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jīng)歷
早期經(jīng)歷
1934年,Leonard Cohen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一個猶太中產家庭,9歲時父親就去世了。13歲時,他第一次拿起吉他,目的是為了給某個女孩留下印象,但在一兩年后,他就開始在當?shù)氐目Х瑞^演唱自己的歌。后來,萊昂納德·科恩就讀于McGill大學,主修英文。17歲時他組建了一支叫做the Buckskin Boys的3人西部鄉(xiāng)村樂隊,同時,他開始寫詩。
1956年第一本詩集出版。
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經(jīng)歷過一小段節(jié)衣縮食生活之后,Cohen獲得了一筆家族遺產使他過得很安逸。Cohen開始在歐洲旅行,最后在希臘的一座島上落腳,和一個女人與她的兒子一起生活。在希臘的7年時間里,他寫了兩本詩集和兩部小說。
音樂生涯
離開了舒適的家庭式生活之后,他回到美國,在音樂重鎮(zhèn)納什維爾附近安頓下來,準備開始他的音樂生涯。當時已經(jīng)開始走紅的民謠女歌手Judy Collins,翻唱了他的“Suzanne”,結果大受歡迎,成為電臺熱門歌曲和她最流行的代表曲目之一,于是她說服Cohen一起參加民謠巡演。
在1967年夏天的紐約新港民謠節(jié)期間,Cohen首次登臺亮相,并在CBS電視網(wǎng)節(jié)目上演唱自己的歌曲并朗誦了詩作。
Cohen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于1968年初出版了他的首張唱片《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
1968年,Cohen出版了詩選集《Selected Poems: 1956-1968》。它為他贏得了加拿大文學界的最高榮譽:總督獎。但他迅速地拒絕了這項榮譽。
1969—1972年期間,Cohen接連出版了第2、3張專輯《Songs from A Room》、《Songs of Love and Hate》,和第一張現(xiàn)場唱片《Live Songs》。但在商業(yè)上和評論上都大不如前。
1973年專輯《New Skin For the Old Ceremony》依然充滿著陰沉和黯淡的情緒,繼續(xù)深入細述了閨房里的隱秘搏斗,而封面使用中世紀的宗教情色插畫,當時在美國被禁。
1977年,Cohen推出了他最受爭議的專輯《Death of a Ladies Man》,它是與著名制作人Phil Spector(以神秘與隱居著稱,監(jiān)制過包括The Beatles在內的許多著名樂隊唱片)合作的,但到了最后的制作階段Cohen卻被排除在外!斑@是個災難,”Cohen回憶說,“那些涂鴉般的歌聲混音工作,是Phil Spector在警衛(wèi)守護下秘密進行的。我當時想,要么派一支私人軍隊去攻打位于日落大道的錄音棚,要么就算了。我就算了!
1979年專輯《Recent Songs》帶來了少許變化,歌曲延續(xù)了Cohen解剖男女關系變遷的主題,也開始反映出他在宗教信仰上的長期探索。而1985年專輯《various Position》就完全投身到宗教懷里,歌曲“Hallelujah”、“The Law”、“Heart With No Companion”和“If It Be Your Will”都是當代的宗教贊美詩。
1988年初,Cohen為Jennifer Warnes制作了那張街知巷聞的唱片《Famous Blue Raincoat》(著名的藍雨衣)(它比Cohen的任何一張唱片都要賣得好)。54歲Cohen的聲線變得極富吸引力,低沉而性感,而那融合了黑色幽默、悲觀色彩和詩歌意識的歌曲更是引人入迷,而這張唱片是他這10年來銷量最好的專輯。
1992年,Cohen發(fā)表了專輯《The Future》,細述了一個男人面對余下歲月的恐懼感。在完成專輯巡演之后,Cohen大部分時間都在南加州Baldy修道院里修煉禪道,法號Jikan(意思是沉默的一個),主要的活動是冥想和給他的導師做飯。
1999年,結束了近5年的修道生活,Cohen帶著近百首新詩和歌詞下山了。他立刻開始和Sharon Robinson(一個著名的幕后歌手,曾與Cohen共同創(chuàng)作了名曲“Everybody Knows”、“Waiting for the Miracle”)著手新歌的工作。
2001年10月,Cohen發(fā)表了最新創(chuàng)作專輯《Ten New Songs》。這是一張彌漫著告別氣息的歌曲集,充滿了個人自白,挽歌式的感嘆,一些輕微的抗議聲,和禪意。
2017年11月28日,萊昂納德·科恩憑借《You Want It Darker》獲得第60屆格萊美獎最佳搖滾歌手提名。
人物逝世
當?shù)貢r間2016年11月10日,傳奇歌手萊昂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離世,享年82歲。他本人的官方粉絲臉書發(fā)布了這一消息,他所在的公司索尼已經(jīng)確認死訊。他的家人已經(jīng)決定在洛杉磯舉行追悼會,暫不計劃舉辦官方公開紀念活動。
2016年11月中旬,加拿大民謠音樂唱作人、詩人萊昂納德-科恩的經(jīng)紀人羅伯特·科瑞正式對媒體確認科恩的死因。羅伯特·科瑞給紐約時報發(fā)去一份聲明表示:“科恩在11月7日晚不幸跌倒,隨后在睡夢中離開!
主要作品
詩集
1956年,詩集《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讓我們比較神話)
1961年,詩集《The Spice Box Of Earth》(大地香盒),“早期書作中最受歡迎、最暢銷的一本”。
1964年,詩集《Flowers For Hitler》(給希特勒的花),Cohen首度有意識地作出摲匆?guī)斪藨B(tài)。
1968年,詩集《Selected Poems: 1956-1968》(詩歌自選集),憑這本詩集榮獲“Gover nor-General Award”獎(加拿大最高文學獎)。
1978年,詩與散文詩集《Death of a Lady抯 Man》,Cohen在這個時期似乎正經(jīng)歷著一場感情危機。
1984年,詩集《The Book of Mercy》(寬恕之書),在宗教意義上、精神上都深具啟發(fā)性。
1993年,作品集《Stranger Music》(陌生人之歌)。
小說
1963年,小說《The Favorite Game》(最喜愛的游戲),一個蒙特利爾青年猶太藝術家的畫像。
1966年,小說《Beautiful Losers》(美麗的失敗者),“一部乖戾而虔誠卻又無比優(yōu)美的史詩”。
唱片
1968年,唱片《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Leonard Cohen的歌)。
1969年,唱片《Songs from A Room》(來自一間屋子的歌),更迷惘更憂郁的第二批經(jīng)典歌曲。
1971年,唱片《Songs of Love and Hate》,如專輯標題,愛恨交織,Cohen最為感情豐富的作品。
1972年,詩集《The Energy of Slaves》(奴隸精神),這本偽浪漫主義詩集是Cohen反藝術的又一次嘗試。
1972年,唱片《Live Songs》。
1973年,唱片《New Skin For the Old Ceremony》(新皮舊儀式),音樂結構和表現(xiàn)力最為豐富的專輯。
1975年,精選唱片《The Best of Leonard Cohen》,前4張錄音室專輯的最經(jīng)典的歌曲精選。
1977年,唱片《Death of a Ladies Man》(一個女士的男人之死),因音樂理念互相抵觸,監(jiān)制Phil Spector和Cohen的合作并不成功。
1979年,唱片《Recent Songs》(近來新歌),思愁和孤獨被幽默地化解,Cohen經(jīng)歷了黑暗的混亂后似乎已回復平衡。
1985年,唱片《Various Position》(多種立場),歌詞隱晦音樂簡約,輕涉流行和鄉(xiāng)村音樂風格。
1988年,唱片《I’m Your Man》(我是你的男人),嘗試流行的音樂元素,法西斯隱喻使唱片似乎不太暢銷。
1992年,唱片《The Future》(未來),號召人們挑戰(zhàn)所謂正義的定義和人生的失落。
1994年,現(xiàn)場唱片《Cohen Live》(Cohen現(xiàn)場)。
1997年,精選唱片《More Best of Leonard Cohen》,后期歌曲精選+2首新歌+1首現(xiàn)場歌,Cohen從音樂上到演唱上均有改進。
1999年,精選唱片《Greatest Hits》、《So Long, Marianne》。
2001年,現(xiàn)場唱片《Field Commander Cohen-our of 1979》(曠野指揮官Cohen),來自1979年Cohen在英格蘭舉辦的演唱會錄音。
2001年10月,唱片《Ten New Songs》(十首新歌)和女音樂人Sharon Robinson的合作。
畫冊
1997年,《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這本藝術畫冊中,收有Cohen的最新詩作,配上藝術家Henri Matisse的油畫、素描、剪紙、插圖、浮雕等21幅作品。
《God Is Alive, Magic Is Afoot》,2000英國出版這本詩畫冊,集Cohen的詩歌和倫敦兩位有名的藝術家/設計師Sarah Perkins和Ian Jackson的藝術作品于一體。
演唱會
2013年3月2日和3日,奧克蘭,CA -派拉蒙劇院;
2013年3月6日,維多利亞,BC -保存食品紀念中心;
2013年3月9日,里賈納,SK -勃蘭特中心;
2013年3月11日,溫尼伯,MB - MTS中心;
2013年3月13日,芝加哥,IL -芝加哥大劇院;
2013年3月15日,密爾沃基,威斯康星-密爾沃基劇院;
2013年3月18日,坦帕,佛羅里達州-戴維A.斯特拉日,Jr.為表演藝術中心u2013卡羅爾morsani大廳;
2013年3月20日,邁阿密,佛羅里達州-杰姆斯L.騎士中心;
2013年3月22日,亞特蘭大,GA -?怂箘≡;
2013年3月24日,孟菲斯,TN -奧芬劇院;
2013年3月28日,新奧爾良,洛杉磯- Mahalia杰克遜劇場;
2013年3月30日,路易斯維爾,肯塔基州-皇宮劇院;
2013年4月2日,沃靈福德,CT豐田奧克代爾劇院;
2013年4月6日和4月7日,紐約無線電城音樂廳;
2013年4月9日,漢密爾頓,在Copps體育館;
2013年4月13日,哈利法克斯,NS -哈利法克斯地鐵中心;
2013年4月15日,圣約翰,鈮港站;
2013年4月17日,蒙克頓,鈮蒙克頓體育館;
2013年4月20日和21日,2013圣約翰,NL英里的一個中心。
作品欣賞
詩歌音樂
柯恩有著辨識度極高、“仿佛來自地下道”的低沉嗓音,有如歷經(jīng)滄桑的老朽凄訴著歲月的陳年往事。他的音樂真誠、簡單、直接而感人肺腑,其文字、音節(jié)、旋律、意境都保有詩般的美麗與雋永。他多愁善感、情感豐沛,歌曲背后總有一段段難以忘懷的故事,關于青春,也關于浪漫,并且總是帶有些許難以排遣的悲傷。
他是偉大的詩人,也是偉大的歌手,從沒有人懷疑過。他的詩即歌、歌即詩。他愿意耗費五年十年的時間只為靜靜等待一首歌、一行句子、一字一語的完成。也由于這樣追求完美的詩心,使得他的作品字字經(jīng)過雕琢,而充滿啟示性、神諭性,深深影響后來許多音樂人與文人騷客。
Suzanne
最早由走紅的民謠女歌手Judy Collins演唱,后來柯恩親自詮釋并收入專輯中。歌詞中主角與“蘇珊”之間似愛情又似宗教的神秘心靈契合,曾引起諸多揣測,傳說著“蘇珊”是否真有其人,而詩歌只是悠悠緩緩如河水流過。
蘇珊帶你來到她在河邊的住處
舟船駛過 清晰可聞
你可以和她共度一夜
你知道她有那么點瘋瘋的
但那正是你愛待在那兒的原因
她端出中國的茶和橘子
正當你開口要說
你沒有愛可以給她
她已引導你接上她的波長
并讓河水來作答 告訴你
你一直是她的愛人
Bird on the Wire
超慢板的〈Bird on the Wire〉,靈感來自窗外突然架起的電線,詩人原本嫌它阻斷視野、有些苦惱,但一日意外瞥見停在電線上鳥兒自在的神態(tài),心胸豁然開朗,就譜成了這幅屢經(jīng)掙扎后重獲自由的心靈釋放圖:
像一只電線上的鳥兒
像午夜唱詩班里的醉漢
我試著以自己的方式追尋自由
像魚鉤上的蟲餌
像古書上謙卑的騎士
我們的愛讓我變了樣
如果我曾不友善
但愿你能試著釋懷
如果我曾經(jīng)欺瞞
那是我以為愛中也必有謊言
像未能降生的嬰孩
像長著犄角的野獸
我刺傷了每個對我敞開懷抱的人
但謹以此歌起誓
一切過失將被補償
I’m Your Man
李歐納·柯恩: 我是你的男人
導演Lian Lunson
一部傳記片關于一個傳奇般的歌曲作家和被他影響的一些演奏家。
作品風格
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所謂“詩歌不分家”,詩既為一種有韻律感的文體,自然容易與歌相輔相成,然而放眼歌壇之中,稱得上詩人的卻寥寥可數(shù),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就是其中一位。有人稱他為“搖滾樂界的拜倫”,和其他幾位具詩人特質的創(chuàng)作歌手比起來,柯恩沒有傳奇的Jim Morrison那樣迷幻頹廢,也不似龐克女王Patti Smith的叛逆敏感,更不同于Chris de Burgh的優(yōu)雅華美,或Bob Dylan的任重道遠,柯恩就是柯恩,一顆總在深思的老靈魂,一縷總在愛戀的孤獨男聲,一個不愛穿牛仔褲的老嬉皮,他的歌與詩,看似平淡質樸卻十分耐嚼。
看看唱片封面的柯恩,有人說像達斯汀·霍夫曼,有人說像艾爾·帕西諾,仿佛洞穿一切的眼神和深深的發(fā)令紋,儼然一副過分沉郁的個人主義者形象。
Leonard Cohen從來就不是快樂的。從他的作品你可以清楚看到,他自憐、憤世、犬儒、沉溺,但從來都不快樂。就像他的一身黑,和嘴邊那兩道深深的、刀刻一樣的法令紋。他很少笑,笑的時候也像是在自嘲,或者譏誚,那不是快樂的表情。他穿西裝,黑色的。他穿羊毛套頭衫,黑色的。他喝大量的咖啡,煙不離手。他的眼神灼灼逼人,像兩口深井反射著陽光。
榮譽記錄
2017年11月28日,萊昂納德·科恩憑借《You Want It Darker》獲得第60屆格萊美獎最佳搖滾歌手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