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演員
個人簡介
張玉玉,1956年1月生于天津。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特別喜愛唱歌。
成長經(jīng)歷
1970年,14歲的張玉玉參加了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招生考試。考試的那天,天津人藝的老師一眼就相中了帶著酒窩、甜甜的小玉玉。
1973年畢業(yè)于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表演訓練班。 畢業(yè)以后,張玉玉留在天津人藝當了一名話劇演員。天津人藝歷史悠久,天津人藝的傳統(tǒng)對她做人和演戲的影響很大,也為她打下了深厚的話劇功底。
1979年,張玉玉與劉曉慶合作演出了電影《婚禮》,這是她的銀幕處女作。她毫不嬌柔做作的表演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也使她順利地進入了影壇新秀的行列。在拍攝電影《婚禮》之前,時任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的演員的張玉玉,已經(jīng)在話劇舞臺上演過話劇《婚禮》,不過話劇中她扮演的是后來劉曉慶扮演的姐姐一角。
1980年的《愛情與遺產(chǎn)》是張玉玉的顛峰之作,獲1980年西安電影制片廠小百花獎的女主角獎。另一位以《愛情和遺產(chǎn)》成名的女演員是韓月喬。
張玉玉在話劇舞臺上扮演過不少重要角色,如《霓虹燈下的哨兵》中的阿香、《闖江湖》中的楊金香、《雷雨》中的四鳳、《覺悟》中的鄧文淑等。她由于扮演《釵頭鳳》中的唐惠仙而獲1980年天津青少年演員基本功匯報演出表演一等獎。
在80年代初期,她是一個冉冉上升的新星。當時和潘虹、姜黎黎、趙靜、洪學敏齊名。 成名后,張玉玉又在80年代中期接拍了《中國小皇帝》和《SOS村》,之后,她的演藝生涯從銀幕影壇轉向了話劇舞臺。她覺得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不是演員的藝術,她還是喜愛話劇舞臺,喜歡那個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空間。最后,她選擇了中鐵文工團,選擇了話劇。
1985年,她調(diào)入中鐵文工團話劇團,參加了《奧賽羅》《紅巖》《相思年代》《你過得還好嗎》等話劇的演出,使她的話劇表演進入了成熟期。 不久,在那里她挑起了大梁,擔任了中國鐵路文工團話劇團的團長。
社會評價
在天津人藝的時候,她拍攝了《婚禮》《愛情與遺產(chǎn)》等幾部電影,雖然受到業(yè)界的好評,但已是過去的黃花。她記得話劇《立秋》中有一句臺詞:天地生人,有一人應有一人之業(yè);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勤。對于話劇,她一直都在辛勤地耕耘著。
2007年,中國話劇誕生100周年紀念座談會上,張玉玉被文化部授予“文化部優(yōu)秀話劇藝術工作者”榮譽稱號。
在近40年的話劇藝術生涯中,她獲獎無數(shù),其中包括中國話劇“金獅獎”、曹禺戲劇獎“表演獎”等重要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