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418年投奔黎利參加藍山起義,在戰(zhàn)爭中建功甚多,并向黎利主張不殺明俘、避實擊虛,阮廌協(xié)助黎利整齊號令,嚴明軍紀,成功獲得越南百姓的支持。1427年明交州總兵王通困守升龍,明朝派柳升、沐晟領10萬兵分兩路來援,阮廌主張圍而不打,在援軍必經(jīng)之地支棱(位于今諒山。┰O伏。東路的柳升果然中伏,在馬鞍山(今諒山省同登市)戰(zhàn)死,西路沐晟連夜經(jīng)老街逃回云南。后明軍十萬再攻,向昌江進發(fā),又被黎利軍大敗,潰不成軍。王通被迫議和,黎利軍最終在長達十年的抗明戰(zhàn)爭中獲勝,使越南再次恢復獨立。
1428年黎利稱帝后被任為丞相,黎太祖賜其國姓,并封為冠服侯,阮廌完成《平吳大誥》,以記擊敗明朝之功,在任內(nèi)制定了后黎朝的典章制度,并致力恢復與明朝的外交關系,使明朝正式確認越南的獨立。黎太祖死后,曾辭官回昆山清虛洞隱居,后又被重新啟用。1442年七月,黎太宗閱兵到至靈縣,順路前往探望阮廌宅邸,見其妻(或稱小妾)阮氏路有姿色,令隨駕伺候。不料太宗突然暴斃,阮廌受誣陷遭到處死,并被誅三族。黎圣宗時冤案得以昭雪,被追被追封為金紫榮祿大夫。
個人作品
阮廌的漢文作品有《藍山實錄》三卷、《軍中詞命集》、《平吳大誥》 、《抑齋詩集》、《抑齋輿地考》等。他編選的《國音詩集》收入字喃詩254首,是越南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喃字詩歌集,作品全部用唐律詩體寫成,在形式上,唐律體到了阮廌的筆下有了創(chuàng)新。他追求脫離唐律詩體嚴格的韻律規(guī)定,創(chuàng)造出了有別于中國的民族詩體。他的創(chuàng)新明顯地表現(xiàn)于詩人在唐律體的七言詩中插入一句或多句六言和首尾吟。阮廌詩歌的特點被后世越南詩人陸續(xù)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