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張九鉞
[清](公元一七二一年至一八三0年)字度西,號紫峴,湖南湘潭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六十年,卒于仁宗嘉慶八年,年八十三歲。生有異稟,七歲能詩,九歲通《十三經(jīng)》及史監(jiān)大略。乾隆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歷宰南豐、峽江(乾隆30年7月到任至32年,即公元1765年至1767年。)、南昌,以母憂歸。服闋,歷保昌、海陽等縣,所至有治聲。尋以海陽案牽連落職,遍游嵩、洛、偃、鞏間。舉生平磊落抑塞之氣,一泄之于詩。畢沅重其名,迎之節(jié)署,集名流為東坡生日修祀。酒再巡,九鉞援筆為長歌,四座嘆服。晚歸湘潭,主昭潭書院。九鉞詩文宏博,才名震一時。詩學(xué)太白,得其真氣,落想浩然。年十三,登采石磯賦長歌,人呼為太白后身。又嘗為良鄉(xiāng)居民賈戶作凱旋牓帖千余紙,一夕而就。所著有《陶園文集》八卷,《詩集》二卷,《詩余》一卷,《歷代詩話》四卷,及《晉南隨筆》、《峽江志》、《偃師志》、《永寧志》、《鞏縣志》,均《清史列傳》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