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司馬耕性別:男
字號:字子牛
籍貫:不詳
生卒:不詳
朝代: 宋國人
身份:孔子學生
簡介
春秋末年宋國人。姓司馬,名耕,字子牛,亦稱 司馬牛。為人多言而躁,當其問仁時,孔子回答說:“仁者,其言也!保ā额仠Y》)據(jù)《左傳·哀公十四年》 載,其兄司馬桓作亂于宋,對此司馬牛堅決反對。其兄失敗奔衛(wèi),他就離衛(wèi)去齊;其兄奔齊,他又離齊奔吳,誓與其兄不共事君。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楚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綏陽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司馬子”。事跡
拜孔子為師后,堅信儒家學說,反對犯上做亂。他的幾個哥哥在宋國做亂,他便辭職奔齊。其哥失敗逃往齊國,他便奔吳。趙簡子和陳成子歡迎他,皆未 往。他問孔子有關(guān)仁的道理?鬃诱f:“一個有仁德的人,心思篤厚,說話時總好像是克制著,不肯輕易出口!彼惶靼祝謫枺骸罢f話時克制著,不輕易出口,這就算合乎仁嗎?”孔子解釋說:“既然做一件事情不肯茍且敷衍,那么,說話時怎么可以不加考慮而輕率出口呢?”司馬耕又問怎樣才算君子?鬃诱f:“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彼抉R耕接著問:“不憂愁,不恐懼,這就可以做君子嗎?”孔子說:“自我反省,如果是 光明正大沒有愧疚的話,又有什么憂愁和恐懼的呢?”其家族敗落后,有 孤獨感。子夏則以“生死由命, 富貴在天”和“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安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