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狀況
起源
南宋晚期 句容 朱家巷人 朱仲八,娶 陳氏,生 三子:長(zhǎng)子 朱六二、次子 朱十二、第三子 明德祖 朱百六。
明德祖 朱百六,娶 胡氏,生 二子:長(zhǎng)子 朱四五、次子 明懿祖 朱四九。
明懿祖 朱四九,娶侯氏,生四子:長(zhǎng)子 明熙祖 朱初一、次子 朱初二、第三子 朱初五、第四子 朱初十。
明熙祖 朱初一,娶 王氏,生二人:長(zhǎng)子 明仁祖 朱五四,后改 朱世珍;次子壽春王 朱五一。
明仁祖 朱世珍,娶 陳氏,生四子: 長(zhǎng)子 南昌王 朱興隆,本名 朱重五; 次子盱眙王 朱興盛,本名 朱重六; 第三子臨淮王 朱興祖,本名 朱重七; 第四子 明太祖 朱元璋,本名 朱重八,后改 朱興宗;朱世珍還生有 二女: 太原長(zhǎng)公主和 曹國(guó)長(zhǎng)公主( 李文忠之母)。
南昌王 朱興隆生二子:長(zhǎng)子山陽(yáng)王 朱圣保、次子 大都督 朱文正。
大都督 朱文正生一子: 靖江王 朱守謙。
盱眙王 朱興盛生一子:昭信王 朱旺。
壽春王 朱五一生四子: 長(zhǎng)子霍丘王 朱重一、 次子下蔡王 朱重二、 第三子安豐王 朱重三、 第四子蒙城王 朱重四。
霍丘王 朱重一生寶應(yīng)王 朱鐵哥。
安豐王 朱重三生四子:長(zhǎng)子六安王 朱轉(zhuǎn)、次子來(lái)安王 朱記、第三子都梁王 朱臊、第四子英山王 朱潤(rùn)。
明太祖 朱元璋,有 二十六子: 高皇后馬氏生太子 朱標(biāo)、秦王 朱樉、晉王 朱棡、明成祖 朱棣、周王 朱橚;胡充妃生楚王 朱楨; 達(dá)定妃生齊王 朱榑、潭王 朱梓; 郭寧妃生魯王 朱檀; 郭惠妃生蜀王 朱椿、代王 朱桂、谷王 朱橞; 胡順妃生湘王 朱柏;韓妃生遼王 朱植;余妃生慶王 朱木旃(也作 朱栴); 楊妃生寧王 朱權(quán); 周妃生岷王 朱楩、韓王 朱松;趙貴妃生沈王朱模; 李賢妃生唐王 朱檉(又名 朱桱);劉惠妃生郢王 朱棟;葛麗妃生伊王朱木彝(也作 朱彝,又名朱鹥);郜氏生肅王 朱楧;趙王朱木巳(又名 朱杞)、安王 朱楹、皇子 朱楠,皆不詳其生母。
子嗣
庶一子 朱佶焞 沈康王
庶二子 朱佶煃 封陵川王
庶三子 朱佶煟 封平遙王
庶四子 朱佶燏 封黎城王
庶五子 朱佶焆 封稷山王
庶六子 朱佶煴 封沁水王
庶八子 朱佶? 封沁源王
沈王世表
沈簡(jiǎn)王 朱模 (公元1391年-公元1431年)[洪武二十四年~宣德六年]
沈康王 朱佶焞 (公元1432年-公元1457年)[宣德七年~天順元年]
沈莊王 朱幼? (公元1459年-公元1516年)[天順三年~正德十一年]
沈恭王 朱詮鉦 (公元1518年-公元1527年)[正德十三年~嘉靖六年]
沈安王 朱詮鉌 (公元1531年追封)
沈靖王 朱勛 (公元1525年追封)
沈惠王 朱勛潪 (公元1531年追封)
沈懷王 朱胤榿 (公元1530年追封)
沈憲王 朱胤栘 (公元1531年-公元1549年)[嘉靖十年~嘉靖二十八年]
沈宣王 朱恬烄 (公元1552年-公元1582年)[嘉靖三十一年~萬(wàn)歷十年]
沈定王 朱珵墝 (公元1584年-?)[萬(wàn)歷十二年~?]
沈王 朱效鏞 (?-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明亡,沈國(guó)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