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1947年 02月 13日
性別: 男
國家及地區(qū):美國
主要運動:籃球 其他信息出生地
美國伊利諾伊芝加哥婚姻狀況
已婚
家庭
妻子米基、女兒黛比、林迪和杰米。
職業(yè)
教練
任命年份
2005
其他信息
1980年他開始擔任杜克大學男籃的主教練。在28年的執(zhí)教生涯中,他將杜克大學隊打造為美國最成功的大學籃球隊之一,該隊以極高的競技水平和嚴格的學業(yè)要求而聞名。在任教杜克期間,他還同時擔任美國男籃的教練。
在接過拉里?布朗的教鞭執(zhí)教美國奧運隊后,他從組織上進行了變革,結(jié)束了實行多年的為不同比賽臨時挑選隊伍的做法。他要求美國隊的隊員要長期投入國家隊的備戰(zhàn),嚴令他們從2006年世錦賽前到2008年奧運會期間要專心準備。在2002年世錦賽和2004年奧運會美國隊糟糕的表現(xiàn)之后,他在球隊的文化氛圍方面也開始進行變革,他試圖使隊員們盡可能地彼此熟悉,將球隊變成一支更有團隊精神的勁旅。
在大學籃球教練領域,他所獲得的獎項也許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多。他曾12次當選全國最佳教練,并于2001年進入籃球名人堂。在他的帶領下,杜克大學隊取得了超過800場比賽的勝利,他也因此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二成功的教練。 這800多場勝利和只有不到300場的敗績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些NBA球隊曾試圖引進他,波士頓凱爾特人、波特蘭開拓者和洛杉磯湖人都曾與他進行過專門洽談,希望他能轉(zhuǎn)入職業(yè)籃球領域,但他每次都拒絕了對方開出的價值數(shù)百萬美元的合同。
美國的籃球愛好者都希望他能在國際比賽上延續(xù)他在大學籃球領域無與倫比的輝煌戰(zhàn)績,將美國隊的巨星們凝聚成一支團結(jié)的隊伍,奪取北京奧運會的金牌。
2001年10月5日入選美國“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的沙舍夫斯基成為新一屆美國男籃的主帥。
沙舍夫斯基曾經(jīng)率領杜克大學十一次闖入NCAA決賽,四次獲得全國冠軍(1991、1992、2001和2010年)。他將成為自1992年國際男聯(lián)允許NBA職業(yè)球員參加奧運會或世錦賽以來首位執(zhí)教美國男籃的大學教練。
與NBA中的大牌教頭比較,沙舍夫斯基也不遜色。在美國籃球界,K教練同樣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且在大學聯(lián)賽結(jié)束后,K教練立即能夠進入備戰(zhàn)準備,而NBA教練則還要和老板討價還價。
輔助K教練的還有貝海姆(雪城大學)、迪安東尼(太陽隊)和麥克米蘭(開拓者隊)三人。貝海姆熟悉聯(lián)防,迪安東尼對歐洲籃球很了解,而麥克米蘭對于NBA球員方面很有一手,三位助理教練在各個方面形成很好的互補。沙舍夫斯基很早的時候就表示這個教練組將是很有戰(zhàn)斗力的一個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