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陳德顏
性別:男
出生年月:明朝
籍貫:浙江松陽
職務(wù):畫家
贈傳神陳德顏序
《贈傳神陳德顏序》
明 宋濂
余所遇畫神者
亡慮數(shù)十
有絕不得形似者
有僅得髣髴而弗能全者
形雖肖矣
又有不得其風(fēng)神。
陳姓起源
陳姓自古就是名門望族,陳姓出自姚姓,后歷經(jīng)媯姓,商氏,虞氏,最終因封地而得陳氏,是舜帝的后代使用的姓氏。舜帝,生于姚地,所以姓姚。在中華姓氏中,媯、陳、姚、胡、田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 "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前文已述,舜帝本為姚姓,因居?jì)倹I而得媯姓。這就是溈汭的名稱來歷,所以媯姚二姓為同宗,曾經(jīng)互用。據(jù)《通志u2027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后,建立周朝,找到舜的三十四世后人媯滿,并封媯滿為諸侯,還把大女兒太姬嫁給他,封國于—陳(今河南省淮陽縣),謚號稱為胡公。他在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 舜帝的后裔滿的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以國為姓,使用陳姓的始祖是胡公滿,陳姓使用主要從周朝初年的陳胡公滿開始,陳胡公滿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姚姓的后代。舜在被選為堯的接班人前,堯?yàn)榱丝疾焖,讓舜搬到媯水旁居住,所以舜的部分后代便以所居住的這條河為姓,為媯氏。 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的族人后來有改回姚氏,部分沒有改回來,便發(fā)展出其他姓,比如陳姓——《唐書·宰相世系》部分又改回本姓姚的:舜后代胡公媯滿封于陳,至陳敬仲(陳完)仕齊,又改為田氏。王莽封本姓為姚的姚氏族人田豐為代眭侯,后豐子田恢為避王莽之亂,過江徙居吳郡,又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姚氏。從姚姓發(fā)展到媯姓,再到胡公滿傳至10世孫媯完,陳國內(nèi)亂,陳厲公的兒子?jì)偼昱轮赀B自己,出奔到齊國,以故國為氏,稱陳氏,陳完一支在齊國落了戶,把自己的姓氏也由陳改成了田,到十代孫田和時,廢齊康公而自立為齊太公,并受到周王朝和諸侯列國的承認(rèn)。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齊姜”。 公元前221年,齊王田建時,齊國為秦所滅。齊王田建亡國后,子孫紛紛改姓避難,舜帝一系又經(jīng)歷了一次大分化。田姓今在中華大姓中列第34位。齊王田建三子:升、桓、軫,升、桓改姓為王氏,其后代即漢代王莽一族,此為王姓的一大發(fā)源。軫奔楚為相,后遷入潁川(今河南長葛)。田軫復(fù)姓陳。自秦漢以來,由田姓復(fù)姓歸宗的潁川陳氏一支,在中國歷史上十分顯赫,繁衍極盛,播遷極廣。前文已經(jīng)敘述,從姚姓族人衍生出媯姓,再媯姓改姓陳姓、胡姓,部分陳姓再改為田姓,部分田姓族人改為媯姓,其五代孫媯敷,又改回為本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部分田姓族人改為王姓。其它從從姚姓族人衍生出的姓氏沒有改回族人最早的本姓姚姓的,便繼續(xù)發(fā)展出其他姓。舜帝一系主支姓氏歷經(jīng)多次變遷,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為正朔,姓虞;西周和春秋時媯滿正朔,姓陳;戰(zhàn)國時承繼舜帝香火的是陳完一支,姓田;此后舜帝一系姓氏又不斷地分化!稘h書·王莽傳》載王莽在談及自己的族系時說:
舜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媯,在周曰陳,在齊曰田,在濟(jì)南曰王。姚、媯、陳、田、王氏,凡五者皆舜帝苗裔。 王莽在這里概述了舜帝一族姓氏變遷的歷程。舜帝后裔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繁衍播遷,蔚為望族,并從中派生出60多姓,其中多為中華大姓。
天下舜裔子孫,姓氏字面上有所不同,但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具有巨大的親和性和凝聚力陳姓發(fā)展歷程:自幕至于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自虞幕至虞舜,有近1500多年的歷史,《韓非子》說:虞夏二千余歲!秶Z》記載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bào)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bào)焉;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bào)焉;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bào)焉。虞夏商周四代是奴隸社會的頂峰的代表,華夏正統(tǒng)。自黃帝至舜、禹,雖不同姓卻都為炎黃子孫,以彰明德。因舜帝生于姚虛而姓姚,其子商均生于媯汭而姓媯,《堯典》記,舜“厘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毕拇莺螅葑遄訉O亦姓虞,姓媯,姓姚,姓王,姓吳......在夏代,有虞氏的首領(lǐng)虞思曾幫助禹的后代少康復(fù)國......;在商代,《世本》宋忠注:“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于陳,以為舜后是也!保辉谥艽,《史記》、《左傳》記載:《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之產(chǎn)曰: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侍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后,以備三恪,庸以元女太姬配胡公而封諸侯!薄妒酚洝吩敿(xì)見陳杞世家;自陳胡公以后其子孫姓陳,姓胡,姓袁......;陳完,陳厲公之子,陳氏重要支系,詳見田敬仲完世家,陳完的子孫代姜齊稱孤道寡,陳完的子孫姓陳,姓孫,姓王,姓田,姓陸......詳細(xì)見右表(點(diǎn)擊放大),虞舜帝部分后裔簡表,商族姓氏參考宋微子世家,在此不再累述。另外根據(jù)唐書記載,漢族李姓出自陳國,始祖李利貞為陳國大夫,老子亦陳國人?鬃右嘣陉悋幼×巳辍
補(bǔ)充:殷墟甲骨卜辭載商人高祖夔,據(jù)王國維考定,“夔”為“帝嚳”之名,因形訛而成“夋”。因此由夔神而分化成嚳、夋二神,同見于《山海經(jīng)》神話中,唯“夋”寫作“帝俊”,為全書中最主要最顯赫的一個上帝神!暗蹏俊敝慌紶柼岬絻扇危硗夥只觥暗鬯础币簧。自晉郭璞至近代學(xué)者多認(rèn)為“舜”自“夋”音變而出。是“嚳”與“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來已可論定?蓞㈤啞渡胶=(jīng)》郭璞《注》、郝懿行《箋疏》、畢沅《新校正》、王國維《殷先公先考》、郭沫若《古代社會研究》、《卜辭通纂》、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這也同時證明了虞族和商族的血緣關(guān)系.
1、《廣韻·真》 :“陳,姚姓。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為氏。出潁川、汝南、下邳、廣陵、東海、河南六望。又虜三字姓:《后魏書》有侯莫陳氏”
2、《元和姓纂·十七真》:“陳:姚姓。亦周名。本太昊之墟,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滿於陳,後為楚所滅,以國為氏。”
3、《姓解·六五》:“陳:姚姓也。虞舜之後。當(dāng)周武王時,遏父為陶正,武王賴其用,以元女遏父之子滿,封于太昊之墟,是為胡公,以奉虞祀。陳胡公滿之後,子孫以國為氏!
4、《通志·二六·二、以國為氏》:“陳氏,姚姓。初封虞,后封與遂,后封于陳!
5、《古今姓氏書辯證·十七真》:“《元和姓纂》曰:“五世孫陳恒子,字無宇,孫陳!!
6、《姓氏急就篇·上》:“陳:姚姓!
7、《姓·十一真》:“《世本》:“周武王封舜裔於太昊之墟,子孫以國為氏!肚Ъ倚铡罚簼}川族”。”
8、《氏族典·一一七至一三0》:“《唐書·宰相世系表》:“陳氏宰相三人:叔達(dá)、希烈、夷行””
9、《續(xù)通志·八四·賜姓》:“明賜元人姓名:恰恰曰陳守忠,哈哈曰陳元!
10、《清通志·八·滿洲旗分內(nèi)高麗姓》:“陳氏,原籍無考!
11、《史姓韻編·九》:“陳涉,名勝,字涉,陽城人,自立為王,號為張楚!盵1]
[1] 巫聲惠編著:《中華姓氏大典》,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8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