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1931至1937年在長沙市中小學任教,1935年選輯在全國報刊發(fā)表的兒童文學作品80余篇,出版《孩子的世界》一書,長沙及附近各縣小學多以此作為高年級語文補充教材。1937年下期轉至新聞界工作,曾任長沙力報記者、湖南國民日報編輯、采訪主任、南天日報社長、前進新聞社社長、曾多次至湘鄂贛前線采訪,1942年與戰(zhàn)友陳是訓選輯戰(zhàn)地通訊30余篇,出版《洞庭波靜》一書,1947年在《新民晚報》、《和平日報》發(fā)表《杭州紀行》、《故宮秘辛》系列短文30余篇,惜未成書。解放后在湖南省農林廳工作,主編《湖南農業(yè)》月刊。曾于1952年及1954年兩次參加整治洞庭湖水利工程,寫有長篇《介紹新泉寺建閘工程》發(fā)表于《地理雜志》。同時向湖南日報及湖南廣播電臺供稿,1952年治理南洞庭工程結束后,主編50萬字的《整修南洞庭資料窠編》,保存了第一手治湖資料。1956年調長沙畜牧獸醫(yī)學校任語文教師,1979年在長沙農校退休,其生平事跡錄入《當代湘籍著作家大辭典》、《中國當代文藝界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著作家大辭典》、《跨世紀中華文藝人才大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 )
解放前
伏笑雨,男,1910年3月16日生于湖南湘陰,1931年畢業(yè)于湖南省立一中師范部。1931年至1937年在長沙、攸縣中小學任教,1935年選輯在全國報刊發(fā)表的兒童文學作品80余篇,出版《孩子的世界》一書,1937年下期轉至新聞界工作,曾任長沙力報記者,每日都有省市新聞稿或特寫見報,后任湖南國民日報編輯、采訪主任、南天日報社長、九戰(zhàn)區(qū)陣中日報總編輯。曾多次至湘鄂贛前線采訪,1942年與戰(zhàn)友陳是訓選輯戰(zhàn)地通訊30余篇,出版《洞庭波靜》一書以鼓舞士氣。 1944年日軍侵占長沙,我隨百萬難民流亡到重慶,曾在反動政府任軍委會政治部主任科員,三青團中央團部小組長等反動職務。解放后考入湖南革命大學,一年畢業(yè)后派任湖南省農林廳秘書室工作。審干肅反時作出政治結論。1952年及1954年兩次參加治理洞庭湖工作,寫有《介紹新泉寺建閘工程》長編通訊在《地理雜志》發(fā)表。1954年治湖工作結束后,主編50多萬字的《整修南洞庭湖資料匯編》,保存了治湖工作的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