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
《 毛澤東與新疆 維吾爾族老人庫爾班握手》由中國著名女攝影家 侯波拍攝。 照片上的這位維吾爾族老人的全名叫 庫爾班·吐魯木,是新疆 和田地區(qū)的農民。他從小就成了孤兒,童年是與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過的。成年后,為了擺脫被剝削、被奴役的生活,庫爾班帶著妻子逃到荒漠里,靠吃野果活下來。后來妻離子散,他孤身一人度過了17年貧困交加的生活。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庫爾班終于回到人間,過上了他畢生渴望的自由、幸福的生活。當庫爾班知道這一切是 毛主席和共產黨帶來的之后,便執(zhí)意要到北京去見恩人毛主席。村民們笑他不知去北京的路有多艱難,簡直就是異想天開。但老人意志堅定,不為所動,說,北京在地上,只要我的毛驢不倒下去,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能讓我親眼看看毛主席,我這一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
不久,這件事就傳到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書記 王恩茂那里,為了滿足庫爾班老人的心愿,特批他隨國慶觀禮團乘飛機來到北京。
1958年6月28日下午,一生歷經(jīng)坎坷的庫爾班老人在 中南海懷仁堂受到 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侯波在鏡頭里看見庫爾班老人雖然滿臉皺紋,十分消瘦,但此時此刻,老人的精神很好,眼中充滿對毛主席的感激、崇敬之情,雙手與毛主席的手緊緊相握,毛主席則親切地對他微笑。
對庫爾班的遠道而來,毛主席也很感動,他說,新疆的老百姓多好!
相關作品
相關國畫
當代國畫大師 黃胄,畫驢可稱為一絕。由于《庫爾班大叔見到 毛主席》的故事感人,黃胄一直想用畫筆把這位善良、質樸的維族老漢對新中國的感激之情描繪出來。黃胄先后畫過多稿,最后選定老人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唱著贊歌,迎著 朝陽向東方走去。黃胄以流暢的線條、明快的色彩,塑造出了嶄新的人物 形象,鮮明地表現(xiàn)了老漢樸實豪爽的人物性格和心向北京、思念 毛主席的內在情感,達到了藝術的完美。此作品完成于毛主席逝世的前一天,毛主席逝世后兩天,著名書法家佛學大師 趙樸初,為 黃胄的《 日夜想念毛主席》畫作感慨題款。
圖寫 維吾爾族老貧農庫爾班·吐魯木故事,作于一九七六年九月八日之夕。十一日倩人持來屬題,爰流涕書此而歸之。
日夜想念毛主席,主席恩情比天地。冬不拉,彈不盡苦難的回憶;熱滿特,①唱不完貧農的心意。邊疆各族兄和弟,日夜想念毛主席。
黃胄作此圖,樸初為題記。誰知得意作圖時,正是導師彌留際!展圖諦視淚沾臆,把筆幾度不成字。庫爾班·吐魯木啊,咱們的心在一起,日夜想念毛主席!
一九七六年九月十一日①熱(合)滿特,維吾爾語,意為感謝。
相關電影
天山電影制片廠、電影頻道節(jié)目中心聯(lián)合出品《庫爾班大叔上北京》。
編。
過華、董玲、張冀平
導演:李晨聲、董玲
主演:吐依貢·合買提、 洪濤、古月
該片獲得2003年第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yōu)秀故事片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