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不甘貧寒苦求學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一月,李祖陶出生于上高崐縣貫垅村。8歲喪父,賴母紡織度日,母子相依為命。 10歲,祖陶想讀書,但家貧不忍啟齒。便常于放牛之后 。崐去書院窗下偷聽。并撿被棄之殘紙片識字。幾年間,竟然崐識字千余。伯父奇之,乃解囊相助。16歲時祖陶得以入學崐讀書! ∽嫣涨笾艨,非?炭。放學之后,常攜書入田,崐邊干活邊讀書。晚上,常伴在母親紡織的油燈下抄讀,夜崐盡十紙方歇。伯父的兩本詩集和先生的排律等書,他常借崐來抄讀和研習。祖陶八年寒窗,競抄經(jīng)史詩書數(shù)百卷。一崐次,母親命祖陶去徐家渡圩賣布,囑他換鹽和棉花回來。崐他賣了布,買了棉花之后,在一書攤前著迷,竟將余錢全崐部都買了書回家。他向母親匯報說:“兒不可一日無書!睄娔副粌鹤拥挠霉λ袆,非常理解地說:“只要兒能成大崐器,吾寧日日淡食,不厭也!薄 〖螒c六年,祖陶得中秀才。嘉慶十四年,又中了舉人。崐十年寒窗未虛渡,苦盡甘來終成材。祖陶滿腹詩書經(jīng)綸,崐寫得一等好字,寫得一手好文,聞名于江西城鄉(xiāng)! ∵~堂游學遍神州 祖陶號“邁堂”,即邁出農(nóng)家之堂之意。中舉后,祖崐陶曾試圖求取進士功名,然而他生性耿直,不茍世俗,只崐憑文章,豈能中榜。兩次三番之后。祖陶絕意功名,立志崐以選著為事。求取真才實學之道。 祖陶效法孔夫子,周游列國。以廣聞博見來充實自己。他先滯留京城,訪名士,借經(jīng)史子集來研習交流;購群書,廣征博采搜羅宏富。留京五年,潛心苦讀,終歷覽奇書,學富五車,聞名京城,享譽文壇。許多王侯公卿都紛紛爭崐聘他為幕僚! ∫阅搅艦槁,祖陶開始了游歷神州大地求學的生活。二十余年,他足跡遍歷天下,先后到過蘇、浙、皖、閩、贛、川、粵等數(shù)省。對河防漕 、鹽法錢鈔、風土人情、民生疾苦,無不悉心研究。并提出了許多興修水、發(fā)展生產(chǎn)、疏暢流通、關心民生的見解,得到公候門的敬佩。稱譽道:“身無一命之寄,而好談天下之務。”他游歷京城崐和華東華南等地的經(jīng)歷,為后來求編纂唐、宋、元、明、清名家文集打下了扎實基礎,為著書立說考究了許多寶貴史料! ≈鳂s身垂不朽 57歲時,祖陶結(jié)束了游學生活。應江西撫臺之聘,先后講學于鷺州、洪都、鳳儀、龍州、景高等書院,以其學識淵博而受人稱道。70歲時,他離開書院告老返鄉(xiāng)。歸家崐時,攜帶詩書達3萬多卷。他無甚錢財,只在家鄉(xiāng)貫垅村崐造一小屋,自稱“貫垅山居”,又造一小樓,名曰“尚友崐樓”,乃藏書于此樓。祖陶歸鄉(xiāng)后,常足不出戶,日夜寢饋“尚友樓”,著書立說。
個人作品
祖陶用畢生精力,注釋了自唐以后的詩書,編選了唐、宋、元、明、清名家文選。所著之書有:《國朝文錄》174卷,《邁堂文略》32卷,《金、元、明八大家文選》53卷,《史記》9卷,《邁堂詩稿》24卷,《資治通鑒》144卷,《唐二十家文抄》、《國朝四家詩稿》等書,共有1000多萬字。其中,《國朝文錄》初次出版時,國內(nèi)外求考清朝者爭相購買。
社會評價
李祖陶精于古文,其著作注釋之深,文筆之妙,令人贊嘆。他的著作,有保存和發(fā)展國唐、宋、元、明、清各崐代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贊為:“吳楚之間推作崐者,歐曾(指唐宋八大家中的歐陽修和曾鞏)之后此傳人”崐,可“與唐代文苑英華媲美”。其人“有杜子美之性情,崐而兼元遺山之筆力”。可見祖陶享譽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