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稱號
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2003)
享受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04)
吉林省杰出青年(2004)
吉林省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第三層次)(2004)
第十屆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2006)
學術榮譽
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 2006, 第五名
吉林大學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2005, 第四名
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 第六名
中國機械工業(yè)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4, 第六名
吉林省高等學校教育技術成果三等獎, 2004, 第四名
國際地面車輛系統(tǒng)學會第八屆歐洲會議最佳 論文獎,2000,第二名
美國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Global (ONRG)和英國Wessex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杰出貢獻獎,2004,第一名
出國進修
英國 諾丁漢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04.09-2004.11
英國牛津大學材料系高級訪問學者,2005.11-2006.11
社會兼職
亞洲農業(yè)工程學會終身會員 (2001- )
中國農業(yè)機械學會材料與制造技術分會理事(2000- )
中國農業(yè)機械學會地面機器系統(tǒng)分會副秘書長(2003-)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物制造工程分會第一委員會 委員(2005-2009)
吉林省金屬學會理事(2002-)
學科專業(yè)
農業(yè)機械化工程,仿生科學與工程
研究方向
生物表面仿生科學, 生物力學與組織工程
科研成果
長期從事工程仿生與 計算機模擬、生物表面仿生工程等交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申請發(fā)明 專利7項(含國際專利1項),實用新型2項,發(fā)表 論文9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35篇。指導 博士和 碩士研究生13名,畢業(yè)碩士5名。主講 博士生、碩士生、 本科生課程9門,并為外國留學博士生和進修人員用英語講授專業(yè)課2門。5次出國參加國際會議和訪問講學,與 英國牛津大學和 諾丁漢大學開展合作研究。共承擔20余項國家和部省級課題的研究工作,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6項,包括國家 863計劃項目(中型項目)1項,于2005年8月26日通過科技部驗收;吉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1項,于2005年11月4日吉林省科技廳組織鑒定,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計劃項目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吉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國際合作項目、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等4項正在運行。
在科研團隊中,負責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子項和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子項各1項,是教育部 博士點基金(2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英國皇家學會中英聯(lián)合項目的執(zhí)行負責人(副組長)。作為主要 骨干參加了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國家 863計劃國防專項、吉林省重點科技項目、國家“九五”重大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計劃項目等項目的研究工作,其中國家“九五”重大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計劃項目通過國家發(fā)改委驗收后,作為樣板項目上報國家發(fā)改主管部門,吉林省重點項目和吉林省科技廳項目鑒定后達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