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郭蝦麻(1192—1236),又名郭斌。金末會州(今甘肅靖遠南)人。父祖世為保甲射生手。金宣宗時,他與兄郭祿大以善射應募從軍。興定初年,郭祿大因功遷遙授同知平?jīng)龈、兼會州刺史,賜姓顏盞,鎮(zhèn)守會州。他隨兄在會州軍中。興定四年(1220)西夏軍攻打會州,郭祿大遙射西夏主兵將領,一發(fā)中其吭,殺之。夏軍破城,郭蝦麻與兄一同被俘,誓死不屈。夏人愛他們的射技,囚入牢。兄弟兩人伺機出逃,事泄,郭祿大被殺,郭蝦麻獨自逃歸金。遷官兩階,遙授鞏州(今甘肅隴西)鈐轄,再授同知蘭州軍州事。
興定五年(1221),西夏步騎萬余人攻入定西,郭蝦麻領兵擊敗之,斬首700,獲馬50匹,以功遷同知臨洮府事(今甘肅臨洮)。元光二年(1223),西夏數(shù)十萬步騎攻打鳳翔府(陜西鳳翔),元帥赤盞合喜以郭蝦麻總領軍事。郭蝦麻巡城時,見西夏將領坐胡床指揮作戰(zhàn),一箭射殺之,擊退夏兵。升遙授靜難軍(今陜西彬縣)節(jié)度使。不久改任通遠軍(治鞏州)節(jié)度使,授山東西路斡可必刺謀克。自熙宗罷漢、渤海人猛安謀克以后,只有女真、契丹、奚等族高官顯貴才能授猛安謀克世爵。金宣宗末年,為嘉獎戰(zhàn)功卓著的將領,漢、渤海等各族人皆可授此世爵。故郭蝦麻受此殊榮,并遍諭緣邊諸郡。同年冬,與鞏州元帥由瑞收復會州,他率騎兵500,自州南山而下,射死守城夏兵數(shù)百人,夏人震恐,出降。被西夏占領近四年的會州,重歸金朝。
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田瑞據(jù)鞏州叛金。哀宗詔陜西兩行省并力討平,郭蝦麻率軍先登鞏州城,斬首5000余級,平定叛軍,以功遷遙授知鳳翔府事、本路兵馬都總管、元帥左都監(jiān)、兼行蘭、會、洮、河元帥府事。
天興元年(1232),開封糧盡,累召援兵不至,將帥缺人,蒙古軍隨時可能圍城,哀宗棄開封至歸德府(今河南商丘)。次年又從歸德府遷到蔡州(今河南汝南)。蔡州地處淮水支流汝水上,南與宋接壤,無險可守。哀宗慮孤城難保,擬遷往鞏昌府(即鞏州),以粘葛完展權(quán)參知政事,行省事于鞏昌。元光三年(1234)正月,蔡州城破,哀宗自殺。粘葛完展聞知,率眾守城以待金朝繼立的皇帝。綏德州帥汪世顯遣使約郭蝦麻并力攻粘葛完展,郭蝦麻嚴詞拒絕。汪世顯率兵攻破鞏昌,劫殺粘葛完展,降蒙古軍并遣使者二十余人勸郭蝦麻降,均被拒絕。
結(jié)局
金亡后,西部府州無不歸降蒙古,獨郭蝦麻力守孤城近三年之久。蒙古窩闊臺汗八年(1236)十月,蒙古大軍并力攻城。郭蝦麻自度城不能保,仍決一死戰(zhàn),集州中所有金銀銅鐵,雜鑄為炮,以抵抗蒙古軍。殺牛馬慰勞將士,又自 焚廬舍積聚,以示決心。日夜血戰(zhàn),拼死抵抗,蒙古雖兵眾,亦無法很快拔城。蒙古軍攻城愈緊,軍士死傷甚重。城將破,郭蝦麻命在州廨積薪,集家眷和將校妻女于一室,閉門焚之。城破,郭蝦麻率兵鏖戰(zhàn),士卒戰(zhàn)至弓盡矢絕,便挺身入火自 焚。郭蝦麻獨自在大草堆上,以門扉掩護,發(fā)二三百箭射敵,箭無不中。矢盡,投弓劍于火中,自 焚而死。城中無一人投降。郭蝦麻殉難時,年僅45歲。后來當?shù)厝嗣駷榧o念他,立祠祭之。
贊詩
《郭蝦蟆》 郝經(jīng)
不援西夏棄燕都,本根顛蹶藩籬疏。
不都長安都汴梁,為愛青屋能久長。
隴上豪山山西將,憂國無言意惆悵。
中興不居用武地,君臣茍且吾何望?
郭公堂堂性忠勇,自拒洮河保秦鞏。
數(shù)年尚得建行臺,金城堅牢華岳聳。
誰知自報小關捷,總倚潼關為守厄!
渾將梁宋作龜茲,便視秦涼等吳越。
西州漸孤敵漸多,四郊皆壘奈敵何?
將軍百戰(zhàn)氣尤壯,頭顱擲血為洗戈。
野無戰(zhàn)地始乘城,城傾堞圮接短兵。
先將妻子置草圍,坐束萬矢著死爭。
鏃筈相銜如雨注,敵人卻走不敢顧。
彎弓入圍始自 焚,飛矢出圍渾燎羽。
灰飛城陷力始竭,賢王立祠稱壯烈。
王師十萬下馬拜,競摔馬鞭聲咄唶。
黃河都為苦淚流,隴山自此無顏色。
峨峨大將節(jié),凜凜死國名,英靈在天為列星。
只應汝南破滅時,卻從煙焰見天興。
臣自 焚,各得死所古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