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
技術打法:左手橫板、兩面反膠、弧圈球打法
技術特點:實力強、相持好、兩面均衡
俱樂部:遼寧鞍山城投房產(chǎn)
就讀學校:華南理工大學
打球經(jīng)歷:1991年—1996年分別在鞍鋼、鞍山和遼寧省體校訓練。
1998年進入遼寧省隊;2001年首次入選國家二隊;2003年首次入選國家一隊
個人輝煌戰(zhàn)績
2004年世界青年乒乓球錦標賽(神戶)女團、女單、女雙冠軍;混雙亞軍
2005年中國乒乓球公開賽女雙冠軍(常晨晨/郭焱)
2005年中國乒乓球公開賽女單第二
松下2005中國乒乓球大獎賽(中國哈爾濱)女單亞軍;女雙季軍(常晨晨/范瑛)
2006年全國錦標賽團體冠軍 全運會團體第4
2004年世界青年乒乓球錦標賽(神戶)女團、女單、女雙冠軍;混雙亞軍
第5界城市運動會女團第5 (常晨晨、顧曉飛、郝瞳、郭躍、劉婷 )
17歲以下國際冠軍賽冠軍
2007年俄羅斯公開賽女單冠軍
2007年全國錦標賽團體冠軍
2008年新加坡公開賽女雙四強(與李曉霞)
2008年全國錦標賽團體第四
2008年全國乒乓球超級聯(lián)賽團體第二
2009年橫濱世乒賽混雙銅牌(與郝帥)
2009第十一屆全運會女團第三(常晨晨,郭躍,楊揚,侯曉旭,黃丁諾)
2009第十一屆全運會混雙銀牌(與翟一鳴)
2009英國公開賽女雙亞軍(與郭焱)
2011年乒超聯(lián)賽女團亞軍
2012年國際乒聯(lián)職業(yè)巡回賽科威特公開賽女單16強;混雙亞軍(與馮亞蘭)
專訪
要在兩項事業(yè)中達到高峰
“一個人能夠在一項事業(yè)中成功,而后又在一個新的事業(yè)中再次達到頂峰,那是非常了不起的。鄧亞萍和楊影就是這樣的人,她們打乒乓球已經(jīng)是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了,退役后在新的事業(yè)中又有了新的成就。她們是我未來的目標,我自己也希望能成為那樣的人。當然,現(xiàn)在不能考慮太多,我還是要以乒乓球為重。”
——常晨晨
中國隊奧運湛江 熱身賽的女單比賽冷門不斷,兩位小將接連淘汰了三名奧運主力。其中,來自遼寧鞍山的常晨晨連續(xù)戰(zhàn)勝了張怡寧和牛劍鋒,最后在決賽中決勝局9:11惜敗于李曉霞。很多網(wǎng)友在問,這個小姑娘是誰?她來自哪里?又是憑什么能夠向主力發(fā)起如此強有力的挑戰(zhàn)?
趁著國家隊回到北京短暫調(diào)整的間隙,我們與常晨晨相約,在天壇公寓附近小有名氣的“星星酸菜魚”小坐……
熱身賽:有點打“興”了
這次熱身賽,常晨晨第一輪就碰上了白楊——此前,她與白楊對陣時,總是2:3惜敗,就差那么一口氣。而這次,0:2落后的不利局面卻把常晨晨這口氣激了出來,終于第一次戰(zhàn)勝了白楊。這一下,可把常晨晨給打“興”了,面對老張和老牛都特興奮,場上進入狀態(tài)也早。對張怡寧,戰(zhàn)術運用得當,抑制了對手的發(fā)揮;半決賽對牛劍鋒,她心里并不太怕,因為平時在隊內(nèi)比賽中就是互有勝負,雖說老牛的兩面拉威脅很大,但只要封好線路,用自己的速度和落點變化可以抑止其旋轉(zhuǎn)。
唯一的遺憾是決賽。1:3大比分落后、第五局依然下風的常晨晨,臨危不懼,連扳三局,決勝局開始又以1:5落后,但她頑強地追到了8平。機會就在眼前,而且輪到自己發(fā)球?紤]到李曉霞力量足、拉球質(zhì)量較高,常晨晨希望自己發(fā)完球后能夠搶先上手,避免被對方先起板,可惜的是,李曉霞接發(fā)球時擺了兩個短,旋轉(zhuǎn)較強,常晨晨都挑下了網(wǎng)。盡管最后以兩分之差無緣冠軍,但我們切切實實看到了一個逐漸成熟起來的常晨晨。
成長:名門出高徒
運動員的成熟離不開教練的悉心點撥,5歲開始打球的常晨晨為我們開出了這樣一長串名字:
1991年進入鞍山鞍鋼業(yè)余體校:教練——宋守志
1995年4月進入鞍山市體校:教練——李曉芒
1996年1月進入遼寧省體校:教練——陳美光
1998年4月入選遼寧省隊:教練——朱香云
國家隊期間,先后三任主管教練——鐘金勇、胡漢平、韓華(現(xiàn)任教練)
河南報業(yè)集團俱樂部主教練——張輝
在中國打球出成績難,在遼寧省更難,在遼寧的左手就更不容易,現(xiàn)役的國家女隊主力就有王楠、郭躍。同常晨晨決賽對壘的李曉霞,實際也是遼寧鞍山人,算是她的老鄉(xiāng),但于1997年轉(zhuǎn)投山東。在如今的國家女二隊集訓中,還有不少像李曉霞這樣的優(yōu)秀苗子,同樣師出遼寧,但后來改投其它地區(qū)。而常晨晨,也險些在12歲那年去當兵——當時還沒確定能否進遼寧省隊,一心上進的她和望女成鳳的父母想到了另外某個曾經(jīng)培養(yǎng)過不少世界冠軍的優(yōu)秀運動隊,但當時該隊的教練并不看好她。說到這,常晨晨打趣說,“一直都有人說我打不出來!崩@道不成,反而成全了她不服輸?shù)膭蓬^,不被看好的常晨晨終于憑借自己的刻苦努力,加上名師朱香云的指導,打進了國家二隊,又打進了國家一隊。
打法器材:接近王楠
在國家二隊的時候,呂林作為女二隊主教練,雖然不曾親自主管過常晨晨,但卻幫助她突出了打法風格,對她的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熱身賽上,常晨晨出色的反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問之下,才知原來她使用兩面狂飚3套膠,這正是源于呂林的指點。進國家隊之前,常晨晨的反手也和許多人一樣,一直使用進口套膠,直到呂林讓她改為狂飚3。起初,她自己也非常不適應,練了一個多月,還老想改回去!艾F(xiàn)在我適應了,體會出狂飚3的好處,反手回球落點比較u2018賊u2019,弧線低、速度快,對手不是很好控制。當然,反手防守時也比較容易吃轉(zhuǎn)點。”常晨晨笑著說。
她的這種球拍配置,與王楠是十分接近的,只不過她的底板是STIGA而不是DHS H-WN。當被問及自己感覺打法跟哪個隊友比較接近時,常晨晨毫不猶豫地說,“同王楠比較像,不過比她稍微兇些,介于她和郭躍之間吧!我主要依靠落點和線路的變化,側身不像郭躍那么多,不過這次熱身賽能發(fā)揮得怎么好,跟自己在比賽中有意識地加強側身進攻也有直接的關系。”
其他相關
最有緣的賽事
常晨晨與U-17有著不解之緣:
U-17的揭幕戰(zhàn)就是常晨晨出場,對手是韓國人,常晨晨第一局11:19落后,硬是扳了回來,最終2:0勝出。那時比賽的冠名還是“長城汽車杯”,舉辦地也在河北保定。
U-17改在焦作舉辦的第一場比賽,又是常晨晨上場。
去年“非典”期間,U-17被迫暫停,重新開戰(zhàn)之時,出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仍然是常晨晨。
最難忘的比賽
今年的超級聯(lián)賽中,面對墊底的 上海華東理工俱樂部,自己作為河南報業(yè)集團俱樂部的第一主力,出戰(zhàn)對方的余靜薇,決勝局10:7領先,卻沒有拿下來,致使俱樂部錯失提前保級的機會!敖衲昃銟凡勘荣悾刑嘣摯蚝玫臎]打好了! 常晨晨的話語中滿懷歉疚。最牽掛的人
閑聊中,常晨晨問我們:去 頤和園的地鐵什么時候才能修好?這樣以后就可以方便去看爺爺奶奶了。當?shù)弥嵌蔚罔F至少要2005年才能竣工,她天真的笑靨露出了些許失望的神情。常晨晨的爺爺聽力不大好,耳背,接誰的電話都聽不清,唯獨聽到孫女的電話時,常晨晨還沒說完,老人就知道心肝寶貝說得是啥。雖然只是兩歲時,在北京爺爺奶奶處住了一年,但那份依依親情,始終深藏在常晨晨的心底。最親密的聊友
都說80年代生人的拇指大大進化,常晨晨自然也不例外,飯桌上她的諾基亞手機就沒歇過。但短信頻傳的,不是姐妹好友,而是常晨晨的父親常志軍——他約女兒早點回公寓上網(wǎng)聊天。日常緊張的訓練之余,這就是父女倆感受親情的最好方式,常晨晨還特意為此買了筆記本、攝像頭,晚上一有空就跟家里視頻聊天,常爸爸主聊,常媽媽就在邊上看著,盡管遠隔千里卻也其樂融融。
說起來,常晨晨走上乒乓球這條路的故事,其實也是中國許多乒乓球少年的標準版本——常爸爸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乒乓球,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代表國球走上世界賽場。而常媽媽,常年受到父女倆的熏陶,現(xiàn)在也喜歡上了乒乓球,幾乎天天都玩。
最喜愛的運動員
問起她最喜愛的體育明星是誰,答案是“蚊子” 費雷羅,一位 西班牙籍網(wǎng)球紅土高手,2003年法網(wǎng)冠軍,一個善于用腦打球的選手。國外乒乓球選手中,常晨晨比較喜愛 施拉格和 波爾,不過對于他們的逆向發(fā)球,作為女子選手,由于手腕爆發(fā)力有限,常晨晨只能像隊友一樣換用另一種手法去掌握。最愛聽的歌
“隊里有的人愛聽搖滾那些比較快節(jié)奏的歌,也有的人愛聽比較舒緩的,你猜我屬于哪一種?”這是調(diào)皮的常晨晨出給我們的考題。很不幸,我們一想到賽場上她嚴肅而投入的樣子,就把她誤歸入了前者。其實,溫柔的情歌,是常晨晨的最愛。不在乎歌者是誰,只要能從樂聲中流淌出浪漫的情愫,就會成為這位18歲少女自我放松的最好伴侶。
但是提到卡拉OK,常晨晨連連擺手,說自己是屬于那種只聽不唱的,老愛跑調(diào),不好意思在大家面前獻丑,不像閻森唱那樣,隊里春節(jié)晚會,一曲“愛不愛我”技驚四座。除了聽歌,常晨晨最大的業(yè)余愛好就是看書,也包括看雜志,比如時尚類的、《青年文摘》,當然,還有每期必讀的《乒乓世界》。
最關心的軟件
不知不覺已近晚9點,隊內(nèi)點名的時間就快到了,常晨晨問我們,用什么 軟件能把自己攢的一堆DV錄像帶轉(zhuǎn)刻成 光盤。一問之下,她并無相關的設備,我們于是相約, 正定封閉訓練結束后,幫她找專業(yè)設備把DV全轉(zhuǎn)為DVD。早就聽說她在比賽時經(jīng)常自己拿著DV錄像,以便日后觀摩研究,看來確實如此——她進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DV機。在湛江時,常晨晨還留下了一個小小的遺憾:同白楊比賽時,僅錄下了輸給白楊的前兩局,而后面贏的四局,由于電池沒電了,全都沒錄上。我們說,通常重點不都是研究自己輸球的比賽嗎?她卻說,自己第一次贏白楊,想看看到底怎么贏的。后記
聊天時,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一個小細節(jié),是常晨晨說起當天下午調(diào)整期間的“節(jié)目”——同李曉霞去唱歌,因為那天是這位老鄉(xiāng)的生日——晚上回去還要切蛋糕吃。這種成名前的隊友情無疑是彌足珍貴的,就如同高軍在離開國家隊多年后回憶道,“說句實話,當時我們在隊里時,確實是因為競爭吧,總是會有點矛盾的,比方說小鄧吧,那個時候覺得真煩她,她怎么那么狠呢?覺得看不慣她這個看不慣她那個……”這種心結往往要待到退役之后才能解開,“其實,現(xiàn)在回過頭去看,包括小鄧啊還有其他人,我覺得她們都挺好的!
同樣珍貴的還有她的隨和。聊天過程中,我們每每為她夾菜和倒茶,她都必說“謝謝”,一頓飯下來,不知謝了多少次。餐畢上水果時,見我們拿起來不太方便,她還主動幫忙。一切都自自然然,透著女孩略帶羞澀的真實。
希望這些美好的東西,不會隨著時間的退役而煙消云散吧……雖然我們知道,在國家隊無形的巨大壓力下,這種要求實在是有點奢侈了。畢竟,心平氣和如高軍,當年不也是走著那樣矛盾的心路過來的嗎?
同她聊起湛江熱身賽的氛圍時,她連稱非常感謝那些熱情的球迷,讓自己有主場的感覺,戰(zhàn)勝張怡寧、牛劍鋒后,現(xiàn)場觀眾開始追索她的簽名,“有點簽到手軟的感覺! 不遠的將來,當更多球迷找她簽名時,常晨晨會感到厭倦嗎?但愿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