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曹璨為北宋開國名將 曹彬長子,性格沉穩(wěn)剛毅,善騎射。曹彬在世時曾向 宋真宗上言:“臣的兩個兒子才能與器識可以任用,臣若薦舉親故,二人都可以為將”。但又說:“曹璨不如曹瑋”。曹璨少壯時因父功任供奉官。常跟從曹彬征伐,遇事時曹彬常征求他的意見,意見多被采納。曹彬覺得他很像自己,對曹璨十分鐘愛。
曹璨后遷任宮苑禁軍副使,出任高陽關(guān)及鎮(zhèn)、魏、并、代、趙五州兵馬都監(jiān)。 宋太宗 雍熙(984年—987年)年間,曹璨被任命為定州知州,改任尚食使。
淳化二年(991年),領(lǐng)富州刺史,兼知代州。淳化三年(992年),曹璨升任鎮(zhèn)州行營鈐轄,并領(lǐng)綏、銀、夏、麟、府等州鈐轄。于契丹入侵時,屢戰(zhàn)有功,諸將多次欲深入窮追,曹璨怕有埋伏,對此都進行勸阻。
至道(995年—997年)初年,曹璨遷任四方館使,靈州知州,兼河西鈐轄,改任引進使。 范廷召為帥領(lǐng)兵出塞時,命璨為副帥。事后,曹璨擔任鄜廷路副都部署,官拜趙州刺史,領(lǐng)武州團練等使,并充任麟、府、蜀輪副部署。多次出兵邀擊李繼遷部,俘獲甚眾。因功入為樞密院都承旨,領(lǐng)毫州團練待使。
契丹入侵時,命為鎮(zhèn)、定、高陽關(guān)三路行營都鈐轄,領(lǐng)任康州防御使。次年冬,官拜侍衛(wèi)馬軍副都指揮使,無德軍節(jié)度使。入朝任東京舊城都巡檢使,接連擔任彰國、保靜、武寧、忠武等軍節(jié)度使。
天禧三年(1019年)春,曹璨因足疾被改授河陽節(jié)度使、 同平章事。同年七月戊辰(8月16日),曹璨去世,享年七十歲,真宗親自前往吊喪,追贈曹璨 中書令, 謚號武懿,錄其子侄為官 。
人物評價
總評
曹璨出身皇戚貴胄,以忠孝謹勤為本,嘗以自勵自奮,彰顯家風,熟讀《 左氏春秋》。善待部屬,恩威并重。在禁軍十余年,從未違旨誤事 。但晚年頗為重財,以此頗受非議。但他仁愛寬厚也有父風。
歷史評價
曹彬:“①臣二子材器可取,臣若內(nèi)舉,皆堪為將!薄阿阼膊蝗绗|!
韓國夫人高氏:“汝父履歷中外,未嘗有此積也,可知不及汝父遠矣!”
王稽中:“臣每念國朝罕有世家,惟將家子有能世其家,如曹彬之子璨、種世衡之子諤、諤之子師道,皆世為良將。”
畢沅《續(xù)資治通鑒》:“璨起貴胄,以孝謹稱。習知韜略,雖無攻戰(zhàn)之效,然累歷邊任,領(lǐng)禁衛(wèi)十馀年,善撫士卒。晚節(jié)頗傷吝嗇,物議少之!
蔡東藩《宋史演義》:“靈武為河西要塞,豈可輕棄。何亮一疏,言之甚明,而張齊賢、李沆等,俱主張棄地,實書生畏葸迂談耳。真宗雖有心保守,而任將非人,當日曹彬臨歿,曾謂其子璨瑋,均擅將才,何不擢之專閫,乃任一阘茸無能之王超耶?”
史書記載
《 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傳第十七》
家族成員
父親
曹彬,字國華,北宋開國名將,官至武寧軍節(jié)度使、樞密使,封魯國公。卒贈中書令,追封濟陽郡王,謚號武惠。
子嗣
曹儀,官至耀州 觀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