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所在稱之
陸康年輕時就有義烈之名。最早先受揚州刺史 臧旻推舉為 茂才,然后出任高成縣令(在今河北省鹽山縣一帶)。由于高成縣地處偏遠,當地治安很亂,每戶人家都備有弓弩,而每次縣令一到,首先就征發(fā)民力修建城墻。陸康到任后,將這些人遣散,百姓大悅,又以樹立恩信為方法,連盜賊都逐漸被收服了。州郡上表彰他的功績,于光和元年(178年)升任武陵太守,后來又轉任桂陽、樂安兩地,所到之處都得到稱贊。
勸諫靈帝
之后,漢靈帝為了要鑄造銅人,大幅加征稅收,百姓貧苦。陸康上表勸諫,被宦官誤讒為誹謗圣明的大不敬,幸而御史 劉岱仔細研究了表文后,上奏解釋,才只以罷官返鄉(xiāng)論處。不過之后,朝廷又重新征召了陸康,擔任議郎。
此時廬江郡出現盜賊 黃穰等人,連結江夏等地的勢力,多達十余萬,攻陷了四個縣。朝廷于是任命陸康為廬江太守。陸康就任后,賞罰分明,擊破了黃穰等,其它殘余也紛紛歸降。漢靈帝表彰了陸康的功績,封陸康之孫 陸尚為郎中。漢獻帝繼位后,天下大亂,陸康冒險派遣孝廉進貢朝廷,被加封忠義將軍,秩達中二千石,已經是九卿級別。
城陷病逝
當時, 袁術的割據勢力屯重兵在鄰郡九江郡的郡治-壽春,袁因為軍隊缺糧,向陸康索要米三萬斛。陸康認為袁術是叛逆,閉門不與之來往,而且整修戰(zhàn)備準備迎敵。袁術大怒,派遣 孫策攻打陸康,將廬江城池層層包圍。陸康率軍隊固守,手下士兵之前有休假外出的,聞訊皆返廬江,乘夜爬城墻回來幫助守衛(wèi)。陸康一直堅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之后月余,他就病逝,時年70歲。陸康宗族百余人,逢此戰(zhàn)亂及饑荒,死了近一半。朝廷憐憫他守城的氣節(jié),拜其子陸俊為郎中。
歷史評價
《后漢書》:伋牧朔籓,信立童昏。詩守南楚,民作謠言。奮馳單乘,堪駕毀轅。范得其朋,堂任良肱。二蘇勁烈,羊、賈廉能。季寧拒策,城隕沖輣。
史書記載
《后漢書·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