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段宏,一作殷容。最初在王太后兄蓋侯王信身邊做事,后來官至九卿之中尉。曾作為漢朝使者兩次到達淮南國宣布中央命令與調(diào)查劉安,應付有度,淮南王父子曾策劃刺殺段宏,但并未實施。
段宏與當時直言敢諫之名臣汲黯同為濮陽人,生卒日不可考。史書記載較少。
相關(guān)史料
后張湯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居淮陽十歲而卒。卒后,上以黯故,官其弟仁至九卿,子偃至諸侯相。黯姊子司馬安亦少與黯為太子洗馬。安文深巧善宦,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昆弟以安故,同時至二千石十人。濮陽段宏始事蓋侯信,信任宏,官亦再至九卿。然衛(wèi)人仕者皆嚴憚汲黯,出其下!稘h書·張馮汲鄭傳》。
卒后,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諸侯相。黯姑姊子司馬安亦少與黯為太子洗馬。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昆弟以安故,同時至二千石者十人。濮陽段宏始事蓋侯信,信任宏,宏亦再至九卿。然衛(wèi)人仕者皆嚴憚汲黯,出其下!妒酚·汲鄭列傳》
遣漢中尉宏即訊驗王!怪形竞晟馄渥铮P以削地。——《漢書·淮南王傳》
中尉趙禹為少府。中尉殷容!稘h書·百官公卿表·元朔五年·中尉》
“中尉宏”、“段宏”、“殷容”實一人考
在《史記》與《漢書》的淮南王傳中都提到了漢朝使者為“中尉宏”。“中尉宏”出使淮南國在元朔五年(西元前124年),這一年他兩次出使淮南,第一次受武帝之命“訊驗”淮南王,表面是為斥責劉安父子阻止雷被加入漢軍一事,實際目的在于暗中調(diào)查雷被所言淮南王謀反一事。第二次出使淮南則是傳達朝廷削淮南國兩縣的詔令。由于淮南王父子擔心東窗事發(fā),兩次都曾策劃過,一旦發(fā)現(xiàn)皇帝是派“中尉宏”來調(diào)查淮南是否謀反,即刺殺“中尉宏”。這兩次策劃刺殺之事后來都被劉安不肖孫劉建向漢朝告發(fā)!爸形竞辍痹诨茨贤跻话钢械幕顒觾H止于此,兩年后淮南王東窗事發(fā)時,史料并未有“中尉宏”參與處理的記載。即,可以確定“中尉宏”在元朔五年擔任或擔任過中尉。但僅能確定此年。
今考,今本《漢書·百官公卿表》中,并無中尉名宏,且元朔五年正好為表中記載有人事變動的一年:“中尉趙禹為少府。中尉殷容”。即這一年,中尉趙禹被遷為少府,由殷容來繼任中尉。而中尉一職的下一次人事變動則為兩年后的元狩元年(西元前122年,此年淮南王東窗事發(fā)):“中尉司馬安”。即此年司馬安代替殷容任中尉。由此看來,則元朔五年,“段宏”似乎不可能為中尉。據(jù)汲黯傳,段宏曾官至九卿,然而考武帝一朝,九卿中并無段宏此人,亦無人名宏。如此,似乎漢書百官表與汲黯傳互相矛盾。
然而,細察之下不難發(fā)現(xiàn),“殷容”與“段宏”,繁體字皆同簡體,這兩個名字中兩個字的字形出乎意料都非常接近,于是這就形成了一種可能:“殷容”與“段宏”,實為同一人。經(jīng)筆者考證,這一可能幾乎可以確定為事實。其證如下:
一:“殷容”與“段宏”,繁體字皆同簡體,這兩個名字中兩個字的字形出乎意料地都非常接近,則“殷容”即“段宏”的可能性不小。史書在傳抄過程中,產(chǎn)生衍誤是必定會發(fā)生的事。今本《史記·汲黯傳》中記載此人名為“段宏”,然而,《史記索隱》作者司馬貞見到的卻并非“段宏”,他在“濮陽段宏”后注:“段客,案:漢書作段宏”。即唐代司馬貞作《史記索隱》時所選用的史記版本,此人之名作“段客”。由此可見,史記不同版本在此人名字書寫上并不統(tǒng)一,如今亦無法確定此人真實姓名命究竟為“段客”還是“段宏”、“殷容”。這一點,更增加了其名字被傳抄錯誤的可能性,因至少有一種被司馬貞所選用的優(yōu)質(zhì)史記版本稱其為“段客”。
二:在元朔五年“殷容”任中尉這一年,發(fā)生了另一件“巧合”之事,漢書百官表記載:“主爵都尉汲黯為右內(nèi)史”。據(jù)汲黯傳,可以確定段宏與汲黯關(guān)系密切。兩人為同鄉(xiāng),汲黯死后,武帝哀憐,于是擢升汲黯的親人數(shù)人,其中就包括了段宏,段宏也因此第二次入朝擔任九卿之職。確定了段宏與汲黯極為親密的關(guān)系,那么在元朔五年,與汲黯同時被漢武帝拔擢為九卿的“殷容”,與和汲黯關(guān)系密切的同鄉(xiāng)段宏為同一人的可能性也就相當大了。
三:在《史記》與《漢書》的淮南王傳中,皆明確稱漢使為“中尉宏”,除非班固信息缺漏,未能將一位曾在元朔五年趙禹卸任后,殷容上任前,短暫擔任過中尉且名宏之人記錄在案,否則,元朔五年,漢朝中尉只能是趙禹或殷容,趙禹顯然不可能,則足以確定“中尉宏”即“殷容”。
關(guān)于段宏在元狩元年被罷免中尉一職的原因,筆者在此也提出不成熟的意見,即元狩元年,淮南王謀反案東窗事發(fā),淮南王勢力被漢朝一網(wǎng)打盡,而中尉段宏因兩年前出使淮南時,受命“訊驗”淮南王是否如雷被所言謀反,但卻不僅未能搜羅到淮南王謀反的證據(jù),更未能及時察覺出淮南王謀反的端倪而及時上報天子,有辱皇命,并給漢室?guī)聿粶y之隱患,故罷其官。
影視角色
《大漢賢后衛(wèi)子夫》(又名《衛(wèi)子夫》)劇中角色,由徐正曦扮演。
瀟灑俊逸、秉節(jié)持重、忠君愛國,智謀出眾,對衛(wèi)子夫情深意篤,總是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出現(xiàn),為了她的安危,出生入死,不離不棄,癡情感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