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相傳他有“三鋼”,即鋼性子、鋼嗓子和鋼板。他喜歡唱民歌,尤愛(ài)唱《放風(fēng)箏》。鄧?yán)^承其師 李文通的創(chuàng)造精神,改革 木板大鼓“小口”派唱法,將一板一眼的單一板式改為[慢板]、[平板]、[垛板]等多種演唱板式,并吸收了京劇西皮[快板]唱腔,用在《華容道》、《古城會(huì)》等段子的結(jié)尾處演唱,名之為“二簧柳兒”(京劇在河北稱二簧)。他演唱“二簧柳兒”時(shí),仍用木板擊節(jié),而在演唱其它板式唱腔時(shí),則用鋼(鐵)板替代木板擊節(jié),這些改革得到師父贊賞及聽(tīng)眾首肯,新腔很快流行開(kāi)來(lái)。這種新腔在北京演唱時(shí),因是京東鄉(xiāng)音,故被京城人稱做京東怯大鼓。
清嘉慶年間(1770年前后)京東怯大鼓崛起。鄧殿奎以遠(yuǎn)祖青云峰、近祖 李文通排出師門字輩:“青、文、奎、連、永、寶、景、懷、玉、成”,收徒傳藝。尤在香河、寶坻、 薊縣、三河一帶收徒甚多,首傳之得意門徒為 陳連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