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海倫·鄧巴1923 年在布林莫爾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24 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1929 年獲該校哲學博士學位。當她還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時,仍不忘在耶魯醫(yī)學院注冊,期間訪問過維也納,回來后于 1930 年獲耶魯醫(yī)學博士學位。曾任普雷斯比特里安醫(yī)院和紐約市爾特診所的精神病醫(yī)生。
鄧巴是研究心理醫(yī)學的先驅,1942 年在美國幫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身醫(yī)學會”,1938 年,她創(chuàng)建醫(yī)學雜志《心身醫(yī)學》,并擔任總編至 1947 年。她用精神動力學派的觀點來解釋心身疾病,她在《心與身》這本書里說:“問題不在于疾病到底是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因素造成;問題是哪一項因素到底占多少比率”。
1943 年她提出習慣反應的主張,認為人們所表現(xiàn)的部分人格特質可能與某種特定疾病有關(疾病的人格特異性理論)。她證實了心身失調因于情緒,而且特殊的失調類型與人格特征有關。例如,胃潰瘍型表面看來是雄心勃勃和堅韌不拔的,實際上卻具有依賴性和女性氣;高血壓型表面看來是友好和沉靜的,實際上無意識地進行著抗爭和攻擊。她還定義了事故人格,其情緒失調是發(fā)泄自我傷害的無意識愿望。
主要著作
情緒和身體的變化:1935
心身診斷:1943
心與身: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