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唐烈祖

    唐烈祖

    唐烈祖李昪(888年—943年),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時期南唐建立者。 本為孤兒,為楊行密于爭戰(zhàn)中所擄,并以為養(yǎng)子,而楊行密諸子不能容,遂將其給予徐溫(一說為徐溫所擄,并以為養(yǎng)子),并改名徐知誥。   南吳時期,因...

    基本內(nèi)容

             唐烈祖李昪(888年—943年),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時期南唐建立者。

     

             本為孤兒,為楊行密于爭戰(zhàn)中所擄,并以為養(yǎng)子,而楊行密諸子不能容,遂將其給予徐溫(一說為徐溫所擄,并以為養(yǎng)子),并改名徐知誥。

     

      南吳時期,因功累升升州(今江蘇南京)刺史、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團練史,徐知誥為政寬仁,又能節(jié)儉自處,獎勵農(nóng)桑,因此府庫充實。當時,徐溫居升州,并以徐溫長子徐知訓居南吳都城揚州(今江蘇揚州)控制南吳政權(quán),天佑十五年(918年)徐知訓因驕傲荒淫為朱瑾所殺,徐知誥就近自潤州渡長江平變,自是徐溫乃以其代替徐知訓留揚州,日常政事皆由徐知誥處斷。

     

    吳王楊隆演謙卑宋齊丘

      南吳順義七年(927年)徐溫去世,徐知誥與徐溫親子徐知詢爭權(quán),徐知誥趁徐知詢?nèi)氤臋C會,將其扣留,自此完全掌握南吳政權(quán)。天祚元年(935年),進封齊王。天祚三年(937年),改名徐誥。同年,篡奪南吳政權(quán),即皇帝位,建立南唐,改年號升元。升元三年(939年),恢復原姓,并改名李昪。

     

      李昪登帝位后,勤于政事,并興利除弊,變更舊法;又與吳越和解,保境安民,與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藥中毒,個性變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瘡,不久病情惡化去世,謚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子李璟繼位。

     

    殘?zhí)七z夢—唐烈祖李昪的開國之路

    一 ­

       ­

      如果現(xiàn)代人提到中華帝國幾千年來最偉大的王朝,一般人會想到哪個帝國?估計在歷史上一干子王朝中,名頭最大的可能就有兩個:漢、唐。也難怪,漢和唐的強盛家喻戶曉,不知道他們都不行。這兩個王朝亡國之后,都有人試圖扭轉(zhuǎn)乾坤,再造河山!劉秀成功了,劉備給人留下了千古悲歌,李存勖也差點成功了,他建立的唐王朝一度臨近統(tǒng)一,給人留下了無限暇思。當然,也會有人提到五代十國時唐帝國的創(chuàng)建者烈祖李昪,今天我就來說李昪。 ­

       ­

      唐乾寧二年(公元895年),同平章政事、淮南節(jié)度使楊行密北上攻濠州(今安徽鳳陽),這場戰(zhàn)事沒什么懸念,很快拿下。值得一提的是,楊行密在濠州遇到一個流浪兒,看到這個小孩長相清秀、眉宇間有股英氣,喜歡的不得了。 ­

       ­

      楊行密問他:“你是哪里人呀?叫什么名字?你爹娘呢?”這個孩子大哭:“我是徐州人,今年七歲,只知父親姓李,無名,爹娘早亡,不知葬在何處,只好浪跡江淮,討口飯吃!睏钚忻芤娝f的可憐,大動惻隱之心,決定收下這個孩子做義子。 ­

       ­

      不過楊行密的親生兒子楊渥卻討厭這個孩子,當然主要是因為忌妒,此兒長相不俗,誰敢說他長大后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真讓你猜對了。?因老爹嚴察,還不敢造次,只是對楊行密表示不滿,其他幾個兄弟也都不希望別人來分享他們的父愛和富貴,鬧了起來。 ­

       ­

      楊行密萬不得已,只好舍痛割愛,把這個孩子送給重臣徐溫,并對徐溫說:“要不是我家渥兒不喜歡,我絕不會把這個孩子送給你的,此兒大后必能成事,你要好好待他!毙鞙啬母也粡,當下就收了這個義子,取名徐知誥。后來就是這個徐知誥廢掉吳國皇帝楊溥重建大唐王朝,改名李昪。 ­

       ­

      二 ­

       ­

      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十一月,楊行密死,時年五十四歲。其子楊渥嗣立,自即吳王爵位,主掌江東,尊楊行密為武忠王。 ­

       ­

      唐天祐三年(公元906年)五月,升州刺史(今江蘇南京)秦裴統(tǒng)軍西征。吳軍來到江州(今江西九江)時,鐘傳的義子、江州刺史鐘延規(guī)沒有當上鎮(zhèn)南節(jié)度使,懷恨在心,考慮:“跟著鐘匡時最多喝點清湯,不如歸順楊渥,還能撈塊骨頭啃啃! ­

       ­

      秦裴一到,鐘延規(guī)立刻投降。江州是洪州的門戶,拿下江州,洪州數(shù)戰(zhàn)即下,生擒鐘匡時。吳軍繼續(xù)南下,不久便盡得江西千里肥臾之地。 ­

       ­

      楊渥自居功首,更加驕狂,老臣徐溫、張顥對楊渥的變態(tài)非常不滿,經(jīng)常勸他自重,楊渥當即反問:“我就這德性,要是你們覺得我不成器,干脆把我殺了,你們當吳王!”二人無言退去,自襯楊渥如此狂妄,開始尋求自保。徐溫和張顥本不太對脾氣,但此時楊渥想把他們一網(wǎng)打盡,只得暫時結(jié)盟。 ­

       ­

      楊渥手中本有一支三千重甲兵,交由心腹朱思勍、范師從、陳璠率領(lǐng)。但前次秦裴伐洪州,楊渥讓他們?nèi)ジ⒐ΓS后就跟著秦裴守洪州。徐溫和張顥先廢楊渥,必先除這三個禍害,不然這些人在洪州作亂,不好收拾殘局。 ­

       ­

      徐溫和張顥派部將陳祐率甲兵快馬奔至洪州,先知會秦裴:“思勍等人謀反,徐溫有令誅之!鼻嘏岵粨胶驼味窢帲皇且粋打工的,誰做老板,都少不了他的真金白銀,任陳祐行事。 ­

       ­

      陳祐把三人騙到署中,設(shè)酒笑言,這三位爺根本不知道陳祐要干什么。酒不過三巡,正笑談間,陳祐起身大呼左右:“動手!”武士擁上,擒三人于宴間,各賞一刀了事。 ­

       ­

      三人死訊傳到揚州,楊渥大憤:“豎子眼中無我,今不除之,死無葬處!”準備對徐溫、張顥下手。二人早就料到楊渥沉不住氣,夜長夢多,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決定走步險棋,廢掉楊渥,改立楊隆演。 ­

       ­

      五代后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這時吳延用唐天祐年號,為前后統(tǒng)一,只稱正式年號)春,徐溫、張顥瞅準了一個良辰吉日,率重甲武士入府,此歸楊渥剛起床,準備到廳中議事,眾人上前張兵露刃,圍住楊渥。楊渥大驚:“你們敢欲弒主乎?我是吳王,你們妄為如此,是謂大逆不道!” ­

       ­

      徐張二人冷笑:“王乃淮南主,臣等不敢對大王有不敬,只是用來殺那些亂政小人!”言畢,將平素不待見的楊渥親信數(shù)十人當場撲殺?刂屏藯钿缀,徐溫、張顥成了“左右執(zhí)政”,大權(quán)盡在二人之手,楊渥一日之間就成了“精神領(lǐng)袖”,木偶一個。 ­

       ­

      楊渥不甘心這樣窩囊活著,暗中尋找反撲機會,徐溫、張顥知道這樣耗下去夜長夢多,畢竟人家是姓楊,又是武忠王的長子,身份在那擺著呢。兩人一想:留下此人終是個隱患,不如除掉。 ­

       ­

      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五月,徐溫等在江湖上網(wǎng)羅了一幫強人,闖入府中去殺楊渥。楊渥死前玩了一手反間計:“徐溫給了你們什么好處?如果你們聽我的,反過去干掉徐溫他們,我讓你們都當上大州刺史!边@幫強人唯利是圖,答應了楊渥?尚鞙氐男母辜o祥見情況有變,立刻上前勒死楊渥,眾人一見,只好回報徐溫大事功成,后徐溫又設(shè)計殺死張顥,從此,淮南大權(quán)盡入徐溫手中。 ­

       ­

      三 ­

       ­

      梁貞明五年(公元919年)三月,徐溫強迫其所立的吳王楊隆演稱帝,楊隆演對當皇帝沒興趣,死活不同意。徐溫再橫,也不便把楊隆演怎么樣,再三勸進,楊隆演只稱吳王,改唐天祐十六年為吳武義元年,封徐溫為東?ね酰鸶笚钚忻転樘嫖渫。 ­

       ­

      楊隆演一直活在徐溫的陰影下,當吳主十幾年沒有掌過一天的權(quán)力,郁悶成疾,于武義二年(公元920年)五月病死,徐溫假惺惺哭了一番。按順序,楊行密三子楊濛當立,但楊濛不似楊行密幼子楊溥懦弱無知,立楊溥更符合徐溫的利益,便越次立了楊溥為吳王,打發(fā)楊濛去舒州(今安徽潛山)做團練使,并改武義二年為順義元年。 ­

       ­

      吳國軍政久為徐溫所控制,就算立了楊濛,楊濛也弄不出多大動靜,最多做回“曹髦”,帶著幾百個老蒼頭去殺徐溫,結(jié)果被徐溫干掉,這也是最有可能的結(jié)局。 ­

       ­

      徐溫再一次回到升州享福,揚州大事都交付徐知誥。這一年的七月,徐溫改升州為金陵府。南京在五代十國時只有一次建都的經(jīng)歷,就是后來徐知誥在南京建立南唐政權(quán),基礎(chǔ)就是徐溫這時候下的。 ­

       ­

      徐溫早就成了吳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金陵也實際上成了江東的行政中心。對于楊溥,徐溫不冷不熱,徐溫很有心計,他不想被后世罵為“篡逆之賊”,想做“周文王”。 ­

       ­

      至于“周武王”的人選,徐溫雖然看好徐知誥,只是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人心難測。順義七年(公元927年)十一月,徐溫再一次強迫楊溥稱帝。還沒等楊溥考慮好呢,吳國大丞相徐溫就已經(jīng)死了。 ­

       ­

      徐溫去世后,徐知誥與徐溫親子徐知詢爭權(quán),徐知誥趁徐知詢?nèi)氤臋C會,將其扣留,自此完全掌握南吳政權(quán)。天祚元年(935年),進封齊王。天祚三年(937年),改名徐誥。同年,篡奪南吳政權(quán),即皇帝位,宣布重建唐王朝,志在恢復中原,并改年號升元。升元三年(939年),恢復原姓,并改名李昪。 ­

       ­

      四 ­

       ­

      徐溫還活著的時候,吳國行軍司馬徐玠就曾經(jīng)勸徐溫把權(quán)力傳給徐知詢,希望徐溫胳膊肘兒不要往外拐。徐溫也想換掉徐知誥,畢竟干兒子再親也親不過自己生的。 ­

       ­

      徐知誥運氣不錯,徐溫在節(jié)骨眼上病死,誰也沒轍了。吳國軍政大權(quán)毫不意外的落到了已經(jīng)控制揚州的徐知誥手里,徐知誥繼承義父遺志,繼續(xù)逼迫楊溥當皇帝。楊溥無奈,只好徐溫死后不久自稱大吳皇帝,改元乾貞。 ­

       ­

      徐知誥當政,徐溫的幾個親兒子非常不滿,暗罵父親糊涂。徐溫糊涂,徐知詢比老爹更糊涂,徐知詢不會籠絡人,甚至連自己的幾個親兄弟都刻薄寡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都跑到徐知誥那邊了。 ­

       ­

      徐知誥能做楊行密和徐溫的干兒子(雖然楊行密沒認下來),這絕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徐知詢是他最大的勁敵,必須要除掉后患,反正徐溫已經(jīng)死了,諾大淮南地界,誰還敢對徐知誥說半個不字? ­

       ­

      乾貞三年(公元930年)十一月,徐知誥以皇帝楊溥的名義讓徐知詢來揚州朝見,徐知詢不知是計,剛到揚州,徐知誥就把“陰謀造反”的大帽子扣在了徐知詢的頭上,關(guān)了起來。徐知誥改任和自己關(guān)系不錯的六弟徐知諤去守金陵重鎮(zhèn)。 ­

       ­

      不過徐知誥對徐知詢還算客氣,在徐溫的四子、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徐知諫病死后,徐知誥念及舊情,又讓徐知詢?nèi)ナ睾橹荨.斎恍熘円仓皇莻掛名的鎮(zhèn)南軍節(jié)度使,實權(quán)還在徐知誥手中,即撈名聲又撈實惠,何樂不為? ­

       ­

      吳大和三年(公元931年)十一月,徐知誥上奏皇帝楊溥,說自己想回金陵養(yǎng)老,楊溥同意。徐知誥這年只也有43歲,養(yǎng)哪門子老?不過是徐知誥準備在金陵建立新政權(quán)的前奏,揚州實在不是一個建都的地方,從哪方面來說都不如金陵。 ­

       ­

      徐知誥學起義父徐溫,坐鎮(zhèn)金陵總控淮南,讓親生兒子徐景通(后來改名李璟)在宋齊丘、王令謀的幫助下在揚州“輔政”,實際上是監(jiān)視楊溥。 ­

       ­

      楊家的孩子們自從楊行密死后,三個小主子都是傀儡,一個比一個窩囊,年紀輕輕就當上“精神領(lǐng)袖”的痛苦,也只有他們自己體會得到。楊溥命運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至于生死,聽天由命吧。 ­

       ­

      第二年(公元936年)封徐知誥為東海王,實際承認了徐知誥準備“禪代”吳國的事實。徐知誥做事穩(wěn)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沉得住氣。這跟殺人一樣,讓人慢性中毒比當場把人毒死更不容易被察覺,徐知誥就是這樣。到了大和七年(公元935年)九月,楊溥先將年號改為天祚,然后“順從民意”,加封徐知誥“尚父、太師、大丞相、大元帥”,爵位再進一級,進封為齊王,加九錫,弄了十個州為“齊國”封地。 ­

       ­

      事情到了這一步,傻子也知道徐知誥下一步要干什么了。四百多年前,蕭道成這也是混過來的,齊公、齊王、大齊皇帝。徐知誥假惺惺的以“臣何德何能,敢受重封”為由三辭三讓,群臣一個勁的勸,估計這些人都在想:“你有完沒完?演的一點也不真!毙熘a只辭去了尚父和丞相,當上了大齊王。 ­

       ­

      吳天祚二年(公元936年)十一月,楊溥下詔允許徐知誥在金陵建“齊都”,稱為西都,和東都江都府(揚州)并為吳國二都。這些都是額外的小菜,徐知誥根本感覺不到吳國皇帝的“厚恩”。 ­

       ­

      徐知誥為了“報答”楊家給自己的“厚恩”,將自己的女兒許配了楊溥的兒子江都王楊漣,曹操也這樣做過。不過漢獻帝太不劃算,撈了一個曹操的女兒,又把自己的兩個閨女賠給了曹丕(輩份有點亂)。 ­

       ­

      徐知誥掌握吳國軍政大權(quán)近十年,統(tǒng)治基礎(chǔ)已經(jīng)根深蒂固。即使那些楊行密時代的老臣,看到楊家血脈不久就要滅絕,心痛不已,但又沒膽量給徐知誥使絆子,也只好向現(xiàn)實…… ­

       ­

      德高望重的中書令周本就是這樣,徐知誥本希望周本能帶頭勸楊溥下臺,周本本來不想干這缺德事,長嘆:“楊家待我恩重如泰山,食人祿,不忠于人,傳出來,臉面何存?”他的兒子周弘祚巴不得徐知誥稱帝,好在新朝中謀個好位置,強迫周本去勸進,拗不過兒子,周本只好低首下心的率群眾向徐知誥勸進。 ­

       ­

      徐知誥裝好人,自稱“無才寡德,不足宰制天下。”不同意,一勸即進也太假了(三勸三進更假)。沒等徐知誥等二勸呢,楊行密的二兒子歷陽公楊濛痛心楊家將亡,去找周本希望能幫他搞掉徐知誥。 ­

       ­

      周本有些心動,周本做為楊行密的嫡系,和徐家父子不算深交,自然希望能弄倒徐知誥,也算給老主子楊行密有個交待?伤膶氊悆鹤又芎腱衲倪把楊濛當回事,密使亡命徒把楊濛抓起來送給徐知誥。還那有什么好?以吳國皇帝的名義將楊濛處死。 ­

       ­

      五 ­

       ­

      鬧的差不多了,徐知誥也有點等不急了,想來也真沒什么意思,戴著面具見人就等于承認自己沒臉見人。徐知誥決定廢掉楊溥,自建新朝。吳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十月,吳國皇帝楊溥正式遜位,遣代理太尉江夏王楊璘去金陵傳禪國詔書,齊王徐知誥在金陵(今江蘇南京)稱帝,改吳天祚三年為昇元元年,尊義父徐溫為太祖武皇帝。 ­

       ­

      雖然徐知誥受“禪”時對遜帝楊溥還自稱什么“老臣”,并尊楊溥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看上去天花亂墜,可一年以后,楊溥就不明不白的死在揚州。至于楊溥怎么死的,只要看一看南北朝時前朝遜帝的悲慘狀,就不用多說什么了。 ­

       ­

      楊行密的老臣周本勉強到了金陵勸進,回來后長嘆:“我受吳太祖大恩,今見徐氏篡吳而不能報死太祖,我快八十的人,難道讓我再向徐氏屈膝不成?”不久氣憤死去。 ­

       ­

      徐知誥當上皇帝后,就有一個想法:“自己本來姓李,差點改姓楊,最終姓了徐。現(xiàn)在還有必要再給徐溫傳香火嗎?”徐溫沒把徐知誥當成親生的,徐知誥以怨報怨,也不想給老徐家臉上抹粉了,徐知誥把便這個想法“傳”給了徐溫還在世的兩個兒子徐知證和徐知諤。 ­

       ­

      這二位在徐知誥稱帝后也當上了王爺,但畢竟只是人家徐知誥門下討生活,徐知誥想改姓,二人自然順水推舟,帶著眾臣上請皇帝還復李姓。徐知誥就等著呢,不過在改之前又演了場戲,眾人再勸,這才決定復姓。 ­

       ­

      昇元三年(公元939年)正月,徐知誥復李姓,改名為李昪。徐知誥本來想改名李昂,可犯了唐文宗李昂的名諱,又想改叫李晃,可朱溫這廝稱帝后也改名朱晃。后來才定了個昪字。 ­

       ­

      不知是不是巧合,五代十國帝王改名時,名字多帶“日”旁,如梁太祖朱溫(朱晃)、唐明宗李嗣源(李亶)、后漢高祖劉知遠(劉暠)、南漢中宗劉洪熙(劉晟)、閩景宗王延羲(王曦)等人,后來還有一個宋太宗趙光義(趙炅)。 ­

       ­

      在講究門第高下的封建時代,李昪既然復了姓,自然拜自己的老祖宗。可他的祖宗是誰呢?據(jù)臣子考證,應該是李世民的太宗三子吳王李恪。李恪本來最有希望繼位,要不是長孫無忌因為李恪不是自己的外甥強加阻止,也許整個唐朝的歷史都要改寫。李恪的身份不可謂不高貴,他母親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長孫無忌也是抓這一點攻擊李恪的。 ­

       ­

      李恪后來含冤而死,沒想到三百年后,居然有孝子賢孫做了皇帝。李昪認了祖宗后,死去的義父徐溫,就不是一家人,也就不用那么畢恭畢敬了,改徐溫廟號為義祖,意思就是說你這個祖不算數(shù)。 ­

       ­

      李昪重建唐王朝之后,雖然自稱是唐王朝的正宗繼承者,但實際控制的地方只有長江兩岸和江南的一部分。為積蓄國力,再造河山,在昇元三年(公元939年)四月,李昪下詔鼓勵農(nóng)民開拓荒地,規(guī)定每個勞力如果開荒達到了八十畝,政府獎勵每人兩萬錢(二十貫),并且五年免收租稅。 ­

       ­

      這對江東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了助推作用,管仲曾經(jīng)曰過:“倉癝實而知禮節(jié)”,江東的文化也因為經(jīng)濟的快速恢復而得到了發(fā)展,甚至在李昪治下發(fā)生一件稀罕事,江州(今江西九江)有一個陳姓大家族,七百多口人同吃同住,最讓人噴飯的是陳家養(yǎng)著幾百條狗,每次狗狗們吃食,有一只狗沒趕上飯局,其他狗們沒一個動嘴的(太夸張了吧,真可謂仁及禽獸)。 ­

       ­

      一般來說,開國皇帝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嘗盡人世艱險,有很強烈的危機感,對下面提出的一些正確建議也能采納。有次江南一帶大旱,百姓收成大減,而租稅依然很重。李昪問群臣:“朕聽說金陵附近都下了雨,唯獨金陵沒有下,這是為什么?”,這誰能回答上來,都不說話。 ­

       ­

      這時教坊部長(藝人管理機構(gòu))申漸高知道重稅害民,便趁機站出來說:“主子,這問題好回答,雨之所以不來金陵是因為要交稅!崩顣c大笑,下詔免住一些雜稅。 ­

       ­

      李昪為人嚴察,對下頭人的所做所為了如指掌,昇元四年,李昪派一個太監(jiān)頭子去祭廬山,這個太監(jiān)見甩開了皇帝,便大吃大喝起來,花了不少錢。回來復命后,李昪問他:“聽說你很過日子?” ­

       ­

      太監(jiān)自得不已:“奴才平時只吃疏菜。”李昪大笑:“你一路上東家買魚、西家買肉,以為朕不知道?”太監(jiān)立刻紅臉,伏地請罪。最高統(tǒng)治者深居宮中,下面人等打著皇帝的旗號撈油水,黑鍋卻由皇帝背著,象李昪這樣的精明人,哪愿意干這虧本買賣? ­

       ­

      李昪也想追求長生,搜羅一些方士在宮中練丹,想學秦始皇漢武帝(他們也沒長生不老),結(jié)果服藥過度中了毒,很快病倒。 ­

       ­

      南唐昇元七年(公元943年)二月,李昪覺得要走了,便把皇太子李璟叫過來說:““你老爹我辛苦一輩子謀下了這份家業(yè),家里留了七百多萬金帛玉器,夠你們用的了。不要沒事招惹鄰居,守境安民才是上策!崩瞽Z含糊答應。不久李昪病死于昇元殿(與年號同名),終年五十六歲,皇太子李璟順利繼位,尊李昪為烈祖皇帝,改昇元七年為保大元年。 ­

    TAGS: 中國歷史 皇帝 古代帝王
    名人推薦
    • 王曦梁,原名王梁。1978年3月12日出生于江蘇省南通市。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主持人,央視第一跨界女主播。1999年擔任央視電視劇頻道《世界影視博覽》...
    • 陳希真,為清代俞萬春所著古典小說《蕩寇志》(又名《結(jié)水滸傳》)中的人物。
    • 成都笑藝場成立于2010年3月,是一個以表演相聲、小品、清音、竹琴、諧劇、揚琴、金錢板等節(jié)目為主的相聲(曲藝)社團,也是成都乃至四川地區(qū)第一個...
    • 孫譽函,女,9月24日生,大連人,演員。演藝經(jīng)歷是2006中國國際時裝周張肇達時裝發(fā)布會、小筱順子北京發(fā)布會、日本名表展、 韓國世博會、名瑞杯中國...
    • 山口真生,來自日本福岡久留米的偶像派搖滾歌手,同時也是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シド-vocal的主唱。
    • 鄭小山是相聲譜系第七代傳人。著名演員鄭小山、鄭平安是一對親兄弟,哥哥鄭小山今年75歲,弟弟鄭平安67歲,哥倆在陜西曲藝界無人不知,他們從藝五六...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