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歲通經(jīng),青年時曾漫游吳越等地。明思宗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舉人。正當(dāng)躊躇滿志,想一展宏圖時,明朝滅亡,清兵入主中原。他自認(rèn)為是大明遺民,抱定"守節(jié)奉明"之志,曾在南明永歷年間出任遵義知縣、重慶知府、禮部儀制司郎中兼吏部文選司郎中。因勸阻永歷帝從安龍西遷昆明而得罪皇帝,罷官回到貴陽隱居于常武龍山。他剛直不阿,不隨波逐流。清王朝知他是一位有影響的地方名士,曾幾次派員來請他出山為官,都被他婉言回絕。吳三桂鎮(zhèn)守云南,派人尋訪他,他曾到云南任總理部曹。不久,他發(fā)現(xiàn)吳三桂有自立為王的野心,便脫離回到貴陽。后來吳三桂又兩次派人來逼他出擊,他終未就,而是搬到密林中的石板鎮(zhèn)蘆荻寨隱居。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應(yīng)貴州巡撫衛(wèi)既齊之聘,曾主纂《貴州通志》。
主要成就
他是明末清初貴州的著名詩人,一生孜孜不倦,詩作累累,凡一千零九十一首,催人奮進(jìn)。詩集有《敝帚集》、《響懷集》、《斷礬草》、《斷礬草二集》等,《黔詩紀(jì)略》錄其詩395首,編為四卷。他獎掖造就了新一代詩人,其中最色的是譽滿京華的周起謂。
出版著作
主纂《貴州通志》。
個人生活
早歲通經(jīng),青年時曾漫游吳越等地。明思宗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舉人。正當(dāng)躊躇滿志,想一展宏圖時,明朝滅亡,清兵入主中原。他自認(rèn)為是大明遺民,抱定"守節(jié)奉明"之志,曾在南明永歷年間出任遵義知縣、重慶知府、禮部儀制司郎中兼吏部文選司郎中。因勸阻永歷帝從安龍西遷昆明而得罪皇帝,罷官回到貴陽隱居于常武龍山。
人物評價
清代著名文學(xué)家孔尚任曾為他的《敝帚集》作序說:"黔陽之有詩,自吳滋大始。"對吳中蕃詩在貴州文壇的地位給了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