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國際著名音樂大師, 鋼琴家、作曲家、 指揮家。 比利時國際大師Peter Ritzen彼德利茲
樂圣 貝多芬傳世第五代嫡系弟子
百年一見的曠世作曲奇才
國際演奏 雷協(xié)悌茲基權威
雷協(xié)悌茲基國際鋼琴大賽藝術總監(jiān)
維也納 雷協(xié)悌茲基國際音樂學院總監(jiān)
人物生平
比利時 鋼琴家及作曲家彼德利茲,出生于歷史悠久的法蘭德斯。他的家族音樂傳統(tǒng),可以追溯至中世紀,代代學音樂,世世出音樂家。
彼德利茲在年少時期得遇許多音樂大師,對他產生巨大影響。他被國際稱譽為 李斯特再世,更添許多傳奇的色彩?吹奖说吕潱洺S袝r空交換的錯覺。他像歐洲19世紀的貴族一樣氣質翩翩。他雍容典雅的儀態(tài),與眼花繚亂的飛指間,樂音時而低吟回蕩,時而熱情奔放,綻放出富麗堂皇的色彩。不論是憂郁的曲調或壯麗的樂章,在他雙手與鋼琴激起的氛圍中,永遠令人高亢與陶醉。
鋼琴之王 李斯特再世,等于是當今的鋼琴之王。 李斯特除了俊美的外貌,憑著對鋼琴的熱愛與超凡天分,將鋼琴演奏藝術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同時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與即興 演奏家。這些特色全由彼德利茲所繼承與發(fā)揚光大。在演奏的技巧上, 李斯特經常運用極為艱難的快速雙手八度音群演奏,猶如排山倒海之勢鎮(zhèn)攝全場。彼德利茲的八度音群不僅以驚人的速度著稱,還富有旋律性與戲劇性,令人望塵莫及。他繼承了 李斯特改編當代著名的歌劇詠唱調主題為鋼琴曲的傳統(tǒng),改編了奧斯卡得獎電影主題演奏。在這一章CD創(chuàng)作中,每一首電影主題歌都以不同的古典風格表現(xiàn),證明了他對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精神、內涵與特色的掌握爐火純青。透過大眾耳熟能詳?shù)膶ぢ,將古典鋼琴演奏的精致與高貴呈現(xiàn)出來!凹磁d演奏”是19世紀第一流 鋼琴家的基本能力,卻在21世紀的古典音樂界銷聲匿跡,只隱約于爵士酒吧中聽到一些馀響。彼德利茲天賦異秉的即興演奏才華風靡了所有的音樂大師與一般觀眾,博得驚羨的眼光與由衷贊嘆。 彼德利茲每一次的演出都令人秉息以待,看到他的那一刻仿佛回到兩百年前充滿貴氣的古典盛世。在音樂會中,他與鋼琴合而為一。他的琴音在音樂廳的不同角落中激蕩著,他的感受在每一個觀眾的心中放電共鳴。演奏會的現(xiàn)場已經成為一個整體。在樂曲終止的幾秒后,如雷的掌聲轟然而起是必然的場景。曾經,掌聲在樂曲結束好一會兒才慢慢開始,許多人還沈浸于婉轉呢喃的曲調中輕拭感動的淚水。獻花、簽名緊接著再熱情的蟹幕后開始。仰慕者為了得到簽名,排隊站上數(shù)小時亦不足惜。
彼德利茲的母親回憶說,他一歲半時能重復正確的唱出媽媽唱的兒歌旋律,三歲時能在鋼琴上彈出和聲。彼德利茲正式的作曲CD發(fā)表始于1987年,他在當時第一次到臺灣,接觸了許多中國的藝術、建筑、文化與宗教,因而啟發(fā)他創(chuàng)作許多中國作品。
相關作品
鋼琴曲:中國之戀、小菩薩之舞;
觸技曲:中國功夫;
平。核睦商侥、白蛇傳、林沖夜奔;
臺灣民謠改編曲;
華夏組曲:1. 敦煌飛天 2. 桂林山水 3. 塞外風光;
聲樂曲:李白詩-月下獨酌;
鋼琴協(xié)奏曲:龍年在中國、末代女皇;
管弦樂曲:中國風情畫、凈土;
大型合唱曲:中國安魂曲;
交響詩:天國的和平
中國安魂曲
偉大的作曲家布拉姆斯以身為德意志民族為榮,因此一改傳統(tǒng)弭撒曲皆以拉丁文演唱的傳統(tǒng),創(chuàng)作了德文的德意志安魂曲。彼德利茲為了表達對中國的熱愛,創(chuàng)作了中文的中國安魂曲。他13歲時讀過翻譯本的“老子道德經”。有人說他的前世在中國的山洞里修道。從 鋼琴家最擅長的鋼琴作品,到一百多人演奏,數(shù)百人合唱的交響詩,這樣驚人的成就被稱為“繼作曲家馬勒以來百年才得一見的奇才”。
不同于一般人的頭銜冠著諸多國際鋼琴大賽獲獎的名號,彼德利茲沒有叁加國際大賽。他的氣質、演奏功力與即興天賦令國際鋼琴界的耆老欣賞佩服,與他兄弟相稱。碩果僅存的鋼琴大師JoergDemus,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評審團主席SergeiDorensky,波蘭華沙 蕭邦鋼琴大賽評審團主席AndrzejJasinski與剛去世的鋼琴大師 貝爾曼LazarBerman,為了支持彼德利茲提攜青年音樂家的理念,聯(lián)袂擔任于臺北舉行的“ 雷協(xié)悌茲基國際鋼琴大賽”評審委員。
彼德利茲不喜歡國際大賽的條條框框,卻擔任“ 雷協(xié)悌茲基國際鋼琴大賽”的藝術總監(jiān),提倡鋼琴演奏的藝術內涵;他不喜歡成為鋼琴教授,卻樂于分享音樂與人生的秘密和經驗,傳承黃金時代的演奏傳統(tǒng)。他在舞臺上那樣英姿煥發(fā),在舞臺下卻像孩子般可愛。有人說他是超技派、浪漫派、偶像派、............,他就是-彼德利茲。
“即興演奏”
只要提供幾個簡單的音符,就能現(xiàn)場譜成美妙的旋律,并在鋼琴上進行即興演奏。5月6日,著名 鋼琴家彼得.利茲將在保利劇院進行一場罕見而獨特的音樂會。在音樂會上,觀眾將有幸與這位比利時鋼琴大師“零距離”接觸,在音樂會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利茲大師將以觀眾臨時提供的音符為素材,現(xiàn)場譜曲,并以其高超的即興演奏技巧將一段段優(yōu)美的旋律“返還”給觀眾。 彼德.利茲是比利時當代最著名的 鋼琴家,不僅以演奏浪漫主義鋼琴作品見長,同時也能夠把觀眾喜聞樂見的任 何音樂元素為自己所用,既不像老一輩古典鋼琴家那樣嚴肅而不茍言笑,也非理查.克萊德曼等流行鋼琴家那樣僅僅關注于膾炙人口的旋律。作為今年“相約北京”活動的重點音樂項目之一,彼德.利茲將以在5月6日的音樂會上,他將演奏包括 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第二鋼琴敘事曲》在內的多部 李斯特著名作品,借此向這位誕辰200年的傳奇作曲家致敬。
不過,據(jù)演出主辦方介紹,在音樂會常規(guī)曲目之外,還有為觀眾留有一個巨大的懸念,這就是在音樂會中特別安排的現(xiàn)場即興演奏環(huán)節(jié)。在以往的古典鋼琴獨奏會中, 鋼琴家與觀眾幾乎沒有現(xiàn)場交流的機會,但此次彼得.利茲先生將與臺下觀眾進行零距離互動。主辦方將在現(xiàn)場抽取幾名幸運觀眾,觀眾將自己手持事先發(fā)放的號碼作為音符交給舞臺和上的大師,后者將根據(jù)觀眾提供的音符現(xiàn)場譜曲,并即興進行演奏。
北京保利劇院的演出負責人介紹說:“北京的鋼琴音樂會多如牛毛,但在像彼德.利茲這樣與觀眾互動,并且現(xiàn)場即興表演的幾乎沒有。”同時,主辦方還為觀眾準備了一分特殊的禮物,現(xiàn)場被抽取的幸運觀眾在為大師獻上音符的同時,還將獲得一分特殊的獎品,由彼德.利茲錄制的鋼琴CD一份。
實際上,回顧音樂史便可以發(fā)現(xiàn),“即興演奏”是19世紀偉大 鋼琴家的一項偉大創(chuàng)造,無論是 肖邦、 李斯特,還是 舒曼、布拉姆斯,然而這一古老的演奏傳統(tǒng)卻在21世紀的古典音樂界銷聲匿跡,更難以再進入主流音樂殿堂。然而在彼德.利茲看來,即興演奏乃是鋼琴藝術的魅力所在,而他本人也正是以此樹立了其獨一無二的即興演奏大師身份,并重現(xiàn)了19世紀 鋼琴家黃金時代的傳統(tǒng),能夠在搞規(guī)格的音樂廳內欣賞到國際知名鋼琴家的現(xiàn)場即興演奏對于北京觀眾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