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成就
1985年青島市首屆青年文學藝術(shù)大賽篆刻一等獎
1993年《中國印學年鑒》入編(西泠印社)
1997年《韓-中書藝交流展》入展、入編(韓中聯(lián)辦)
1997年“全國印社篆刻藝術(shù)作品邀請賽”(首屆<天津>書法節(jié))
1997年“全國命題征稿大獎賽”二等獎
1998年“全國第二屆u2018 黃鶴獎u2019書法篆刻大賽”銅獎
2001年“果欣杯”全國書法篆刻大賽,優(yōu)秀獎(西泠印社)
2002年《知遠》第二期(特刊)推出“張浩榮篆刻”專頁介紹
2002年《紀念焦裕祿全國書法作品集》入編( 山東書協(xié))
2003年《百名書家寫<蘭亭>》入選、入展、入編(書法導(dǎo)報)
2003年“國際印學社團精品展”入選、入展(西泠印社)
2003年《國際印學社團精品博覽》入編(西泠印社)
2004年《美術(shù)大觀》第七期推出“青年書法家張浩榮”專頁介紹
2004年《當代 山東書法家詞典》入編(山東書協(xié))
2005年出版《張浩榮作品精選》(湖北美術(shù)出版社)
2007年入展《書法導(dǎo)報》創(chuàng)刊十八周年全國書法精品展
2007年參加“西冷百年·中國印”華北選區(qū)入圍前五十名
2010年入展《全國首屆篆書展》(中書協(xié)主辦)
2011年獲(寶地杯)《書法》風云榜提名獎。(《書法》《書法報》主辦)
2012年獲中國·貴州“百里杜鵑”全國書法展優(yōu)秀獎(中書協(xié)主辦)
2013年獲《全國第二屆篆書展》優(yōu)秀獎(中書協(xié)主辦)
作品及理論文章散見于《中國書法》《書法》《中國書畫報》《書法報》《美術(shù)報》《書法世界》《美術(shù)大觀》《西泠藝叢》《書法導(dǎo)報》《知遠》《篆刻》《山東書法通訊》《老年教育》等報刊及膠州電視臺專題報道。
《張浩榮序》
作者:著名史學文學家鄭文光
張浩榮小朋友乃當日 膠州畫院”八大元老”之年齒最幼者;當時余已屆不惑,而浩榮方弱冠,故而以小朋友相稱謂。“元老”聚會議事期間,浩榮則已印方杰出代表之資格參加。嘗席間其以“方便”為由,離席而去,迥不見人。直到會散,殆無旋歸之訊。時皇急,以為遭不測,著人四處搜尋,竟橫臥一打貨車駕駛棚中,進入黑甜之鄉(xiāng),鼾鼻息如雷!余氣憤之余,將其拖出,訓斥一場!
此乃往事,恩怨爾汝,而今浩榮小友亦入余當日不惑之歲;春花秋水,晝短苦夜長,俯仰之間,已以成陳跡,不由人不以感慨系之耶!
言之正題。浩榮習篆乃在夙昔童子之時。其嘗得完白山人為 膠州鄉(xiāng)賢某某制“臥石”一方,即效古人之舉措,借以為已號,遂用此印石。其趨古若鶩、從善如流者,至于斯矣!
浩榮生性達觀,不羈于小節(jié),“大用外腓”、“真體內(nèi)充”;余從未見其悉眉苦臉,乃終日熙熙然而樂,方而獲此大自由、大自在禪悅之境界耶。夫于今者紙醉金迷之世,而浩榮徑置嬌妻委委閑話、幼女嗷嗷待哺于不顧,行分文未賺之役,似瘋似狂,近三十年如一日。只此一端,萬人莫及。昔東坡翁于《怪石供》文中云:石之可耕否?曰不可耕;石之可耕否?曰可耕也。又,《五燈會元?趙州》云:僧問“狗子有佛性否”?師曰“無”,復(fù)有僧問:“狗子有佛性否”?師曰“有”。對賢經(jīng)傳,浩榮已循循其中矣!
縱觀浩榮制藝,靜如處女,動如猛虎,疏能行舟,密不湮水,庖丁之目,游刃有馀暇;無論暴風偃山,巨海沃日,始終保其波瀾不驚、一碧萬頃之心地,一如在昔會聚之時,就車棚睡大覺之事,故而其能臻至今者禪悅之大自由、大自在意境耶矣!
贊曰:動中極靜,靜中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仁,直探命本。
茲舉唐西泠高僧靈一大師詩一聯(lián),與浩榮小友共勉——“閑云不系從舒卷,狎鳥無機任往來!肮猛灾,姑以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