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林殷才,1930年8月生于浙江寧波。195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員。1950年4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大專學歷。高級工程師。
1950年在錦西化工廠化工技術訓練班學習,任錦西化工廠技術員、秘書、車間副主任(1951年-1952年在錦西化工廠業(yè)余大專班學習)。
1955年4月至1956年6月在化學工業(yè)部俄文訓練班學習。
1956年6月至1957年7月赴蘇聯(lián)巴庫等地石化企業(yè)和研究單位實習。
1957年在化學工業(yè)部設計院從事技術工作。
1959年4月起,任蘭州化工廠合成橡膠分廠副廠長,蘭州化學工業(yè)公司生產技術處副處長、合成橡膠廠副廠長。
1967年-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
1970年任蘭州化學工業(yè)公司合成橡膠廠黨委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
1975年任蘭州化學工業(yè)公司黨委副書記、副經理、經理(1980年-1981年在中共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
1982年3月任化學工業(yè)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1991年10月任中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化工行業(yè)分會會長,國務院清產核資領導小組成員。
1995年10月-1999年9月任中國化工防治污染技術協(xié)會副理事長。
1999年9月退休。
中共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四屆中紀委委員。
人物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原化學工業(yè)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林殷才同志,因病于2012年4月20日12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2012年4月28日,林殷才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賀國強,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成思危參加告別儀式并敬獻花圈。
林殷才同志逝世后,胡錦濤、溫家寶、李克強、王岐山、張德江、朱镕基、李嵐清、吳儀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分別以不同方式對林殷才同志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林殷才同志親屬表示慰問。
林殷才同志,1930年8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1950年4月參加工作,195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林殷才同志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領導能力。他長期負責化工技術與生產,善于研究新情況,探索新問題,注重科學管理,為提高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全面完成化工生產和建設任務嘔心瀝血。在擔任化學工業(yè)部副部長后,他經常深入基層,了解企業(yè)的生產和行業(yè)的發(fā)展情況,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做到科學決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他衷心擁護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為調整、建設和發(fā)展我國的化學工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多次參加國務院組織的稅收物價大檢查。在1988年的大檢查工作中,林殷才同志擔任上海工作組組長,他工作抓得緊,注重調查研究、善于聽取群眾意見,處處以身作則,積極宣傳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他工作作風好、政策水平高、堅持原則、考慮問題全面周到,出色地完成了全國稅收、財務、物價檢查工作任務。由于工作成績突出,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肯定和表揚。
1991年底,林殷才同志響應黨的號召,主動從一線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后,又相繼擔任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化工行業(yè)分會會長和中國化工防治污染技術協(xié)會第一屆理事會會長,繼續(xù)為化學工業(yè)建設奉獻力量;他還曾任中央紀委巡視組副組長,為黨的紀律檢查工作作出了貢獻,表現(xiàn)出一個共產黨員高度的政治覺悟、政治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退休后,他依然以黨的事業(yè)為重,擔任老部長黨支部副書記、書記,繼續(xù)在離退休干部黨組織中發(fā)揮作用。他嚴于律己、自覺學習,具有高度的組織原則性,支持和幫助在職同志工作,充分體現(xiàn)了老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jié)。
林殷才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事業(yè)鞠躬盡瘁、奮斗不息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社會評價
林殷才同志始終保持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對黨和人民、對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無限忠誠。他衷心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和黨中央保持一致;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fā)展觀,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yè)心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始終保持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深受廣大群眾和干部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