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七十四代傳人
孔繁霨(1885—1969) 字云生,曾任山東省人大代表、山東省 政協(xié)常委?鬃拥谄呤拇鷮O,屬于孔氏家族滕陽戶,《孔子世家譜》對其事跡有明確記載。1885年出生于 滕縣級索鎮(zhèn)東龍崗村。
投身辛亥革命
早年畢業(yè)于山西武備學堂。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東渡 日本,入陸軍士官學校第八期步兵科學習。同年,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 孫中山進行革命活動。1911年 武昌起義前,奉同盟會東京總部指示回到山西,與 溫壽泉、 趙戴文等人,策動反清軍事行動。武昌起義爆發(fā)后,于10月29日舉行太原起義,獲得成功。
太原起義成功后,山西同盟會會員和參加起義的重要人物在省咨議局開會,決定成立山西軍政府, 推舉孔為參謀部副部長。同年11月4日,清政府委陸軍第六鎮(zhèn)統(tǒng)制 吳祿貞為山西巡撫,令其帶兵入晉,鎮(zhèn)壓革命。吳是革命黨人,他到石家莊后,即派人與山西軍政府聯(lián)系。 閻錫山與吳祿貞在 娘子關舉行會議,決定組織燕晉聯(lián)軍,共同推倒清政府,孔繁霨隨閻錫山參與其事。后因吳祿貞被袁世凱派人刺死,組織燕晉聯(lián)軍的計劃失敗,閻錫山、 溫壽泉分別退至晉北、晉南?追膘G留在太原,擔任閻、溫、山西省咨議局等方面的主要聯(lián)絡人。
追隨閻錫山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閻錫山返太原成立山西都督府,孔繁霨任都督府參謀司司長。1915年,閻錫山設立山西軍事教育團,孔兼任團長。1916年,孔繁霨調任山西第十二混成旅旅長。 1917年7月, 段祺瑞在天津 馬廠組織“ 討逆軍”,討伐 張勛復辟, 電請閻錫山派兵協(xié)助?追膘G奉閻派遣,指揮軍事教育團及步兵5個團進抵北京外圍, 配合“討逆軍”平定了張勛復辟。同年8月,閻錫山將山西第十二混成旅和警備隊擴編為4個混成旅,孔繁霨任第三混成旅旅長。1924年9月 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閻錫山成為交戰(zhàn)雙方拉攏的對象。10月, 馮玉祥發(fā)動 北京政變,囚禁直系首領 曹錕,直軍從 山海關潰退。閻錫山乘機參加反直戰(zhàn)爭,孔繁霨指揮晉軍截斷京漢路,占領石家莊。1926年春,英、日帝國主義撮合直奉軍閥共同“討伐”馮玉祥為首的國民軍。閻錫山亦派兵進攻國民軍,孔繁霨先后任右翼軍指揮和西路軍指揮。同年冬,孔繁霨任第二師師長。
1927年,南京國民黨中央成立國民黨山西省改組委員會,孔繁霨被指派為改組委員。 1928年3月1日,國民黨政府設立軍事委員會,孔繁霨被任命為軍事委員。4月至5月初,國民黨軍 北伐奉魯,占領濟南。5月21日,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在 泰安成立,孔繁霨任委員兼建設廳廳長。1929年12月16日,孔繁霨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參議。
1930年夏,閻錫山聯(lián)合馮玉祥、 李宗仁、 汪精衛(wèi)等勢力舉行反蔣,在北平召開國民黨中央擴大會議?追膘G參加會議,并作為閻錫山的代表,與馮玉祥的代表 薛篤弼等, 赴東北進行動員 張學良參加反蔣的工作。同年9月,閻、馮等反蔣失敗,閻錫山避往大連,孔繁霨回山西經(jīng)商。1935年,閻錫山返回 山西,任國民黨 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追膘G負責接管山西鹽運署,任鹽運使。
回鄉(xiāng)任職
1937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孔繁霨避居重慶經(jīng)商。1941年,國民黨山東省臨時 參議會在 沂蒙山區(qū)成立,孔繁霨出任議長。日本投降后,國民黨山東省第二屆參議會在濟南成立,孔任議員,并曾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清查委員會主任。
策反吳化文、傅作義
1948年秋受解放軍華東野戰(zhàn)軍之托在濟南策反吳化文起義成功。濟南解放后,孔繁霨開始轉到人民革命方面。同年冬,他赴北平,參與策動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 傅作義起義的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孔繁霨先后任濟南市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山東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山東省政協(xié)委員和常委、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民革山東省委員會委員、濟南惠豐面粉公司董事長等。1958年2月被定為 右派分子,后曾被捕。1969年11月3日,孔繁霨在山西病逝。1980年,中共山東省委做出決定,宣布恢復孔繁霨政治名譽。
子女
三子,孔祥琦(民建新疆主委)、孔祥琤(黃埔十九期)、孔祥瑾。五女、孔祥瑛(錢偉長夫人)、孔祥璉、孔祥玲、孔祥瑢、孔祥琬。
女婿錢偉長
孔祥瑛祖籍山東滕縣,是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出身于名門閏秀的孔祥瑛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三十年代她就讀于天津南開女中,初中就和同學創(chuàng)辦《嚶鳴》刊物。 1934年,孔祥瑛考取清華大學文學院,并擔任清華大學?肚迦A周刊》文藝部編輯。 1939年,孔祥瑛取得清華大學文學學士后與錢偉長結為伉儷。 孔祥瑛曾擔任清華附中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