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伯玉(生卒年不詳),字寶臣,莆田后埭(今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勝利街)人,鄭露之后裔。
-
沈兆涵(1855-1941),江蘇崇明人(今上海市崇明人),是沈心海的原名。原名涵,又名兆涵,錢慧安入室弟子
-
景翩翩,原名遙,一說雙文,字三昧,一作驚鴻,明末建昌曲妓。祖籍蘇州或揚(yáng)州。書香門第獨(dú)生女,受父親薰陶
-
凌震(1235~1315年),男,字國威,號雷門,番禺縣東圃宦溪鄉(xiāng)(今天河區(qū)前進(jìn)街宦溪村)人,原籍福建莆田。
-
活女,即完顏活女;钆,年十七從攻寧江州,力戰(zhàn)創(chuàng)甚,扶出陣間。太祖憑高望見,問之,是婁室子,親撫慰賜
-
周雷,明代人,生于蘇州、無錫地區(qū)(今屬江蘇),此為周雷制作的作品,尚不完整,十分殘缺。[明]蘇州、無錫
-
王懿,男,字仲德,約出生于東晉廢帝太和二年(367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太原祁(今山
-
鮮于璜(44—125),字伯謙,東漢漁陽郡雍奴縣人。鮮于璜初舉上郡孝廉后,曾為度遼右部司馬、贛榆令、太尉
-
譚布,男,天聰初,為巴牙喇甲喇章京。五年,從伐明,圍大凌河城,城人出樵采,率先邀擊,斬三人,俘二人,
-
秦嘉,字士會,男,隴西(治今甘肅 臨洮)人。東漢 詩人;傅蹠r(shí),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jì)簿使赴洛陽,被任為
-
溫憲,唐代詩人,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是晚唐著名文學(xué)家、國子助教溫庭筠的獨(dú)子!度圃姟肥掌湓娝氖
-
杜宗敬[唐]文宗(八二七―八四o)時(shí)畫工,工釋像、樓臺、人物、山林、花鳥。白居易畫西方禎記云:“居易當(dāng)
-
緋衣女郎,隋唐五代人,名字不詳,只因身穿緋色衣裳,才叫緋衣女郎。唐末干戈迭起,強(qiáng)藩割據(jù)稱雄,更延胡馬
-
喻樗,南宋時(shí),為人性直好議論,趙鼎與語奇之,薦授秘書省正字。
-
鄭凈持,女,本是唐玄宗時(shí)霍王爺家的歌舞妓,因容貌秀美被霍王爺納為侍妾。就在鄭凈持身懷六甲之時(shí),“安史
-
賈諒(1387─1439),男,字子信,先祖博平人,官拜都察院右都副御史。賈諒自幼天資聰慧,少年入館刻苦讀書
-
約瑟芬·塔斯茜爾,1763年生。西印度群島東面,有個(gè)叫馬爾代夫的小島。從1635年起,小島就成了法國的領(lǐng)地。
-
趙阿哥潘(生卒年不詳),熙河節(jié)度使阿哥昌之子。事親以孝聞名。從小習(xí)弓馬騎射,父亡后,隨元憲宗攻宋伐蜀
-
賴世超(1750年-1832年),男,深圳大鵬人,三代五將之一。少年家境貧寒,十五歲隨民間藝人習(xí)武,十六歲在
-
阿術(shù)魯,男,蒙古氏。太祖時(shí),命同飲班朱尼河之水,扈駕親征有功,命領(lǐng)兵收附遼東女直,還,賞金甲、珠衣、
-
李景遷(919年-937年),字子通,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誥)次子。生前隨義祖父徐溫姓,為徐景遷。9
-
屈秉筠(1767-1810),清代女文學(xué)家。江蘇常熟人。一作秉鈞。字宛仙,一作婉羅。保鈞妹,隨園女弟子。適昭
-
館陶公主,姓李,名不詳。中國唐朝唐高祖李淵第十七女,生母不明,生卒年不詳。李淵封她為館陶公主,把他嫁
-
孫嵩(1238~1292),字元京,休寧(今屬安徽)人。次皋兄。以薦入大學(xué)。宋亡隱居海寧山中,自號艮山。有《
-
張弘范(1238-1280),字仲疇,涿州定興(今屬河北)人,元大將。
-
黃宗臣,字我臣,號鄰?fù),明代即墨(今山東省即墨市)人。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人,善詩工畫,著有《淡心
-
尚元(1528—1572):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5代國王,1556—1572年在位。
-
景日珍,男,清康熙三十年(1691) 第3甲36名,清代康熙年間資政大夫、禮部侍郎景日珍。景日珍(1661年—1
-
苫徹拔都兒,欽察人。初事太宗,掌牧馬。從攻鳳翔,戰(zhàn)潼關(guān),皆有功。后從大將速不臺攻汴京,金人列木柵于河
-
熊偉,字彥卿,生卒年不詳,明代宣府前衛(wèi)(今張家口宣化)人。熊偉自幼苦讀史書,勤奮自勉。弘治八年(149
-
安邑坊女,唐朝時(shí)期巴陵(今湖南岳陽)一帶的女子,生卒年月及事跡皆不詳。
-
鄭舜功,新安人(今徽州),名字在明史中僅出現(xiàn)過一次,曾作為“大明國客”的身份于嘉靖三十四年出使過日本
-
字照鄰,宋朝人。祖父為蕭固,父親為蕭增。
-
劉文秀,早年一直追隨張獻(xiàn)忠,大西國建立后,受封為撫南將軍,與孫可望、李定國、艾能奇并稱為四將軍。獻(xiàn)忠
-
字休業(yè),瑯邪 臨沂人也。 高祖翹之,晉光祿大夫。素少有志行,家貧母老。初為廬陵國侍郎,母憂去職。服闋,
-
張大鏞(1770~1838)清藏書家。字聲之,號鹿樵。江蘇常熟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舉人,官內(nèi)閣中書,升侍
-
李靜訓(xùn)(600年-608年),字小孩,隴西成紀(jì)人,曾祖父李賢,祖父李崇,父親李敏,外祖母為北周太后楊麗華。
-
李密(224—287年),本名李虔,字令伯,犍為武陽(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qū))人。西晉初年大臣。幼年喪父,由
-
山部赤人,日本萬葉時(shí)期詩人。官名宿禰。生卒年無考,大約當(dāng)藤原、奈良二朝,即我國唐中宗時(shí)人。
-
周飲冰(190l一1941),原名周涓,浙江平陽人。1935年加入 中國共產(chǎn)黨。
-
耿舒,生卒年不詳,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省興平市東北)人,耿況之子,耿弇之弟,東漢將領(lǐng)。隨父兄歸順劉秀之后
-
僧仲殊即僧揮,男,字師利,俗姓張氏,名揮,北宋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曾舉進(jìn)士。其妻曾下藥毒害他,遂棄
-
越國公(楊素),男,544年生,中國古代爵位,最初是北周設(shè)立的,本是皇室爵位,低于郡王爵。隋朝開始封功
-
凌君如,女,宜賓人,丈夫劉文彩一生共娶了5個(gè)女人,發(fā)妻呂氏,正室楊仲華,姨太太凌君如、梁慧茹、王玉清
-
周秀英?(約1835—1855),亦作?周秀成,?江蘇省青浦白鶴塘灣(今?上海青浦)人,清末上海?小刀會起義著名女
-
林普晴(1821-1873年),女,字敬紉、俊蘭,林則徐次女,嫁沈葆楨。清咸豐五年(1855年)葆楨守九江,六年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
-
蔡蒙吉(1245-1276),梅縣松源金星村人,南宋愛國詩人,抗元英雄,著名社會活動家。12歲中進(jìn)士,被時(shí)人譽(yù)為
-
何鑒,古作何鑒(1442~1522),字世光,號五山,浙江新昌人(今屬紹興市)。
-
曹壽(?——公元前131年)平陽侯,是漢初丞相曹參的曾孫,曹參(音cān,?—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漢族
-
李用,東莞人 (生卒年末詳),字叔大,號竹隱,東莞篁村白馬鄉(xiāng)人(現(xiàn)東莞市南城區(qū)白馬社區(qū))。李用最初從事
-
爾朱兆(??~533),字萬仁,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契胡族,爾朱榮從子 ,南北朝時(shí)期北魏將領(lǐng)。官至柱國大
-
何瑭,[明](公元1474年至1543年)字粹夫,號柏齋,又號虛舟,世稱柏齋先生。官至南京右都御史。懷慶府(今
-
李完用(???),男,1858年—1926年,朝鮮王朝后期大臣,朝鮮日治時(shí)期的貴族,被當(dāng)今朝鮮和韓國視為頭號賣國
-
周述學(xué),明末學(xué)者,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字繼志,號云淵子,精歷學(xué),撰《中經(jīng)》,用中國之算測西域之古,
-
西漢武帝時(shí)期大臣,原姓高,名文悅,后避漢文帝的寵妾名,稱段宏與當(dāng)時(shí)直言敢諫之名臣汲黯,為同鄉(xiāng)濮陽人,
-
莉薇婭·杜路莎·奧古斯塔(Livia Drusa Augusta)、莉薇婭·杜路希拉(Livia Drusilla)或朱莉婭·奧古斯
-
丹陽公主,唐高祖十五女,母不詳。丹陽公主下嫁薛萬徹。薛萬徹蠢笨,公主羞愧難當(dāng),不與他同席而坐數(shù)月。唐
-
令狐整,生于513年,本名延。敦煌(今屬甘肅)人,祖籍令狐(今山西省猗氏縣),北周大將軍。世為西士冠冕,
-
韓淲(1159—1224)字仲止,號澗泉,韓元吉之子。嘗官判院。淲以詩鳴當(dāng)世,與趙蕃(號章泉)齊名,號“二泉
-
維特魯威是公元1世紀(jì)初一位羅馬工程師的姓氏,他的全名叫馬可·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古羅馬
-
即上杉景虎(1554年-1579年4月19日、天文23年─天正7年3月24日),是日本戰(zhàn)國時(shí)代的武將,正室為上杉謙信姐
-
王世積,卒于599年,隋闡熙(治今陜西靖邊西)新因人。在北周有軍功,拜上儀同。北周末,從韋孝寬擊尉遲迥,
-
邢巒(公元463—514年),男,字洪賓,河間鄚(今任丘)人。南北朝時(shí)期北魏名將。延昌三年(公元514年),邢
-
李圓通,男,漢族,京兆涇陽人也。父景,以軍士隸武元皇帝,因與家僮黑女私,生圓通。景不之認(rèn),由是孤賤,
-
漢靈帝劉宏(156年-189年),生于冀州河間國(今河北深州),東漢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中平
-
程矞采(1783年(癸卯年)-1858年),初名新勝,字靄初,又字晴峰。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今屬南昌市)人,
-
麥鐵杖(574年—612年),南雄百順人(亦說始興江口或重慶潼南)人,生活于陳朝和隋朝期間。青年時(shí)即勇敢,
-
林懷部,山東省東平縣宿城人,上海青幫頭目之一—張嘯林貼身保鏢。林懷部早年系上海法租界一名巡捕,因違規(guī)
-
薛胄,字紹玄,隋河?xùn)|汾陰(今山西萬榮縣西南寶鼎)人,生卒年不詳。薛胄出生于一個(gè)官僚家庭,父薛端,仕北周
-
邊鎬,小名康樂,生卒年不詳,江寧人。五代時(shí)南唐著名將領(lǐng)。
-
楊乃武(1841—1914),字書勛,一字子釗,因排行老二,人稱楊二先生。浙江余杭人。同治年間的舉人。1873年
-
魏襄王(?─前296年),漢族,姬姓,魏氏,名嗣,一名赫。魏國第4代國君。前318年—前296年在位。。魏惠王之
-
張光翰,卒于967年,遼州榆社(今屬山西)人。北宋初期將領(lǐng),開國功臣之一。祖父張簡,唐檢校尚書左仆射,這
-
邢君牙(722-798),男,唐將領(lǐng),瀛州樂壽人。少從軍于幽薊、平盧,以戰(zhàn)功歷果毅折沖郎將,充平盧兵馬使。安
-
王子清(1903.05.07~1938),河北磁縣岳城鎮(zhèn)人,1921年底,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河北籍革命烈士 、中共磁縣黨組
-
懿德太子(682年-701年),本名重照,避武后諱改為重潤,為皇太子時(shí),生于東宮,高宗非常喜歡他,滿月時(shí),
-
膠鬲(jiāo gé)正是孟子所謂“舉于魚鹽之中”的人(詳見《孟子·告子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
邵煥(生卒年待考),男,宋朝淳安人(今浙江淳安),少年神童。宋真宗命賦《春雨》詩,立就,時(shí)年10歲。
-
王彥升(917—974),字光烈,北宋開國功臣,宋太祖的心腹將領(lǐng)之一。前蜀人。以善擊劍,外號“王劍兒”。后
-
洪天錫(1202—1267年),字君疇,號裕昆,又名陽巖。泉州石獅后廳人。生于宋嘉泰二年(1202年)。年少好學(xué)
-
元代文學(xué)家。字日湛,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高安市楊圩鎮(zhèn)睱塘周家)人。自幼作詩。
-
狄君厚,是元代雜劇作家,平陽人,作元劇《晉文公火燒介子推》。
-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zhèn)人。中國現(xiàn)代畫家、美術(shù)教育家。曾留學(xué)法國學(xué)西
-
鐘惺(1574年-1624年),字伯敬,一作景伯,號退谷、止公居士,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皂市)人。明朝文學(xué)家、
-
鄭經(jīng)(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鄭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昵稱“錦舍”,籍貫福建泉州,臺
-
鄭和(1371年 1433年),原名馬三寶,回族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監(jiān)。鄭和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航
-
鄒容(1885~1905)中國清末資產(chǎn)階級革命派的宣傳家。原名紹陶,又名桂文,字蔚丹(威丹),留學(xué)日本時(shí)改名
-
趙統(tǒng)(生卒年不詳),是三國時(shí)代蜀漢名將趙云的長子。《三國志》記載趙云死后趙統(tǒng)繼承趙云爵位,被任命為虎
-
趙括(?-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zhàn)國時(shí)期 趙國人,趙國名將 馬服君 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
-
趙姬(―前228年),秦始皇生母,秦莊襄王夫人,趙國邯鄲人。原為呂不韋姬妾,被呂不韋獻(xiàn)給秦國質(zhì)子異人,于
-
趙聲(1881—1911)原名毓聲,字伯先,號百先,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大港鎮(zhèn)人。民主革命黨人。清末著名革命家
-
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三國時(shí)期蜀漢名將。追隨劉備,功績卓著,有勇有謀,善始善終,卒于公元229年,追
-
諸葛誕(?-258年),字公休,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后期曹魏的重要將領(lǐng)。諸葛豐之后,諸葛亮和諸
-
諸葛均,諸葛亮之弟,長水校尉,瑯邪陽都(山東沂南)人。自幼和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叔父死后,與
-
終 軍(約前133~前112) 字子云。
西漢濟(jì)南人。
少年時(shí)代刻苦好學(xué),以
博聞強(qiáng)記、能言善辯、文筆優(yōu)美
-
章士釗,字行嚴(yán),筆名黃中黃、爛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湖南長沙人,1881年3月20日生。高級民主人士、
-
恪順皇貴妃(1876年—1900年),即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滿洲鑲紅旗人,光緒帝妃嬪,也
-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
-
張飛(?-221年),字翼德(正史中字益德,小說《三國演義》里為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