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梁商,字伯夏,梁統(tǒng)曾孫,父梁雍。 商字伯夏,雍之,子也。
為官
少以外戚拜郎中,遷黃門侍郎。永建元年,襲父封乘氏侯。三年,順帝選商女及妹入掖庭,遷侍中、屯騎校尉。陽嘉元年,女立為皇后,妹為貴人,加商位特進,更增國土,賜安車駟馬,其歲拜執(zhí)金吾。二年,封子冀為襄邑侯,商讓不受。三年,以商為大將軍,固稱疾不起。四年,使太;秆煞畈呔偷诩窗,商乃詣闕受命。明年,夫人陰氏薨,追號開封君,贈印綬。
居大位
商自以戚屬居大位,每存謙柔,虛己進賢,辟漢陽巨覽、上黨陳龜為椽屬。李固、周舉為從事中郎,于是京師翕然,稱為良輔,帝委重焉。每有饑饉,輒載租谷于城門,賑與貧餧,不宣己惠。檢御門族,未曾以權盛干法。而性慎弱無威斷,頗溺于內(nèi)豎。以小黃門曹節(jié)等用事于中,遂遣子冀、不疑與為交友,然宦者忌商寵任,反俗陷之。永和四年,中常侍張逵、蘧政,內(nèi)者令石光,尚方令傅福,冗從仆射杜永連謀,共譖商及中常侍曹騰、孟賁,云欲征諸王子,圖議廢立,請收商等案罪。帝曰:“大將軍父子我所親,騰、賁我所愛,必無是,但汝曹共妒之耳。”逵等知言不用,懼迫,遂出矯詔收縛騰、賁于省中。
辭歸
帝聞震怒,敕宦者李歙急呼騰、賁釋之,收逵等,悉伏誅。辭所連染及在位大臣,商懼多侵枉,乃上疏曰:“《春秋》之義,功在元帥,罪止首惡,故賞不僭溢,刑不淫濫,五帝、三王所以同致康B06C也。竊聞考中常侍張逵等,辭語多所牽及。大獄一起,無辜者眾,死囚久系,纖微成大,非所以順迎和氣,平政成化也。宜早訖竟,以止逮捕之煩!钡勰思{之,罪止坐者。
離世
六年秋,商病篤,敕子冀等曰:“吾以不德,享受多福。生無以輔益朝廷,死必耗廢帑臧,衣衾飯?含玉匣珠貝之屬,何益朽骨。百僚勞擾,紛華道路,?氏增塵垢,雖云禮制,亦有權時。方今邊境不寧,盜賊未息,豈宜重為國損!氣絕之后,載至冢舍,即時殯斂。斂以時服,皆以故衣,無更裁制。殯已開冢,冢開即葬。祭食如存,無用三牲。孝子善述父志,不宜違我言也。”及薨,帝親臨喪,諸子欲從其誨,朝廷不聽,賜以東園朱壽器、銀鏤、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錢二百萬,布三千匹;屎箦X五百萬,布萬匹。及葬,贈輕車介士,賜謚忠侯。中宮親送,帝幸宣陽亭,瞻望車騎。
參考譯文
梁商字伯夏。年輕時憑借外戚的身份拜為郎中,后又升為黃門侍郎。東漢順帝永建元年,承繼父親的封爵被封為乘氏侯。永建三年,順帝選取梁商的女兒和妹妹進入皇宮做嬪妃,于是又升梁商為侍中、屯騎校尉。順帝陽嘉元年,梁商的女兒被冊立為皇后,妹妹被立為貴人,因此,又加梁商“特進”的官職(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得自辟僚屬),賞賜安車駟馬,那一年,又拜梁商為執(zhí)金吾(督巡三輔治安的長官)。陽嘉二年,封梁商的兒子梁冀為襄邑侯,梁商謙讓不接受。陽嘉三年,順帝想讓梁商當大將軍,梁商堅持說自己有病不上朝。陽嘉四年,順帝派太;秆膳踔邥搅荷痰募依飦硎诠佟A荷滩艁硭E皇宮叩謝接受任命(做了大將軍)。
梁商認為因為自己是皇上的親屬才當上了大將軍的官職,所以常常謙恭溫和,不把自己看得有什么了不得,而竭力把賢能的人才進用給皇上。梁商前后舉薦了漢陽人巨覽、上黨人陳龜為掾?qū),李固、周舉為從事中郎。于是京城內(nèi)都齊聲叫好,稱梁商為好官,順帝更把國家的重要大事都交給他處理。遇到災荒年成,梁商就把自己田租收取的稻谷運到城門處,賑濟那些沒有糧食的災民,并且不說是大將軍的恩惠(只說是國家的救助)。他還約束自己的家人和親戚,不允許憑借權勢去做干犯法律的事情。然而宦官們嫉恨粱商得到皇上的寵幸,反而想要陷害梁商。順帝永和四年,中常侍張逵、蘧政等人一起合謀,誣陷梁商和另外的兩個中常侍曹騰、孟賁,說是想要向各位王子征求意見。打算商議廢掉順帝另立新的皇帝,請求逮捕梁商等人治他們的罪。順帝說:“大將軍父子一家都是我的親人,曹騰、孟賁都是我喜愛的人,一定沒有這樣的事情,只是你們都嫉妒他們罷了。” 張遺等人知道自己編的謊話順帝不信,他們害怕了,于是做了一篇假詔書去把曹騰、盂賁逮捕起來關在皇宮中。順帝聽說后大怒。命令宦官李歙趕緊去把曹騰、孟賁放了,并且把張逵等人逮捕起來。他們都承認了自己的罪行。供詞牽連到一些在位大臣,梁商擔心有人冤枉受牽連,就上疏說:“《春秋》一書主張,立了大功,只獎勵主帥;犯了大罪,只懲罰主犯。所以賞賜不因超越本分而發(fā)得很多,施刑也不因為過分而用得很寬。這就是五帝、三王治理天下都能安康太平的緣故。我聽說審查中常侍張逵等人時,他們的供詞牽連到很多人。大案興起,必然牽扯到很多無辜的人,該判死刑的罪犯長期關押,一些小的問題最后都要變成大的案件,這不是用來順應天地間的和暢之氣、安定國家局面、教化百姓的辦法。應該早一點把這件事情了結,停止那紛繁的逮捕!表樀塾谑遣杉{了梁商的意見。只是把那些確實有罪的人判了刑。
永和六年秋天,粱商病重,告誡他的兒子粱冀等說:“我沒有大的功德,卻享受了許多福分。在生沒有更多地輔佐好朝廷,死了還定會耗費國家的錢財。穿上好的衣服,口里含著珠寶之類的東西,這對朽骨又有什么好處呢?百官勞頓,擁擠在道路上,只是增加了路上的塵土,雖然說是按照禮節(jié)該如此辦,但禮節(jié)也還有靈活處理的時候。現(xiàn)在邊境上在打仗,國內(nèi)四處都有盜賊出現(xiàn),哪里還能為了我的喪事而破費國家更多的財物呢?我死之后,把我運到墳墓前,馬上就裝殮人棺。就穿平時穿的衣服,都用我穿過的衣服,別另外裁制新衣。穿戴好后就把墳墓打開,墳墓打開后馬上就下葬。祭祀時用的食物就像我在生時吃的一樣,不要用豬牛羊這三牲的大祭禮。人們說,是孝順的兒子就應該按照父親的意愿辦,你們不要違背我的話啊!钡鹊剿赖臅r候,顧帝親自到他的遺體前來志哀。用朝廷的名義賞賜了東同朱壽器、銀鏤、黃腸、玉匣、什物等一共二十八件,錢二百萬,布二千匹;屎螅ㄒ驗槭橇荷痰呐畠海┯米约旱腻X物送了錢五百萬,布一萬匹。等到下葬的時候,皇后(中宮:皇后的代稱)親自送喪,順帝也送喪,但只送到宣陽亭,然后佇立瞻望(目送)送喪的車馬遠去。梁商死后,朝廷賜予他謚號“忠侯”。
歷史評價
歷史背景
漢光武帝劉秀自稱“以柔治天下”,這里所謂“柔”就是對統(tǒng)治集團盡可能地予寬容籠絡,其中手段之一就是皇室與功臣宿將的家族聯(lián)姻,用婚姻關系來維系政治關系,企圖借此鞏固皇室統(tǒng)治,因此,東漢王朝選皇后不出竇融、鄧禹、馬援、梁統(tǒng)等功臣的家族之外。可是,劉秀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沒有達到鞏固皇室的目的,而且在皇帝身邊培植了一種侵蝕皇權的強大的外戚勢力。東漢王朝自第四個皇帝和帝起,就開始了外戚專權的局勢,這以后,皇帝的廢立直接間接都為外戚所左右!逗鬂h書·皇后紀》稱“外立者四帝”,只是概而言之,其實何止此數(shù)。既然外戚掌握了廢立皇帝的大權,他們就必然是“貪孩童以久其政”,也就是說要故意立年紀幼小易于左右的皇室后裔為帝,自章帝以下,所立皇帝最大不超過十七歲,最小的不過百日;实塾仔,皇太后就有理由援例臨朝聽政。所謂“臨朝者六后”,即是竇、鄧、閻、梁、竇、何六個皇太后臨朝聽政。皇太后所依靠的勢力就是外戚。一般說來,皇太后本人也無多大實權,她們將實權不是委之于父,就是托之于兄。因之與這些皇太后相聯(lián)系的父兄竇憲、鄧騭、閻顯和梁商、梁冀父子等都相繼掌握了朝廷大權。
過程
梁冀的祖先是梁子都,原是河東郡人,可能是一個商人,為了做生意,搬到通向西域的要道附近。發(fā)財后,其子梁橋又遷回內(nèi)地茂陵,在茂陵住了兩代,到了梁延任西域司馬,故又遷往安定郡。梁延生梁統(tǒng),他是梁冀的高祖。
梁統(tǒng)在新莽離亂之際,曾當過酒泉太守,新莽政權倒臺,西北地方勢力推竇融為河西大將軍,梁統(tǒng)為武威太守,擁兵保境。東漢王朝建立后,竇融和梁統(tǒng)望風歸順,劉秀待之為開國功臣。竇融因功封安豐侯,梁統(tǒng)封成義侯,建武十二年(36年),梁統(tǒng)與竇融至洛陽,竇融任大司空,梁統(tǒng)封高山侯,任太中大夫。并且竇、梁兩家都與皇室聯(lián)姻,劉秀將他的女兒午陰公主嫁給梁統(tǒng)的兒子梁松為妻。從此,梁家的子女就取得了選配皇后的資格。
梁松的弟弟梁竦,有二女,被選為章帝貴人,小貴人生有皇子,竇后不孕,“養(yǎng)以為子”,梁家私下慶喜,竇家恐梁氏因此得志,遂陰謀殺害梁氏兩貴人及其父竦。章帝死,十歲的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聽政,和帝不知自己生母為梁氏。永元九年(97年)竇太后死,梁家告發(fā)竇家,說明真相,于是和帝追尊自己生母為恭懷皇后,梁竦的兒孫均升官封侯。和帝死,曾出現(xiàn)過鄧太后和閻太后的短暫的臨朝聽政。梁氏曾遭到竇氏、鄧氏、閻氏等外戚的壓制和打擊,在宦海中幾度浮沉,到了順帝時才登上了權勢的頂峰。
十一歲的順帝即位,即封梁竦之孫梁商為乘氏侯。陽嘉元年(132年)立梁商女為皇后,從此梁商地位日益顯赫,陽嘉三年(134年)攫取了權柄傾朝的大將軍要職。梁商雖然“以戚屬居大位”,但有所約束,不敢十分專橫跋扈!岸Y賢下士”,優(yōu)容社會名士如李固、周舉等人,因而梁商的名聲并不太壞。但實際上是梁商為他的兒子梁冀專權鋪平道路。因為:第一,諸梁氏已布滿朝廷內(nèi)外,當時皇帝不過是他們手中之物;第二,梁商對為他所溺寵的兒子梁冀有意加以培植。永和元年(136年)任梁冀為河南尹,以此作為接替父職的跳板。
兒子梁冀
梁冀(?-159年),字伯卓,安定(今甘肅涇川)人,是中國東漢時期外戚出身的權臣。出身世家大族,先祖時曾協(xié)助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其父親為梁商,有一妹,是漢順帝的皇后。永和元年(136年)成為河南尹。因質(zhì)帝當面稱梁冀為“跋扈的將軍”,次年即被他所毒殺,另立十五歲的桓帝。此后他更加專擅朝政,結黨營私,且大封梁氏一門為侯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