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戴斌(1968 - )湖南平江人,中國作協(xié)會員、寶安區(qū)作協(xié)副主席。曾于《人民文學》《大家》《長城》《小說界》發(fā)表若干作品,并已出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我長得這么丑,我容易嗎》、《男人的江湖》《女人的江湖》、中篇小說集《我們如水的日子》、散文集《舌尖上的鄉(xiāng)愁》,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打工詞典》,由新星出版社出版詩集《從前的小廟》等作品。
2012年被評為“深圳市寶安區(qū)建區(qū)二十周年50名優(yōu)秀人物”。并榮獲第四屆深圳青年文學獎、第三屆特區(qū)文學獎、第二屆“我和深圳”網絡文學拉力賽優(yōu)秀獎、報告文學獎。
代表作品
在中篇小說《深南大道》(原載《人民文學》2002年第11期)中,“打工作家”戴斌喜歡在寫作中展開對他者的死亡幻想,塑造了一個“孤獨的死人”——打工妹小菊。無論從社會地位還是身份確認上看,小菊與卡夫卡筆下的K都不約而同地顯現(xiàn)出一種不合時宜、與時代相沖撞的特征:社會力量的強大和不可逆轉,自身力量的渺小使他們不得不隱藏在一個幽暗的角落窺視世界,這種窺視視角又強化了人物主體類似于“孤獨的死人”的生存狀態(tài)。
2008年5月31日,《獻血》獲得第二屆“我和深圳”原創(chuàng)網絡文學拉力賽長篇小說優(yōu)秀獎!东I血》是一部比較典型的以日常生活敘事來揭示人生問題的小說。小說圍繞著陳香這一女性形象,生動地進入到一群在深圳打拼的底層小人物的生存空間,將他們的隨波逐流的命運和內心的不甘,他們的生存艱難、無助和迷惘,他們對新生活的企盼和奮爭,表現(xiàn)得絲絲入扣,以其鮮活的細節(jié)敘述打動人心!矮I血”的細節(jié)設置帶來文學的形而上的精神空間,可惜作者未能將這一精彩構思有機地貫穿到作品之中。
2015年1月,戴斌出版?zhèn)人散文集。
《舌尖上的鄉(xiāng)愁》是“深圳網絡文學拉力賽精品文庫”叢書之一,由南方出版?zhèn)髅窖虺浅霭嫔绯霭。內容為“鄉(xiāng)村”“城里”“舊事 蒼。耳。子”“水邊”四輯,其中“鄉(xiāng)村”一輯,幾乎每篇都引用一兩首童謠,讀來趣味盎然。在新書的扉頁上有一句送給作者女兒的祝福語:獻給至愛的女兒戴潤來三歲生日,愿她的童年乃至人生,一如童謠所唱:打開箱,香噴噴;打開籠,花弄弄。
人物評價
在1995年,一個留著平頭的青年在寶安街頭踩著三輪車,為了生存和夢想在深圳寶安這塊土地上接受艱辛的鍛煉。這名青年叫戴斌,在《人民文學》發(fā)表中篇小說《深南大道》,在《小說界》發(fā)表長篇小說《獻血》。
2010年,溫木樓在深圳商報發(fā)表文章,稱讓他記憶至深的一篇小說叫《深南大道》(2003年發(fā)表在《人民文學》),是在深圳的大街小巷里成長起來的作家戴斌寫的,戴斌寫出比眼淚更沉重的東西。
用“深圳草根文學”來概括戴斌出版的作品是合適的選擇。而且,戴斌的創(chuàng)作始終瞄準深圳,所寫人事皆與深圳有關,其代表作《深南大道》更是抓住了深圳的地標大做文章。所以,稱其創(chuàng)作為“深圳草根文學”既有地域特征的指認,更有精神內涵的揭示。
從小說的表現(xiàn)對象來看,戴斌筆下展示的大都是“草根階層”的悲歡離合,帶有濃郁的底層氣息。比如貫穿他“江湖系列”的男主人公名叫“土豆”,而他筆下的保險推銷員胡七索、打工雜志編輯李可要、流水線工人吳榮,更有打工妹黃小菊、許多、張倩、王碧紅、余亞等,無一不是經濟收入低、社會地位低、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除了表現(xiàn)對象以“草根階層”為主之外,戴斌的小說中也彌漫著“草根階層”的審美趣味。以早期創(chuàng)作的小說題目為例!段议L得這么丑,我容易嗎?》以直抒胸臆甚至有幾分撒嬌意味的口吻道出了草根階層在城市生存的艱辛和委屈,極大地喚起了讀者的共鳴和同情;《我長得這么丑,我容易嗎?》這一標題也因而獲得了與《你不可改變我》、《別人的城市》等深圳文學史上的優(yōu)秀作品標題同等的時代共振感。