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涯
比特的箭,那是胡松華和夫人張曼如愛情的象征。那時,他們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張曼如是中國第一代舞蹈留學生,在國外讀書,胡松華在國內(nèi)采風、唱歌和演出。相隔兩地,只能依靠魚雁傳情。
相隔兩地,思念是解不開的繩索將兩人整個纏繞包圍。胡松華試圖將這樣的距離變得可觸摸,于是有了“思念的紙船”的故事。那一次胡松華在新疆東北角的阿爾泰演出,隔山就是張曼如留學的蒙古國。他用藍色的信紙做了條小船,放上兩朵哈薩克的玫瑰,讓它漂向?qū)Π,希望愛人能夠收到和領悟其中的內(nèi)涵。
橙子本不是爛的,那是胡松華為了表達愛意特意給遠在國外的愛人寄出的禮物,除此之外還有愛人喜歡吃的榨菜。張曼如是四川長大的,胡松華知道愛人的飲食喜好,所以投其所好。食品寄出,胡松華等待愛人收到后感動的回應,但是三五個月過去了也沒有回音。當半年之后張曼如收到禮物時,橙子變成了橙子干,榨菜也變成榨菜干,最終沒有吃成。
戀愛了,結婚了,不久也就有了愛情的結晶。但是,那個時候張曼如正在事業(yè)的頂峰,為了事業(yè)她可以舍棄一切,包括懷孕在身的孩子她都希望能夠晚幾年出生。于是,她還繼續(xù)她的舞蹈,繼續(xù)她的高難度。在一次給政協(xié)的匯報演出中,張曼如的高難度動作受到總理的稱贊和佩服,與此同時總理也偶然得知了張曼如懷孕的事情?偫懋敿磭绤柵u了團領導,張曼如也因此放棄了跳掉孩子的念頭。就這樣,大女兒順利出生,如今也已經(jīng)四十多歲,進入了中年人的隊伍。
60歲的時候,胡松華和老伴開始了又一次長途旅行,他們變賣祖屋,傾其家當拍攝12集的大型藝術片《長歌萬里情》。老伴是制片主任,胡松華是導演、表演加演唱,歷時三年的行程,已經(jīng)數(shù)不清去過多少地方,深入多少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