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清.畫家)
浙江嘉興人。字仲書,(清)。 畫筆瀟灑不羈,尤精寫真。朱彝尊(字錫鬯,號竹垞。肆力古學,博極群書。其學長天考證,工古文,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又好為詞,與陳維崧稱朱、陳。著有曝書亭全集、詞綜等)嘗贈序,舉曾鯨(字波臣,莆田人,流于寓金陵。善胸寫照,神情逼肖)勉之。康熙十年(一六七一)詔寫御容,賜金褒榮之。
揚州市工藝美術(shù)大師
人物簡介
1970年出生的顧銘,在揚州玉器圈中,已經(jīng)算得上青年一代的中堅力量,擅長玉雕人物、山子雕的創(chuàng)作。其山子雕作品講究意境,往往能在小場景中作出大山水的氣勢,作品富于書卷氣,多從古典文學中發(fā)現(xiàn)題材,并通過作品的疏密、虛實來展現(xiàn)故事情節(jié),體現(xiàn)吉祥如意。 在其父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顧永駿的教導之下,顧銘不僅很好的繼承了中國山子雕“大山之子”的要義,更有所創(chuàng)新,一改傳統(tǒng)山子雕過滿,過繁的特點,從而追求簡約、舒暢。因此,其作品多借鑒中國畫的構(gòu)圖、布局,往往為觀賞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實為難得。其簡約的風格也緊追當代人們的審美情趣。
出身玉器世家的顧銘在充分吸收其父顧永駿山子雕創(chuàng)作風格的同時,也不斷的吸收借鑒木雕、牙雕、石雕等姊妹藝術(shù)的營養(yǎng),在耳濡目染與刻苦實踐中,逐漸奠定自己的藝術(shù)風格,并且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2002年11月白玉山子雕《潮音洞》獲首屆中國玉雕作品“天工獎”金獎。
2006年4 月白玉《千里走單騎》獲“百花玉緣杯”中國玉雕石刻精品銀獎。
2006年6月白玉《愛鵝圖》在中國收藏家喜愛的工藝美術(shù)大師精英評選活動中被評為金獎。
2008年1月白玉《仕女》在北京首屆國際“東方金鈺杯”玉石雕刻大賽中獲金獎。
2008年4月白玉《放鶴圖》獲“百花玉緣杯”中國玉石雕精品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