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1995年7月 河北大學法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
2、1998年7月 蘭州大學經濟法學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獲法學碩士學位;
3、2004年7月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獲法學博士學位。
教學經歷
1、高度重視本科課堂教學,主要承擔經濟法學、民法學、環(huán)境資源法學等法學主干課程和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教學效果良好;主研的《經濟法概論》于2003年5月獲 河北大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民商經濟法課程體系建設及教學內容改革的實踐》于2004年10月獲河北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2、熱情關注本科學生的學術研究,迄今已指導本科學生在《 河北大學學報》、《甘肅政法學院學報》、《當代法學》等多種刊物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兩名學生先后榮獲河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和一等獎。
獲得的榮譽
積極投身研究生教育,先后為碩士研究生講授專業(yè)外語、債法與合同法、經濟法學專題、部門行政法專題等學位課程。
2004年被中共 河北大學委員會授予“教書育人”先進教職工榮譽稱號。
主持和主研的科學研究項目
1、200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濟法理念研究》(主研人);
2、2004年河北省教育廳社科研究項目《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問題研究》(主持人);
3、2004年 河北大學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收入分配中的法律問題研究》(主持人);
4、2003年 河北大學社科基金項目《社會分配關系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主持人);
5、2002河北省教育廳社科研究項目:《我省環(huán)境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主持人);
6、2001年河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影響市場經濟秩序違法行為研究》(主研人);
7、1999年河北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依法治省的實現(xiàn)途徑研究》(主研人)。
公開出版的教材和學術著作
1、《分配關系的法律調整——基于經濟法的研究視野》(獨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環(huán)境污染損害賠償實務》(合著),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經濟法學》(主編),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環(huán)境資源法概論》(獨著),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5、《依法治省的實現(xiàn)途徑研究》(合著), 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西部開發(fā)與法律制度建設》(合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7、《民法本論》(參編), 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1、《論分配關系中的法律》,《河北法學》2005年第12期;
2、《論分配關系的法律調整機制》,《 河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3、《論中國經濟法的特殊使命及其完善》,《 蘭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4、《社會分配關系的經濟法調整:“需要國家干預說”的具體適用與例證》,單飛躍等:《需要國家干預:經濟法視域的解讀》,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分配關系的法律調整論綱》,《法律科學》2004年第2期;
6、《論國家分配權》,《 河北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7、《論分配關系的稅法調整機制及其完善》,王先林主編:《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第2卷), 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8、《老年弱勢群體的法律救濟》,《學術論壇》2003年第5期;
9、《法律在整頓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中的作用》,《人民日報》2003年8月8日,第9版;
10、《反貧困法律問題研究》,《法律科學》2003年第1期,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3年第2期轉載;
11、《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3年第1期;
12、《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思考》,《經濟論壇》2003年第24期;
13、《西部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的立法完善》,《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2年第6期;
14、《中國經濟法發(fā)展中的國家主義之克服》,《東方論壇》2002年第5期;
15、《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經濟法制的互動關系》,《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16、《西部開發(fā)的經濟法思考》,《 河北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17、《論中國經濟法的訴訟保障機制》,《法學論壇》2002年第2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2年第9期轉載;
18、《西部大開發(fā)與區(qū)域法制建設》,《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19、《論綜合性自然資源立法》,《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1年第1期;
20、《西部開發(fā)中自然資源可持續(xù)利用的法律思考》,《當代法學》2000年第6期;
21、《面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自然資源法與環(huán)境保護法的比較研究》,《 河北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1年第2期轉載;
22、《綜合性自然資源立法——實現(xiàn)自然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基本法律保障》,《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6期;
23、《自然資源法基本原則新探》,《 河北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24、《論現(xiàn)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計劃與計劃立法》,《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25、《論自然資源立法及法律體系構建》,《當代法學》1998年第4期;
26、《自然資源基本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報告》,《 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法理學、法律史學》1998年第9期轉載;
27、《論我國自然資源法制及其立法完善》,《 河北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1年第9期轉載。
學術成果獲獎情況
1、《和諧社會建設中的循環(huán)經濟立法》獲 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2005年年會青年優(yōu)秀論文鼓勵獎(2005年10月);
2、《環(huán)境資源法概論》獲保定市第七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005年8月);
3、《反貧困法律問題研究》獲河北省法學會第七次法學優(yōu)秀成果論文二等獎(2004年12月);
4、《依法治省的實現(xiàn)途徑研究》獲河北省第九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10月);
5、《分配關系的法律調整論綱——兼論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獲 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2003年年會中青年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2003年12月);
6、《論中國經濟法的訴訟保障機制——中國經濟訴訟的反思與重構》獲保定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2003年9月);
7、《整頓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思考》獲保定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200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