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趙吉士 趙吉士
。酃涣四曛烈黄遫六年]字天羽,號恒天(或恒夫),原籍安徽休寧,后入籍杭州。生于明思宗崇禎元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五年,年七十九歲。順治八年(公元一六五一年)舉浙江鄉(xiāng)貢進士。康熙七年(公元一六六八年),調(diào)山西太原府交城縣知縣?h有交山,巖谷阻邃,自明季以來為盜窟。當?shù)厣矫衿鹗,久不能平。趙吉士至任,認為“不先撫無以攜其黨,不終剿無以絕其根”,設(shè)計進捕,提出了剿撫兼施的政策,巨盜先后就擒,平息了山民起義。還提倡植柳,鑿龍門渠,溉田14萬頃。后以功擢戶部山西主事,補河南司、四川司主事。旋連丁母、父憂,起復原職。十四年遷奉直大夫。二十年,奉使征收揚州關(guān)鈔,兼督通州中南倉,革胥吏苛斂之弊。后又入會典館,奉撰鹽、漕二書。二十三年,授朝議大夫。二十五年,擢戶部給事中,因事被黜,僑居宣武門外之寄園。旋補國子監(jiān)學正,卒于官。吉士工詩文,著有《萬青閣全集》八卷,《林臥遙集》三卷,《寄園寄所寄》十二卷,及《續(xù)表忠記》,還纂有《徽州府志》、《交城縣志》等,均《四庫總目》并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