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許桂林(1779—1822年),字同叔,號日南,又號月嵐,別號棲云野客,許喬林胞弟,清海州板浦人祖籍安徽。 許桂林12歲參加童子試考取秀才,被學(xué)官稱為“奇才”;20歲時,按試淮海獲第一;嘉慶十四年(1809年)和二十年(1815年)兩次獲得海州科試第一名;嘉慶十七年(1812年),以《腹稿賦》取“拔貢生”;喜慶二十一年(1816年)秋,中丙丁科舉人。
許桂林不貪求功名利祿,終生以教書為生。他“志于諸經(jīng)”,精于詩詞文學(xué)。精古算術(shù)及天文星算歷算的研究,22歲時就寫出第一部數(shù)學(xué)論著《宣西通》,對中國算法“宣夜”作了精辟的解釋。
許桂林一生著作甚豐,除參與編纂《嘉慶海州直隸州志》外,可考書目近40種、160卷。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八月,抱病寫成《北堂永慕記》。道光二年(1822年)春,許桂林病逝,年僅43歲,葬于灌云龍苴埠苴村。
《清史稿》列傳第二百六十九《儒林傳三》對他記載如下: “許桂林,字同叔,海州人。嘉慶二十一年舉人。少孤,孝於母及生母,無間言。家貧,不以厚幣易遠(yuǎn)游,日以詁經(jīng)為事。道光元年,丁內(nèi)艱,以毀卒,年四十三。桂林於諸經(jīng)皆有發(fā)明,尤篤信谷梁之學(xué),著《春秋谷梁傳時日月書法釋例》四卷。其書有引公羊而互證者,有駁公羊而專主者。陽湖孫星衍嘗以條理精密、論辨明允許之。又著《易確》二十卷,大旨以乾為主,謂全易皆乾所生,博觀約取,於易義實有發(fā)明,別有《毛詩后箋》八卷,《春秋三傳地名考證》六卷,《漢世別本禮記長義》四卷,《大學(xué)中庸講義》二卷,《四書因論》二卷。嘗以其馀力治六書、九數(shù),著《許氏說音》十二卷,以配說文。又著《說文后解》十卷。又以岐伯言u2018地,大氣舉之'。氣外無殼,其氣將散;氣外有殼,此殼何依?思得一說以補所未及。蓋天實一氣,而其根在北,北極是也。北極不當(dāng)為天樞,而當(dāng)為氣母。因采集宣夜遺文,以西法通之,著《宣西通》三卷。又以算家以簡為貴,乃取欽定數(shù)理精蘊,撮其切於日用者,著《算牖四》卷。生平所著書四十馀種,凡百數(shù)十卷。甘泉羅士琳從之游,后以西算名世!
許桂林是連云港人,所著的《許氏說音》記載的當(dāng)然是當(dāng)時的連云港話,用《許氏說音》和現(xiàn)在的海州板浦話相對比,幾乎完全一致,唯一的不同點是,當(dāng)時的海州話尖、團尚未合流,這也說明至遲在19世紀(jì)上半葉,江淮官話中的尖團合流尚未發(fā)生。這在李汝珍的《李氏音鑒》中也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