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武筱鳳淮劇演員,原名馮秀清,1931年出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無為,上;磩F、國家一級演員,擅長演閨門旦、花旦。
從藝經(jīng)歷
幼年時候只讀過半年的書,1937年喜愛淮劇的母親拖人去送她去學(xué)戲,9歲進武旭東七鳳班(淮劇早期戲班)學(xué)藝,心地善良的淮劇前輩武旭東當場叫武筱鳳拜媳婦武云鳳為師,改名武金鸞,12歲正式登臺演出,改名武筱鳳,在名譽大戲院首演《吳漢三殺》、《藍橋會》等戲,常在民樂、長寧、東新等大戲院演出,曾與馬麟童、筱文艷、何叫天、筱云龍、周筱芳等同班演出,1946年以《罵燈》一折[下河調(diào)]轉(zhuǎn)[滾板]受觀眾的歡迎。1947年與王九林合演的《關(guān)公辭曹》和《藍橋會》。戲曲家洪深等前來觀看。同年與馬麟童、筱文艷、何叫天、李神童等參加假坐青光廣播電臺“慶祝元旦”播唱,1948年3月淮劇藝人與上海文化界人士為田漢50壽辰賀喜,與筱云龍(扮演郭噯)、筱文艷(扮演皇后)、馬麟童(扮演唐王)、何叫天(扮演郭子儀)等合演《打金枝》,1950年與周筱芳同班合作劇目有:《碧玉簪》、《憶夢難填山河淚》等,1950年上海市春節(jié)戲曲演唱競賽獲優(yōu)秀獎。1951年以《憶夢難填山河淚》參加上海市春節(jié)戲曲演唱競賽獲表演二等獎,同年與王鳳仙、彭琴芳參加方言短劇《母親的煩惱》,一九五二年參加上海市人民淮劇團,由武筱鳳、楊占魁上演的《藍橋會》獲得了華東地區(qū)戲曲觀摩一等獎。武筱鳳在1952年參加第一屆華東戲曲觀摩大會中唱的是老拉調(diào),“賈玉珍時常心煩悶”被拍電影,她做了加工,創(chuàng)造了一種悲切的拉調(diào),是拉悲調(diào),使人物出場就帶有悲哀的情緒,且把前面的旋律翻高,使曲調(diào)更動聽。1952年,以《藍橋會》、《王貴與李香香》(飾李香香)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大會匯演分別獲演員二等獎。1954年以現(xiàn)代戲《不能走那條路》中的秀蘭一角獲華東地區(qū)戲曲匯演演員二等獎。同年淮劇老藝人武旭東在《新民報》介紹淮劇進上海的情況以及重點介紹武筱鳳的學(xué)藝經(jīng)歷。1956年擔(dān)任上海市戲曲學(xué)!盎创蟀唷苯處,1957年在貴州劇場與何叫天、馬秀英、朱桂芬等在貴州劇場首演《三女搶板》。1959年被評選上海市文化系統(tǒng)“十年來青年文藝工作骨干”戲劇界淮劇代表之一,1961年與筱文艷、何叫天、楊占魁、馬秀英在共舞臺參加由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主辦的淮劇演唱會。
代表作
武筱鳳曾主演過50個大小劇目,多年來塑造過:《藍橋會》的賈玉珍、《紅樓二尤》的尤二姐、《重臺分別》的陳杏元、《王貴與李香香》的李香香、《白蛇傳》的白娘子、《打金枝》的公主、《雙玉蟬》的曹芳兒、《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祝英臺、《三女搶板》的黃秀蘭、《張羽煮!返沫偵徆、《劈山救母》的三圣母、《香羅帶》的林慧娘、《贈塔》的陳翠娥、《水漫泗洲》的水母、《袁樵擺渡》的張三姐、《拉郎配》的采鳳、《呂布戲貂蟬》的貂蟬、《小女婿》的香草、《苦菜花》的秀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