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豐子愷先生(1898-1975)現(xiàn)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早年曾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深受其佛學思想影響。五四后, 開始進行漫畫創(chuàng)作。早期漫畫作品多取自 現(xiàn)實題材,帶有“溫情的諷刺”,后期常 作古詩新畫,特別喜愛取材兒童題材。 他的漫畫風格簡易樸實、意境雋永含蓄, 是溝通文學與繪畫的一座橋梁。故居石門緣緣堂建成于一九三三年春。堂由主人親自設計。構造用中國式,全體正直,高大,軒敞,明爽,具有深沉樸素之美。一九三八年一月毀于侵華日軍炮火。后由桐鄉(xiāng)縣人民政府按原貌重建。豐子愷先生在新加坡?lián)从褟V洽法師資助。落成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
漫畫館簡介
在浙江嘉興市石門鎮(zhèn)豐子愷故居緣緣堂東南隅, 有一座黛瓦粉墻、高低錯落的樓堂建筑,與豐子愷故居連成一體,這是我國首個漫畫館——豐子愷漫畫館。 漫畫館建成于1998年——豐子愷誕生100周年之際, 桐鄉(xiāng)建立了一所與緣緣堂毗鄰的“豐子愷漫畫館”,漫畫館院子中間立有豐子愷全身石雕像。這里除展出豐子愷本人作品及其生平介紹外,還設有諸漫畫名家作品陳列室等等。緣緣堂內(nèi)原有的展品全部移到這里。緣緣堂則按故居形式布置家具。漫畫館建筑面積800多平方米, 共有4個展廳。館內(nèi)有豐子愷藝術生涯陳列室、豐子愷書畫精品陳列室、中國漫畫名家陳列室、中國當代漫畫家作品陳列室和由四十塊石碑組成的豐子愷漫畫碑廊等。在庭院中和陳列室中還有豐先生的雕像、塑像及豐先生當年用過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