌友苦口婆心地勸他,“書法家不是普通人可以當?shù)!睆堁┟鞑粸樗鶆印撔木氉!皶]有訣竅和捷徑,所有的技法和線條都是日積月累苦練而成!
從臨習到自成一家
1996年,張雪明舉家前往北京,尋求書法藝術的真諦。初到北京時,他邊習字邊靠賣字為生,邊尋找機會求教名師。一度因為生存壓力,不得不仿別人的字畫賣錢。
當時的張雪明雖然功底扎實,但尚未形成自己的風格。偶然閱讀了當代書法家啟功的著作《論述絕句》,被其學識震撼,立志臨習啟功體。不到兩年時間,張雪明已將啟功體寫得幾可亂真了,他的名字在潘家園市場漸漸傳開了,他的字也成為市場上的暢銷品,但這種“模仿”出的名氣,始終讓張雪明不能釋懷。后來,啟功的朋友鮑文清在潘家園看到了張雪明的字,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個勤奮、誠懇的年輕人,并應允他拜訪啟功的愿望,張雪明這時才如愿與仰慕已久的“老師”見面。
讓張雪明感動的是,大師啟功非但毫不介意張雪明對他的模仿,還夸獎他的字是偽而不劣,“他告訴了我什么是書法,還告訴了我應和什么人談書法!庇H耳聆聽老師對書法的體悟,讓張雪明受益匪淺。每每與啟功先生交流后,他都再次融會啟示于筆端,重新臨摹啟功先生的字,揣摩字中傳達的意境,他的作品漸入佳境。他所臨習的啟功體,不僅形似,也因為得到啟功先生的意蘊點撥而更加神似。
代表作
如今,張雪明已與啟功、沈鵬、劉炳森相提并論,一手“布局大氣、線條俊秀、筆力蒼勁、神采飛揚”的好字總能博得滿堂好彩,曾應邀為頤和園、中國革命博物館、京西賓館、釣魚臺創(chuàng)作書寫,近年來先后結集出版了《當代名家書千字文》之《張雪明行楷千字文》、《張雪明書啟功古詩四十首》、《張雪明行書前后出師表》等作品,廣為流傳。
“中國書法有如一條綿遠的大河,以極強的生命力向前流淌。”張雪明的心里,書法之路永無止境,他經常在自己的散文里直抒胸臆,“即使我不能化為洶涌的波濤,我也希望成為這大河中的一朵美麗的浪花。”《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