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廖梓英(1889-1961),安徽鳳臺廖灣村(今屬淮南)人。在村塾讀書時,常與堂兄 廖海粟、 廖璞純議論國家大事,稍長,由親戚柏文蔚介紹加入壽州強學會,與 廖少齋、廖海粟、廖璞純、廖盤箴、廖子賓、廖瑞然、 廖楚珍等廖氏青年以習武學文為名,秘密進行反清活動。 安徽武備學堂第2期畢業(yè)。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與堂兄廖璞純奔赴安慶,考入 安徽武備學堂,加入“岳王會”(革命團體同盟會外圍組織)后參加中國同盟會長江流域分會,在同盟會安慶分會負責人熊成基、范傳甲領導下秘密進行革命活動。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參加安慶馬炮營起義。起義失利后回到壽州,協(xié)助堂兄廖海粟在壽州東鄉(xiāng)發(fā)動民眾,組織農會,籌備槍械,準備再起。
宣統(tǒng)三年(1911年)九月,張匯韜、 袁家聲等在壽州起義,14日夜隨袁家聲等率200余人占領鎮(zhèn)署;瓷宪姵闪,任淮上軍總司令部第13營管帶(營長)。同年12月任皖軍第4師7旅14團2營營長,1912年任江蘇、安徽聯(lián)軍總部少校參謀,參加討袁戰(zhàn)爭,失敗后流亡上海,1918年任浙軍總司令部副官,1919年8月離職回上海,1924年任國民2軍第15混成旅團長,1927年任 國民革命軍第33軍1師團長,1928年秋任第5師13旅副旅長,1929年5月任安徽省會警察局局長,8月調任蚌埠市警察局局長,同年流亡上海。
1934年任江蘇水上警務處南京下關水上警察隊隊長,1935年調任太湖水上警察隊隊長,1937年5月辭職,1939年5月任安徽渦陽縣縣長,1940年8月任安徽亳縣縣長,1941年4月調任安徽太和縣縣長,1942 年10月任安徽省第7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少將保安司令,1944年秋任蘇浙皖邊區(qū)清剿指揮部副指揮官,1946年8月任安徽省第4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8年5月任安徽省第10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9年1月21日在合肥與解放軍取得聯(lián)系,實現(xiàn)合肥和平解放。后任安徽省淮南市政協(xi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