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33年進陽春舞臺科班學藝,工小生,業(yè)師為鐘加昌、金榮水,啟蒙戲為《御碑亭》。
1936年出科后掛頭牌,演出于紹興、寧波、杭州等地。
1940年1月到上海,與竺水招、陳素娥等合作演出于浙東大戲院。
1941年1月21日,農(nóng)歷庚辰年十二月廿四日:“全滬越國紅星十班大會串”舉行。
1945年12月24日,農(nóng)歷乙酉年十一月二十日:為籌募嵊縣善后救濟經(jīng)費,全滬越劇大會串舉行;
此后至1946年,先后與小白玉梅、姚素貞、許金彩等旦角搭檔,曾用樹春越劇團、素春女子越劇社為戲班名稱,演出于大羅天、天潼、恒雅、通商、紅星、萬國戲院,演出以傳統(tǒng)老戲為主。1947年起先后與玉牡丹、魏蘭芳、張茵、王素琴等搭檔,演出于中華、同孚等戲院,劇目以新戲為主。
1949年9月為首組建春光越劇團,任團長兼頭牌小生。
20世紀40年代,大中華唱片公司出版了她演唱的《空谷蘭》唱片1張、她與王素琴演唱的《山河淚》唱片1張。
1950年起與花旦李慧琴、老生田振芳長期合作,主演了陶賢編劇的《花亭會》、《西樓記》、《白羅衫》、《望江亭》、《呂布與貂蟬》等劇目,演于解放、中央、明星、九星等戲院。
1956年奉命率團支援蘭州市文化建設,任蘭州市越劇團團長。主演了《二度梅》、《文成公主》、《紅色醫(yī)生》等劇目,深入到河西走廊的廣大地區(qū)演出,為越劇在西北高原的傳播作出貢獻。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嚴重迫害。
1979年劇團重建,任團長。
1981年率團到上海演出,帶病堅持工作,在排練中突發(fā)腦溢血去世。
演出劇目
1950年起與花旦李慧琴、老生田振芳長期合作,主演了陶賢編劇的《花亭會》、《西樓記》、《白羅衫》、《望江亭》、《呂布與貂蟬》等劇目演于解放、中央、明星、九星等戲院。
1956年奉命率團支援蘭州市文化建設主演了《二度梅》、《文成公主》、《紅色醫(yī)生》等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