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攝政期間,丹麥得到了飛速發(fā)展,當時海洋上的商船,除了掛英國國旗的之外,就數(shù)掛丹麥-挪威國旗的最多。在內(nèi)政方面,他宣布解放農(nóng)奴,外交方面則經(jīng)歷了對英戰(zhàn)爭等重大事件。1800年,英國為了對法國作戰(zhàn),企圖使丹麥卷入,禁止丹麥-挪威商船進入法國和法屬領地港口,甚至將丹麥-挪威商船連人帶貨扣押起來。弗雷德里克(當時為王太子)反應強烈,和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共同宣布武裝中立。1801年,英國要求丹麥退出武裝中立同盟,遭到拒絕,英國派霍雷肖·納爾遜進攻丹麥,給予丹麥艦隊重創(chuàng)。此后權衡國際局勢,弗雷德里克決定如果中立無法維持下去就和英國結盟。但是英國出于“凡事都要搶先一步”的考慮,于1807年派出龐大的艦隊來到丹麥,要求丹麥交出全部海軍。弗雷德里克表示愿意同英國結盟,但是英國仍然堅持沒收丹麥海軍的要求。9月2日,英軍炮轟哥本哈根,繳獲丹麥全部艦隊。
人物生平
1808年,丹麥同拿破侖結盟。此年弗雷德里克正式即位,此前已經(jīng)以王太子身份攝政了24年。丹麥加入了反法聯(lián)盟,1810年,法國的貝爾納多特元帥成為瑞典王儲,之后瑞典拋棄法國,加入反法同盟。在反法同盟的支持下,1814年瑞典從丹麥手中奪得了挪威。挪威人則希望獨立,并選舉了弗雷德里克六世的堂弟克里斯蒂安·腓特烈為挪威國王,但是不久即被瑞典征服。1814年,與瑞典簽訂《基爾條約》,把挪威割讓給瑞典,結束了丹麥和挪威多個世紀的聯(lián)合。失去挪威之后,腓特烈放棄了擔任執(zhí)政時的開明思想,改行保守的獨裁統(tǒng)治,審查和鎮(zhèn)壓反對勢力。此外,經(jīng)濟也大受打擊,至1830年代才稍有起色。1834年,他不得不進行輕微的民主改革,成立了地區(qū)性的咨詢議會。1839年,弗雷德里克六世去世,葬在羅斯基勒。他的兒子都早于他去世,故此他的丹麥王位由表弟克里斯蒂安八世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