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孫宜志,男,1970年出生,安徽宿松縣人,漢族,博士(后),教授。2011年自浙江師范大學調(diào)入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工作。 為本科生開設現(xiàn)代漢語、方言學、現(xiàn)代漢語語法與修辭、音韻學等課程,為研究生開設方言學、音韻學。教學合格。2004年至2010年擔任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班主任工作,得到學生的認可和好評,被評為優(yōu)秀班主任。
論文:
1.方以智《切韻聲原》與桐城方音,《中國語文》第1期2005年1月。
2.合肥方言泥來母今讀z聲母現(xiàn)象的探討《中國語文》第1期2007年1月。
3.從知莊章的分合看《西儒耳目資》音系的性質(zhì)《中國語文》2010年9月
4.江西境內(nèi)贛方言指示代詞的近指和遠指《中國語文》第6期2003年11月5月
6.安徽宿松方言的“一vv到”和“一vv著”結(jié)構(gòu)《語言研究》第2期1999年11月
7.動詞AABB復疊式表示的語法意義及可復疊的動詞的范圍《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1期
8.安徽宿松方言同音字匯《方言》第4期2002年11月
9、江西贛方言見組聲母的今讀研究《方言》2009年第2期
10.安慶三縣市江淮官話的歸屬《方言》2006年第2期
11.民俗詞語芻議《民俗研究》第3期2000年9月
12.方以智《通雅》在漢語方言學中的地位《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2006年5月
13. 許惠《等韻學》反映的語音特點及其性質(zhì)《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3期
14.江西贛方言古全濁聲母今讀新論《漢語學報》2008年第3期
15.桐城方言的語音特點與歸屬[日本]《中國語學研究》第25卷2006年9月
16.江西萬載方言的音韻特點《中國音韻學》2007年12月
17.永修方言的語音特點《浙江萬里學院學報》第6期2006年11月
18.弋陽方言的語音特點《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19.從中古次濁入聲字的演變看客贛方言的關(guān)系《語言研究·特刊》2001年11月
20.《客贛方言比較研究》評介《語文研究·紀念特刊》2000年11月
21.江西贛方言中古兩呼四等今讀四呼情況的考察《江西社會科學》第10期2001年10月
22.江西贛方言分區(qū)述評及再分區(qū)《南昌大學學報》第2期2001年4月
23.江西贛方言的語音特點《南昌大學學報》第4期2001年7月
24.江西贛方言來母字今讀舌尖塞音現(xiàn)象的考察《南昌大學學報》第1期2003年1月
25、從知莊章組字讀音的主體類型看《西儒耳目資》音系的性質(zhì),《中國音韻學》2010年
26、金華市區(qū)方言的語音特點《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27、江西贛方言流攝一等字的今讀類型及相關(guān)音變,載《第二屆贛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28、金華鞋塘方言的語音特點,日本《中國語學研究》第29卷,2010年6月
29、民國《定?h志·方俗志》反映的定海方言的特點,《語言科學》2011年3月
著作
1.《安徽江淮官話語音研究》,安徽黃山書社2006年11月 2.《江西贛方言語音研究》,語文出版社2007年8月 3.《江西省方言志》,副主編,方志出版社2005年6月 4.《漢語方言地圖集(語音卷)》,參著,商務印書館2008年11月 5、《漢語方言地圖集(詞匯卷)》,參著,商務印書館2008年11月 6、《漢語方言地圖集(語法卷)》,參著,商務印書館2008年11月
承擔和參加的課題
1.金華方言的語言地理學研究,主持,2008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2.金華方言的方言地理學研究,獨立承擔,2006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 3.江西省方言志,江西省政府下達課題,第二,副主編,已經(jīng)結(jié)題。 4.漢語方言地圖集,國家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重大課題,由北京語言大學博士生導師曹志耘教授負責,本人為骨干成員,承擔江西贛方言、客家方言和江西江淮方言的調(diào)查和研究,已經(jīng)結(jié)題。 5.安徽江淮官話語音研究,南京大學博士后課題,已經(jīng)結(jié)題,評定為優(yōu)秀。
獲獎
1.2007年專著《安徽江淮官話語音研究》獲得浙江省政府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三等獎1次。 2.2006年論文《安徽宿松方言同音字匯》獲浙江省社科聯(lián)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次。 3、2011年1月專著《江西贛方言語音研究》獲浙江省社科聯(lián)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次。 4.2006年被評為浙江師范大學優(yōu)秀班主任。 5.2006年、2007年、2008年3年度工作考核連續(xù)為優(yōu)秀等級。[1]
孫宜志教授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