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名稱
吉底俱
朝代
。勰铣·梁]僧。善畫。
評價
姚最云:“外國比丘,既華戎殊體,無以定其差品!
代表作
《續(xù)畫品》、《歷代名畫記》、《圖繪寶鑒》
姚最
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繪畫批評家。吳興(今浙江。┤,生卒年不詳(一說生年為公元536年,卒于公元603年),約活動于公元六世紀中期。其著作《續(xù)畫品錄》是對謝赫的《古畫品錄》的補充與發(fā)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畫學論著之一,為今天研究六朝時期的繪畫作品和畫學思想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線索。
相關介紹
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東晉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個朝代的總稱。自公元420年東晉王朝滅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現(xiàn)了宋、齊、梁、陳四個朝代,而它們存在的時間都相對較短。其中最長的不過五十九年,最短的僅有二十三年,是我國歷史上朝代更迭較快的一段時間。此時,中國正處于南北分裂的時期,在我國歷史上南朝與北方的北齊、北魏、北周等朝代合稱為“南北朝”。
國畫
從美術史的角度講,民國前的都統(tǒng)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漢族傳統(tǒng)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chuàng)作上,體現(xiàn)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lián)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