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石進來自柳州,在南寧工作,從2005年開始創(chuàng)作至今,他已經寫了50余首 鋼琴曲和多首通俗歌曲,大學學的是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yè),現是區(qū)內一家國有網絡企業(yè)的工程師。寫鋼琴曲對他來說只是業(yè)余愛好,“當初根本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喜歡”。
石進說,自己小學時學過兩年電子琴,由于學業(yè)忙就停止了對音樂的學習。到了2002年,因為看了一場周杰倫的音樂會,他決定自學鋼琴。2004年,自學到有一定基礎后,他開始自己寫歌。2005年離開柳州到南寧工作生活,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有了《 夜的鋼琴曲》系列。他把《夜的鋼琴曲》(五)(以下簡稱“夜五”)等音樂小樣傳到網上,和朋友分享。2010年,這首曲子被《非誠勿擾》劇組的工作人員發(fā)現,作為備選音樂推薦給馮小剛導演,馮導一聽,當即決定用這首鋼琴曲作為片中川川朗誦詩歌《見與不見》的配樂。
石進寫的鋼琴曲不是多么精深、高妙,演奏起來也不需要什么高難度的技巧,但卻打動了包括馮導在內的眾多聽眾,南寧鋼琴家陳斯凡也很喜歡“夜五”,他覺得石進的作品非常真誠。對于“夜五”,石進坦言背后沒有太多復雜的故事,“錄音是即興的,彈了三遍,"夜五"花了40分鐘就完成了,只是記錄愛與被愛的體會!
主要作品
獲得榮譽
2011年5月提名華語金曲獎,提名年度最佳獨奏專輯。
人物評價
上班,下班,打球,彈琴,和朋友聚會、唱歌,和南寧大多數80后一樣,石進的生活簡單而平靜, 這座城市很少有人知道,馮小剛電影《非誠勿擾》中紅極一時的插曲《夜的鋼琴曲》(五),就出自這個年輕人之手。而他推薦給馮導即將上映的賀歲大片《一九四二》的另一首鋼琴曲,雖然遺憾落選,但這并不影響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11月下旬,石進的第二張原創(chuàng)鋼琴曲專輯將出版發(fā)行,10月30日,面對記者的采訪,他說,每個人記錄生活的方式都不一樣,他只是用音符去記錄,生活還在繼續(xù),《夜的鋼琴曲》系列就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