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朱鴻

    朱鴻

    朱鴻,男,漢族,一九六〇年古歷九月十九日出生,陜西長安人。著名作家。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寫作學會副會長。首屆冰心散文獎和第二屆老舍散文獎獲得者。民進成員,F(xiàn)執(zhí)教于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生導師。


    基本內(nèi)容

      朱鴻,男,漢族,一九六〇年古歷九月十九日出生,陜西長安人。著名作家。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寫作學會副會長。首屆冰心散文獎和第二屆老舍散文獎獲得者。民進成員。現(xiàn)執(zhí)教于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生導師。

      1984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政教系。歷任陜西人民出版社、華岳文學出版社、太白文藝出版社編輯。198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2003年作為西安杰出青年代表參加“中國南京世界古都博覽會杰出青年論壇”并發(fā)表演講。

    作品榮譽

      出版散文集二十余種,具代表性的有《西樓紅葉》《關中踏夢》《藥叫黃連》《西部心情》《夾縫中的歷史》和《關中是中國的院子》。其中,《西部心情》一書榮獲首屆冰心散文獎,并為中國青少年素質(zhì)發(fā)展論壇工作委員會推薦讀物、中國青少年讀寫大賽指定讀本;《夾縫中的歷史》一書為“上海著名中學師生推薦書系——影響我高中時代的一本好書”,曾列上海書城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關中是中國的院子》一書榮獲首屆陜西圖書獎;《大德之旅》榮獲第二屆老舍散文獎;《不沉》入選中學語文教科書;《輞川尚靜》入選高職語文教科書,并被中央電視臺拍成電視散文播出。

    主要著作

      01.陜西作家散文叢書《朱鴻散文選》,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西安)1989年7月

      02.《愛之路》,陜西旅游出版社(西安)1990年5月

    朱鴻

      03.“又一村”叢書《西樓紅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1991年2月

      04.《白原》,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1993年8月

      05.中國西部文學叢書《關中踏夢》,四川文藝出版社(成都)1994年4月

      06.中國西部散文叢書《歌以解憂》,中國工人出版社(北京)1996年1月

      07.《藥叫黃連》,陜西人民出版社(西安)1997年3月

      08.西風烈文叢《放棄》,太白文藝出版社(西安)1998年1月

      09.“又一村”叢書《西樓紅葉》(第二版),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1998年6月

      10.重讀大時代系列《夾縫中的歷史》,東方出版中心(上海)2001年2月

      11.希望書庫《西部心情》(中國青少年素質(zhì)發(fā)展論壇工作委員會推薦讀物、中國青少年讀寫大賽指定讀本),陜西人民出版社(西安)2001年6月

      12.東方文化大散文原創(chuàng)文庫《夾縫中的歷史》(第二版),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上海)2004年1月

      13.文匯原創(chuàng)叢書《大時代的英雄與美人》,文匯出版社(上海)2006年6月

      14.《西樓紅葉》(第三版),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2006年8月

      15.上海著名中學師生推薦書系——影響我高中時代的一本好書《夾縫中的歷史》(第三版),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上海)2006年1月

      16.《西部心情》(第二版)(首屆冰心散文獎圖書大獎、中國青少年素質(zhì)發(fā)展論壇工作委員會推薦讀物),陜西人民出版社(西安)2006年8月

      17.聰明看歷史系列叢書《創(chuàng)造時代的英雄美人》,聯(lián)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臺北)2007年7月

      18.《人生的愛與智》,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2007年8月

      19.《關中是中國的院子》,三秦出版社(西安)2009年2月

      20.《希臘神話:諸神的命運交響曲》,陜西出版集團、陜西人民出版社(西安)2010年5月

      21.《關中:長安文化的沉積》,商務印書館(北京)2011年6月

      22.《歷史的星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北京)2012年4月 

    相關評論

      朱鴻:感受文學的力量

      ◎本報記者 李向紅

      朱鴻十分欣賞柳青的名言:“作家是以60年為一個單元的!卑粗禅櫟睦斫,一個作家歷經(jīng)60年才能世事洞明,一個作家的作品經(jīng)過60年的傳播才會水落石出。曹丕說:“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币虼酥禅櫿J為,柳青所論是建立在曹丕的標桿上的,所以朱鴻之感,顯然也建立在曹丕的標桿上。如果作家僅僅是為稻高梁謀,那么豎子不足與謀了。

      19 歲,大學校園

      1979年朱鴻19歲。這一年是他人生的分水嶺和轉折點,因為這一年他考上了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的種子是什么時候播下的,朱鴻自己也茫然。不過他屬于那種早慧的人,少年他就讀了一些神話、故事、小說。他知道了牛郎和織女,知道了小英雄雨來,大地主劉文采,知道了少劍波,梁生寶,也知道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朱鴻有無日不讀書的習慣,也許此習慣就是在小學和中學時養(yǎng)成的。但什么時候想當作家,他卻不清楚。朱鴻覺得當作家的理想一旦產(chǎn)生,便像脫膛的子彈一樣沿著只有自己知道的軌道向前走,不能半空落下,也不能半途回頭。父親曾經(jīng)有意讓他接班去工廠他否定了;數(shù)學老師曾經(jīng)讓他考理科,因為理科比文科招生多,他也否定了。他堅定的想法是:考文科深造而寫作,考不上大學一邊種地一邊寫作。那時候他還不認識陶淵明,不知道一邊種地一邊寫作是陶子的生存方式。

      進入陜西師范大學改變了朱鴻的命運,然而苦惱的是,他并沒有在中文系讀書是政治教育系把他錄取了。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寫作不能放棄。隨之,他有選擇地到中文系去聽課并學習寫作散文。這一寫作不可收束一口氣寫作了20多年。朱鴻記得,他的處女作是在1981年1月2日西安晚報副刊發(fā)表的,那是此報恢復副刊之后的第一個版面。除了在書中結識魯迅、周作人、莫泊桑、普希金、契訶夫、海明威、泰戈爾、川端康成、托爾斯泰這些大家之外,他還幸運地認識了作家侯雁北、劉明琪和劉路,當時他們都在中文系任教。劉路還介紹他認識了賈平凹和路遙。1984年大學畢業(yè)他被分配在陜西人民出版社當文學編輯。

      29 歲,田野的沉想

      29歲這一年,又是朱鴻的分水嶺和轉折點。他有一個習慣,重大決擇都要到田野去作出。因此有空兒他就出去,神禾原,樊川一帶,渭河北岸,灞河之濱……他到處走。29歲他把寫作確定為自己的生存方式。

      朱鴻說,他終究會寫作小說的,然而還是先以寫作散文為主。突破不易創(chuàng)新更難。他通過三條路而行:一是讀書,其既可觸摸圣賢的靈魂,又能借鑒他們的藝術形式。二是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朱鴻好思,他覺得思想就像刀刃會越磨越亮,磨就是思想。三是在自然與人類文化遺產(chǎn)之間熏陶。29歲以后的那幾年,對朱鴻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在20世紀90年代,很多作家都變了流俗或棄文經(jīng)商。朱鴻自豪的是,他既未改其志,也沒有迎合市場寫作增添財富。他深深地潛入寫作之中,清苦而辛勞!耙缓勈,一瓢飲,在陋蒼,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孔子對顏回之褒,朱鴻愿意向顏回學習。

      朱鴻讀大學時曾經(jīng)向西安名士李正峰先生表示,30歲之前出版一本散文集。朱鴻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29歲那年出版了自己的書,而且29歲之后,寫作巍然,成果累累:《朱鴻散文選》1989年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稅壑贰1990年陜西旅游出版社!段鳂羌t葉》1991年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栋自1993年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蛾P中踏夢》1994年四川文藝出版社!陡枰越鈶n》1996年中國工人出版社!端幗悬S連》1997年陜西人民出版社!稄埩颊撝·中國當代青年散文家八人集》1997年敦煌文藝出版社!斗艞墶1998年太白文藝出版社。

      39 歲,一間小屋

      東方出版中心是這樣介紹它所出版的一本書的:“《夾縫中的歷史》是作者對兩千余年的中國文化,對在夾縫中喘息的中國人,對被扭曲、扼殺的人性,進行的一次深刻而痛苦的反省……全書以嶄新的視角,從歷史、文化、制度等方面,回溯了幾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大時代下人文精神堅韌的嬗變和各個層面中國人的生存景觀!贝藭呀(jīng)再版三次重印四次,并在2006年榮登上海圖書暢銷書排行榜。

      至今,朱鴻仍清晰地想得寫作此書的情景。他在陜西三資學院借了一間房,整整數(shù)月時間里整個樓道就他一個人。這個階段是他讀書量最大的階段,所作筆記數(shù)十本。在學生灶上用餐,學生睡了他還讀書寫作著。冬夜寒冷他用一個爐絲三斷的電爐子取暖。孤獨得難耐之際他就在學院后園的樹下吶喊……為了寫作這本書,朱鴻赴山東曲阜感受孔子故園;走河北易縣體驗荊軻刺秦;進山西洪同入蘇三監(jiān)獄;盤桓故宮想明思宗之絕望;上山海關察吳三桂之心態(tài)……這本書出版之后,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為朱鴻召開了研討會,反晌強烈。

      然而朱鴻毫不得意,反而充滿憂患。他認為作家應該思想者化,要滿足受眾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要給作品滲透先進文化的元素,要閃爍藝術之光。作家在本質(zhì)上是求索者也是孤獨者,作家一旦成為名星他就開始衰落,他想堅守一種狀態(tài)。朱鴻說:“過去的一切都是準備,我真正的寫作,將從49歲開始!”朱鴻向記者透漏了一個消息:打算以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社會生活為背景寫作小說,并且一直在準備著。他已經(jīng)對近百位當事人進行了訪談,南北奔走東西尋覓在所不惜。他搜索了大量的文檔樂此不疲。工作很難好在得到校領導的鼓勵,更感動的是還給了他科研經(jīng)費。

      大約從1999年開始朱鴻就一直有一個想法,想找一個地方安心寫作。他非常感謝母校,陜西師范大學以人才引進的方式,調(diào)朱鴻先在新聞與傳播學院執(zhí)教,后又轉文學院執(zhí)教。朱鴻說校領導和院領導都非常支持他的寫作,為他創(chuàng)造了最佳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朱鴻對此充滿了虔誠的感謝,他一點也不愿意辜負自己的支持者和幫助者,他說,他當然會努力。

     。ū疚脑蛾兾魅請蟆2007-11-11第3版)

      用思辨的聲音撞擊讀者心靈

      ——讀朱鴻散文之感受

      ◎陳忠實

      生活形態(tài)里的朱鴻,彬彬有禮,喜眉善目,見人說事先笑后開口,中規(guī)中矩,起坐謙謙,既顯傳統(tǒng)禮儀又呈現(xiàn)代文明的行為舉止,無論熟人老友無論生人陌客,都會感覺一種禮敬的親和。我不記得和他相識相交多少年了,從未見過他矜持作態(tài)拿腔擺調(diào)的姿態(tài),更沒有縱橫張揚故顯不羈的浪漫行狀。如果以此而判斷他是循規(guī)蹈矩順和順溜的人,就大錯特錯了,而我在最初結識他的幾年里,就停留在這種表象的印象中。后來聽到朱鴻的一則軼聞,說他在北京出差時邂逅一位吉林姑娘,單憑一面之交就陷入神不守舍萬念俱不成念的癡迷狀態(tài),乘火車搭汽車兼著步行,一路風餐露宿打問到長白山里的一個散落的村寨,終于再會了一面再看了幾眼。我向他證實這件傳聞,他坦然備細敘述了一路的艱辛和一路的堅定:“我就想再看那娃一眼。太美了。過去從未見過這么美的女娃,后來也再沒碰到過!

      長白山里的那個女娃,無疑是朱鴻審美視角里的女神。他便不顧囊中羞澀,不管行政機關管理的條律,更不在乎道德規(guī)范市井議論種種,徑直追尋理想中的女神去了。那種勇氣和堅定,后來就使我不僅更深地理解了他內(nèi)在的個性氣質(zhì),也使我聯(lián)想到他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以及獨稟的文字氣象,如同追尋長白山女娃一樣,以獨立特行不管不顧的專注和自信,追尋精神和心靈世界的文學之神。

      我的最強烈最突出的閱讀感受,是朱鴻的思辨,確鑿感受到思考和思辨的力量,常常受到撞擊,乃至震撼。在朱鴻的縝密而又敏銳的思辨文字里,我的直觀感覺總是受到一種理性激情的催發(fā);催發(fā)人走向陌生而又新鮮的認識境地,擴展精神視鏡,又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心理沉靜!端抉R遷之殘與蘇格拉底之死》和《在馬嵬坡透視玄家貴妃之關系》,以及他諸多論說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篇章,顯示著他不同凡響的思辨的這一聲。在前人和當代作家反復寫過的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身上,當作者無可回避的難事,必須翻出哪怕一點一滴屬于自己的獨特的發(fā)現(xiàn),不然就很難避免被湮沒進成堆成捆的同類題材的字紙里。想想楊貴妃,我曾在馬嵬坡的土場前徘徊;想想司馬遷,我也攀爬過陡如天梯的石階叩拜過,終于沒有多出一個字來,就在于翻不出浩如煙海的既有文字的包圍。我對朱鴻思辨力度的欽佩,即由此而發(fā)生。他沒有在已有既成的觀念上停留,沒有重復別人的吟誦;他的思維不是順著通常的流向留下來,而是呈現(xiàn)著逆向和側偏的反詰;他把同時代的東方的封建中國和西方的希臘橫向陳列,又把兩千多年前的社會法則與當代生活縱向豎剖,縱橫捭闔,參照解析,直抵各個位置上的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脈象和率動,顯示出思考的新鮮和思辨的力度,震撼和撞擊讀者心靈的效果就自然地發(fā)生了。朱鴻思辨的聲音,跳出了通常所見的幾乎千篇一律的思想之呻吟,那種甚為得意的平庸,自戀自賞乃至自吹里的蒼白和膚淺,無一不是在自我欣賞的幻覺里瞬間枯萎。朱鴻引發(fā)讀者廣泛的心理呼應,當是對他思考思辨的最美好最合理的回報,也是對思想者朱鴻繼續(xù)思考思辨歷史和現(xiàn)實的激勵。我因此而獲得自信,不要以為現(xiàn)時的生活只時興熱銷軟綿綿肉嘟嘟的東西,有硬質(zhì)有力度的思想肯定引發(fā)生活深層的強大呼應。

      即使個人生活體驗的散文,依然可以感到思辨的色彩。朱鴻出生并生活在農(nóng)村,他沒有沉溺于苦難的訴敘,而依然是對現(xiàn)實的考問和思辨。即如《一臂之力》這篇頗類似魯迅先生《一件小事》的生活小事,稍微粗疏就成過眼煙云了。魯迅從車夫身上發(fā)現(xiàn)了偉大,也照出來自己的“小”。朱鴻在人生至關緊要的幾步的困境里,卻清楚不過地洞察出一個人狹促陰暗的心里世界。他的不凡之處在于,不僅沒有仇恨,不記舊怨,反而把他作為自己人生的一面帶有警示意義的鏡子,把心靈向世界敞開,把熱心和溫情送給需要一臂之力扶助的人。這種富于人生哲理的辯證,顯示著作家本人的個性氣質(zhì)和襟懷,令人過目難忘。

      朱鴻也有偏重抒情的散文,也是獨自體驗的另一種情緒和情調(diào)!栋自芳词蔷哂袀性色調(diào)的代表作。就我的印象,謳歌黃土地回憶黃土地批判黃土地的各類散文,幾乎把黃土地翻掘得兜底朝天了。朱鴻筆下的黃土地具象為一個特殊的景觀——白色的原野。這個白色,不是冬天的雪白,卻是麥子收割之后殘留在原野里的麥茬子的顏色。這種精細的觀察,敏銳的色彩感受,所引發(fā)的心靈感受,是朱鴻獨有的,幾近深化到生命層面的體驗,卻不是誰都能輕易獲得的。我由此而看到了差異,盡管任誰都可以面對熟悉或略知的黃土地抒發(fā)一番文學,成色卻大顯區(qū)別。再如《輞川尚靜》,其情景之交融,真可謂獨具慧眼。進入朱鴻筆下的景致,是一種獨自審美興趣的選擇和取舍。我便想到前人關于散文寫作的經(jīng)典性論述:“既隨物以婉轉,亦于心而徘徊!泵杈盃钗铮辉谖淖止α,二在描什么景不描什么景,狀何樣物舍何樣物,就顯示出作家的審美興趣和情感傾向了,作家的個性就躍然于物而婉轉成絕唱了。于心徘徊更是作家胸懷、精神、靈魂的展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一種心的徘徊。朱鴻在各種特定景物里的婉轉和心的徘徊,更兼著思辨的理性色彩,在家鄉(xiāng)的白原上如此,在大詩人王維的輞川也如此,其獨立的徘徊的心韻,只有在閱讀里充分感知。

      思辨著的朱鴻,似乎也有偏執(zhí)的時候!蛾P于女人》一文對于“男女平等”的異議性辯證,我一時尚接受不住。男女平等是針對封建禮教下的男尊女卑而言的,從人權和人性的意義上說,男人和女人理應是平等的。限于各自的生理特點,選擇社會職業(yè)應充分照顧到女性,是健全社會務必應盡的責任。但絕不可一概而論,如是,則會扼雜天才的居里夫人和許多富于創(chuàng)造智慧的女性的頭腦……限于篇幅,我會把不同的看法和朱鴻在閑聊時對話,我也向他學一點思辨的能力和勇氣。

     。ū疚脑渡钲谔貐^(qū)報》2005-09-19第B10版)

    訪談

      本期“若水訪談”非常有幸邀請到了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師大文學院教授——朱鴻先生,并請他和我們聊了聊他心目中的文學和自己的生活。

      自大學時起,朱鴻教授便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多年來,它既吸收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有繼承著現(xiàn)代散文特別是五四文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其作品把社會和人生結合,歷史和現(xiàn)實打通,理性和趣味融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深受讀者喜愛。

      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

      若水文苑:老師是個愛旅行的人嗎?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您覺得呢?

      答:讀書之多與行路之遠對人的意義也是因人而異的。

      若水文苑:您曾說,“讀書是靈魂的旅游”,老師在這里把旅行和讀書放在一起來談.您覺得旅行的意義是什么?

      答:我曾經(jīng)說,讀書是靈魂的旅游,旅游是身體的讀書,意指精神空間與宇宙空間都是無窮無盡的,讀書與旅游都有其驚奇和美妙。

      若水文苑:老師雖是文人,但是老師在大學畢業(yè)的時候有曾經(jīng)想過要走為官的道路嗎?

      答:沒有想過當官,是因為有潔癖。當然想過為人民做事。如果通過選舉,人民讓我當什么,那么我還是愿意的,當一個大官也無妨。

      若水文苑:您在29歲的時候確定了寫作為自己的生存方式,那么對于那些流俗或棄文經(jīng)商的作家,您有什么話想對他們?

      答:人各有志吧。作家不出賣靈魂當是底線。

      我思故我在

      若水文苑:蘇格拉底說,認識別人是聰明,認識自己則是大智慧。老師如今與我們相比,已經(jīng)是站在一個更加遼闊的視野中,更高的境界中,試問老師您覺得您對您自己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嗎?

      答:常常把握自己,并檢討著自己對自己的把握?上O難,遂把自己交給了神。

      若水文苑:您是一個孤獨的人嗎?

      答:孤獨,所以才讓靈魂起舞并奏樂。

      若水文苑:這么多年,是否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在您的心里支撐著您?

      答:有一個信念支撐著我,否則不會有我所呈現(xiàn)的一種敏感,沖動,激憤,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無日不在思考并表達,且夜以繼日,不知老之將至。希望有一天能汪然平靜,遠望著世界而微笑。

      若水文苑:作家陳忠實說過:“我的最強烈最突出的閱讀感受,是朱鴻的思辨,確鑿感受到思考和思辨的力量,常常受到撞擊,乃至震撼!崩蠋熌鸁釔壅軐W嗎?老師是個愛思考的人嗎?老師平時都在想些什么呢?

      答:喜歡哲學,也對神學有興趣。當然我也是很現(xiàn)實的人,甚至略有受辱便會怒發(fā)盡聳,血勇且骨勇。

      若水文苑:老師是在中文系教基礎寫作的。請問老師,您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是否是和書中所說的經(jīng)過構思再下筆還是隨性而寫的?換句話說,您創(chuàng)作過程之中有想過怎么寫的問題嗎?您創(chuàng)作的時候想到的最多的是什么?

      答:簡言之,是經(jīng)過構思而寫的,它已經(jīng)是習慣了。

      若水文苑:您很欣賞柳青的一句名言:“作家是以六十年一個單位的。”您能具體談談您的理解嗎?

      答:文章過三代還有人喜歡讀,一個作家才能成立。

      成長比成功更加重要

      若水文苑:如今的校園里,聽不到大聲讀詩的人,聽不到朗讀古文的人,聽到最多的仍然是雅思托福GRE日日夜夜的考試和招聘。不知道老師有沒有種很失望的感覺呢?

      答:學生多在圖謀一個生存的崗位,不禁工具化著。實際上做一個靈魂活躍著、豐盈著、甚至偉大著的人才會感到尊嚴和幸福。

      若水文苑:您覺得我們這一代大學生和您們那一代的大學生有什么不同?

      答: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自己感到還是有前途的,也敢擔當。

      若水文苑:莫言曾說,當代文學最缺的是想象力。您覺得您的學生缺的是什么?

      答:學生的理想欠高,欠光。

      若水文苑:老師您覺得師大的學風怎么樣?您覺得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境適合你創(chuàng)作嗎?

      答:學生在學習上還可以再主動,由自己的心性出發(fā)最好。學校對我很寬容了。貢獻頗弱,常有愧怍。

      若水文苑:您曾經(jīng)在一次博觀讀書小組報告會上鼓勵廣大學子敢于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模式,敢問老師,您是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嗎?

      答:總想有異,欣賞并追求創(chuàng)新,遺憾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成果。

      若水文苑:您覺得,在大學里我們該如何去做一個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呢?

      答:先要有大的抱負。如果人生的圓心是自己,那么半徑再長也是短的。半徑短的人難有創(chuàng)新精神,最多是有一點辦法而已。

      若水文苑:上了大學,愛情已經(jīng)談不上是早戀了吧?您是怎么看待當今大學生的校園戀情的呢?戀愛需要考慮那么多的問題嗎?

      答:戀愛無錯,戀愛者要認真,戀愛使彼此更善良更高貴才美。 華山論見

      若水文苑:有人說,“當代我們多的是寫手,缺的是作家”,您是怎么看待“作家”這一術語的?

      答:作家當在藝術上有所追求和突破,他的思想之根當深入人類的命運。格局小了,趣味俗了,就沒有意思了。

      若水文苑:根據(jù)原刊《深圳特區(qū)報》2005-09-19第B10版;就男女平等這個問題而言,您只是在說女性是社會平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這是空話不平等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怎樣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怎樣呼吁女性來正視這個問題還有男性,但是更重要的是女性能干點什么來讓男性知道大家之間是平等的?您覺得呢?

      答:女性的權利或地位當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志。

      若水文苑:在您看來,文學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是什么?

      答:這個時代有嚴峻而偉大的主題,就是表現(xiàn)如何讓中國人更有自由,更有民主,更有尊嚴,更有自己對國家發(fā)展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尤其是對個人生存的選擇權和決定權,就是反映中國人被動的和被規(guī)的活著及其對此的一種改變的努力。作品的立意應該沿著這樣一個方向立意,不管是他寫草木還是寫市井,或是寫農(nóng)村,否則作家便是丟棄了作家的天職或使命。今天的文學多不具有這樣的品質(zhì),所以它就難是時代的文學,當然也沒有時代精神。

      世間清福莫過于讀書

      若水文苑:您的作品《夾縫中的歷史》,被上海師生所推崇,被稱為是影響高中時代的一本好書,您寫這本書的初衷是什么?

      答:此書已經(jīng)印到13個版次,感謝上海。當時心事浩茫,也盡底發(fā)泄了我的義憤和悲痛。

      若水文苑:您能談談對歷史文化散文創(chuàng)作的心得嗎?

      答:歷史人物和事件只是作家表達的材料。作家必須讓它們增值才行,并能寫出現(xiàn)代性才好。

      若水文苑:我曾聽說過“南有余秋雨,北有朱鴻”的說法,可以說您在文化散文的創(chuàng)作上是非常有心得的,您能談談在文化散文的寫作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嗎?

      答:也許所謂的文化散文并非是大道。寫所謂的文化散文,若無新且深的思想將是徒勞的。

      若水文苑:您的文章大多與關中長安地區(qū)有關,對您來說,您對它們有著什么樣的感情?

      答:關中和長安僅是一小部分,它們似乎引人關注,此現(xiàn)象比較復雜,起碼有一點是,人對歷史有興趣。實際上我寫人性人情的散文更多,也當更感人,可惜人都匆匆忙忙的,心都越來越粗了。長安是故國,也是我的家鄉(xiāng),對其感情是強烈而深沉的,也很復雜。

      簡介:朱鴻,1960年生,陜西長安人。1984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哲學學士。之后在陜西人民出版社及太白文藝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18年,F(xiàn)為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擔任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散文專業(yè)委員會主任,陜西省寫作學會副會長。

      朱鴻先生主要以散文稱著。發(fā)表作品數(shù)百篇,出版散文集十六部,其中重要的有《朱鴻散文選》《愛之路》《西樓紅葉》《歌以解憂》《西部心情》《夾縫中的歷史》和《關中是中國的院子》。其中,《西部心情》一書獲首屆冰心散文獎圖書大獎,《大德之旅》一篇獲第二屆老舍散文獎。朱鴻共編輯過文學及社會科學圖書108種,其中作為作者的名家有王蒙、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史鐵生等。

      2012年陜西師范大學若水文學社《若水文苑》訪談

    名人推薦
    • 王彩霞
        王彩霞[1],女,徽州呈坎人。筆名群惠,著名作家、詩人、書畫評論家。持續(xù)從醫(yī)13年,移居黃山市后,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在《前進論壇》、《紀實》...
    • 袁超
      袁指導介紹,2008—2009賽季的WCBA比賽上周已經(jīng)鳴鑼開賽,到目前為止,首鋼女籃一共進行了兩場比賽,首戰(zhàn)輸給了廣東,21日晚在客場戰(zhàn)勝了云南曲靖。...
    • 王建福
      王建福,男,1984年7月15日出生于天津市,中國內(nèi)地演員,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4年,王建福參加了"金鷹之星——華誼星勢力"新星...
    • 金濤
      金濤,男,安徽黔縣人,畢業(yè)于北京大學,長期從事編輯記者工作,高級編輯,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新聞記者,曾任光明日報記者部主任,科學普及...
    • 馬玉臣
        男,(1972-2013)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人。曾先后求學于宋史研究重地河南大學,獲得歷史學學士(1993-1997)和歷史學碩士學位(1997-2000);2...
    • 苗紅年
      苗紅年,69年生,男,浙江省嵊泗縣人。浙江省嵊泗縣。著有詩集《大海詞典》,曾獲《詩刊》《星星》《詩林》詩歌獎。600余篇(首)作品散見《詩刊》...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